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品味诗词之美

2017-04-03 10:03周国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诗词艺术老师

周国欢

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沉淀中,诗词是一快含金量最高的艺术品,其优美的艺术语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给人营造了广阔的艺术想象境界,是先秦散文汉赋等文学样式无法企及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抓住诗词的艺术形式来加强教育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质量。

一、在朗读中整体感受诗词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和审美情趣”,翻开语文课本,不论是哪个版本,古典诗词所占的比例永远是大多数,就北师大版的教材而言,八年级教材里诗词教学几乎占教材内容的一半,可见编辑教材的老师们对诗词的重视,那么对于诗词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诗词学习当中,方能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所以,我们在制定学生的阅读教学这一块的时候,就特别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学校按照年级的不同编排不同的教材,然后每天早自习利用十五分钟的时间,由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晚自习再利用十分钟的时间,把每天的朗读体会写下来,在读和写的循环往复中,体会诗词的文化底蕴。这是从学校层面来谈诗词的学习。那么具体到一节课的时候,我们如何教授这些诗词呢?朗读是基本的,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在朗读中反反复复地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在诗词的教学中,老师要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师的范读是必要的,如果覺得自己的水平不够好,网上有很多范读音频资源,下载一个感觉不错的,用来教学。对于自己刚刚接手的新同学,尤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老师范读几遍后,学生可以自由朗读,达到朗读起来非常流利的程度,老师就可以指名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学生读,检测一下朗读的效果,同时考察一下学生对诗词的理解程度。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中间可以穿插一些不同的朗读方法,如表演读、男生和女生分别读、小组读、全班读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诗词的魅力。

二、在朗读中品味诗词的语言想象之美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高度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信息,如果语言能力不好就无法体会诗词的内容。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整体品味诗词之美,对于理解古诗的思想内容和写作艺术,以及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管是唐诗还是宋词,其抑扬顿挫的平仄音节,读起来铿锵有力,配上音乐,听起来声声悦耳。学生带着感情大声的朗读,在这种富有韵律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产生有意识教育的效果。读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诗词的语言美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如宋祁在《玉楼春》里写到“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词人看到绽开的杏花,飞舞的蜂蝶,不由得驻足观望,心中自然而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镜头,在这些镜头中,词人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一幕,把它展现出来了。这组镜头就是最能体现春天之韵的镜头。其他的镜头,如牧童的笛声、农夫的耕田、山村的宁静、河水的淙淙、山峦的青青,都不是诗词当中的内容。当然这些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发挥想象,逐一地还原出来。后人评价这句词好在一个“闹”字,那么我们就对这个闹字分析,让学生领悟诗词语言的精炼和神奇的艺术魅力。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词人仰望天空,白云朵朵,清风和畅,小鸟盘旋在云朵下面;再看看远处的山峦,绿树隐隐山花烂漫,耕田的老者,放牧的小孩,都那么怡然自得;近处,几户人家还冒着炊烟,村庄边上桃花、梨花、杏花等各种花儿竞相开放,走进一看,枝头的蝴蝶蜜蜂,嗡嗡成韵。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它既是大自然的美景图,也是社会和谐的美景图啊!如果老师能合理地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语言所蕴含的内容,就能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基本能力。这就是诗词语言美的魅力之所在。

三、在朗读中领悟诗词的情感美

学习诗词不能仅仅学习它的文字内容,还要学习它的思想情感。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袋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永远激励着人们去奋斗。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仁人志士就会吟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内心就会产生无限的豪情壮志,激励他们战胜各种困难,为民族大业奋战到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也是一种豪情,正气永远响彻寰宇,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光明终会洒满人间。

当我们诵读“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眼前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这种情感是民族的,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内在精神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还没有彻底实现之前,我们正需要这种精神食粮,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熠熠闪光之处。

四、在朗读中分析诗词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

诗词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是比较难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可以多讲解,如果条件不适合就不要勉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非常适合我们的学生,因为我们生活在长城脚下,大漠边陲,每天看到坠落的太阳,霞光染红半个天空,就不由自主地想起词句所描绘的壮丽图景,结合眼前的图景,多给学生讲解诗词的这种形象、意境之美,笔者以为是非常好的教学,一定会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家乡美景的眷恋。

总之,我们要把诗词这一艺术成果发扬光大,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事业增砖添瓦,也为学生的文学素养打下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诗词艺术老师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六·一放假么
诗词之页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