应海丽,江崇凤,胡娇芬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6)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效果
应海丽,江崇凤,胡娇芬
(江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昌 33000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制定相应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2组干预后良肢位摆放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8.3%比53.3%,χ2=17.788,P<0.05;98.3%比85.0%,χ2=6.982,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正确率,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
良肢位又称抗痉挛体位。脑卒中康复护理中,良肢位摆放是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出现,保护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临时体位。其对预防和减轻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的出现和加重以及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有极其重要意义[1]。但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往往导致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不正确。笔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对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进行干预,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1—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住院的脑卒中合并肢体偏瘫患者12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83(64.2±2.7)岁,病程7~29(18.0±2.6)d。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1~88(72.1±2.3)岁,病程8~27(20.1±2.3)d。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集束化干预策略主要包括:1)护理评估及健康教育。评估良肢位摆放的正确性;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良肢位摆放的目的及重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良肢位正确摆放的依从性,取得其配合;床铺平整无障碍物。2)保证患者的安全。患者取各种体位时卧位舒适,处安全位置,无坠床/跌倒、压疮风险。3)各体位的正确摆放。仰卧位时肩关节无外翻,臀关节向内旋转,足底无下垂、内翻,上肢各关节伸展位和下肢各关节屈曲位,头向健侧侧屈,患侧肩后及伸展的上肢、骨盆下、各放一垫枕,防止骨盆后缩。膝关节下用一小泡沫垫支撑,使其轻度屈曲;患侧卧位时,头处舒适位置,躯干稍向后仰,腰背部放垫枕支撑,肩关节弯曲80°~100°,肘伸展、前臂旋后,健侧上肢可放身体上,健侧下肢加一垫枕放舒适体位;健侧卧位时躯干横轴基本保持与床的水平面垂直,在胸前放枕头使患侧上肢与肩屈80°~100°为宜,其余各关节处伸展位[2]。4)定时翻身及辅助工具的正确使用。能掌握翻身频率,每2 h翻身1次;能正确使用辅助工具,如垫枕等。5)正确协助患者肢体早期被动-主动运动。协助患者早期关节被动-主动运动,预防关节粘连和挛缩的产生,由近至远各个关节依次进行。
比较2组干预后良肢位摆放合格率与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价,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种,满意度=(满意+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合格53例,不合格7例,合格率为88.3%;对照组良肢位摆放合格32例,不合格28例,合格率为53.3%;观察组良肢位摆放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788,P<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57例、较满意2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3%;对照组护理满意38例、较满意13例、不满意9例,满意度为8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982,P<0.05)。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医学病症,其发病率一般在2‰左右[3]。由于在护理过程中不注重患者良肢位的摆放,经常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疼痛、废用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状,给患者的身体康复带来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是引起肢体肌张力增高的首要原因[5]。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位摆放可以有效地预防偏瘫肢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6],因此正确执行良肢位的摆放是临床康复护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集束化护理是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它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IHI)首先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医疗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此理念首先作为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被引入护理领域[7]。集束化护理理念更为契合患者整体护理需求的理念,患者的治疗、护理及其他多方面的护理问题也达到更大幅度的改善,护理问题解决更具针对性,护理效果也更好[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措施落实后患者良肢位摆放合格率(88.3%)显著高于对照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良肢位摆放不正确的原因有:1)护士工作主动性缺乏,未及时评估肢体摆放的正确性;2)协助患者翻身取平卧及侧卧时,护士未注重各个关节、肢体摆放细节至关节、足底、手掌摆放不正确;3)未正确使用软枕等辅助工具;4)早期关节主动-被动运动不到位;5)家属健康教育依从性差,只重视药物治疗,对患者良肢位摆放不重视。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对患者良肢位摆放正确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观察组集束化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满意度(98.3%)明显高于对照组(85.0%)。由此可见,在护理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集束化护理措施的实施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正确率,可有效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满意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1] 房秋燕,韩丹,何少雯.良肢位在脑损伤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进修杂志,2012,27(2):170.
[2] 王茂斌,Oyoung B J,War C D,等.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94-317.
[3] 蔡伟兰,温素琴,彭玉兰,等.盆底康复训炼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288-289.
[4] 王洪英.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CD].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5(16):240-245.
[5] 赵秀娟.影响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天津护理,2011,19(4):209.
[6] 韦淑萍.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良肢位摆放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27):5759.
[7] 张岚,宋婷婷,戴世英,等.集束化干预在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7):2038-2040.
[8] 叶健.集束化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患者功能锻炼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6,24(12):35-36.
2017-03-15
R473.5
A
1009-8194(2017)10-0074-02
10.13764/j.cnki.lcsy.2017.10.029
况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