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邵云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663400)
基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与防护对策
雷邵云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人民医院,云南 文山 663400)
我国基层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节奏快,实践操作多,容易出现职业暴露问题,增加护理人员的职业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增强护理人员的防范观念,进而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护对策,保证护理人员职业安全性。
基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护对策
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与高危人群接触,尤其容易出现针刺伤而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也严重影响到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本文针对基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与防护对策进行如下综述。
1.1 护理人员知识缺乏,防护意识弱
在护理课程教学中,注重“三基”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及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讲解不多,导致护理工作者职业防护意识淡薄,职业暴露危险保护能力差,不能合理地运用防护用具保护自己[1]。其次,在医院实际工作中,对护士有关职业防护、职业暴露知识培训不到位,以及护士的个人素质及防护意识缺乏,从而导致针刺伤等职业暴露。
1.2 意外损伤
在基层护理当中,意外损伤因素主要有针刺损伤、刀箭损伤、安瓿割伤等。针刺伤是最常见职业损伤,护理人员出现针刺伤事故之后,不但导致自身皮肤粘膜受损,而且严重时会出现血源性细菌感染与疾病传播[2]。导致护理人员被针刺伤的原因是不够细心,以及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接触其他的体液如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液、胸膜液和羊水等也是感染的途径之一。
1.3 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化学因素是抗肿瘤中药物的接触,现阶段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大多数为细胞毒剂,具有致突性、致癌性、致畸性。另,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解决消毒与环境污染致残余消毒剂吸入的矛盾也是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亟待改进的重要课题。
1.4 防护用品应用不合理
在护理过程中,没有标明高危的患者,不代表没有危险。护理人员虽然对传染性疾病有基本的认知,但实际防护意识不足,不穿防护服、不戴口罩和手套,未严格地采取防护措施;在手术、放射手术以及放射投照等过程中,使用的防护设备单一不充足。
1.5 工作劳累,影响身体健康
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导致护理人员身体劳累,精神压力加大。在长时间值夜班的情况下,护理人员的生物钟被打乱,饮食无规律,精神高度紧张,经常体力不支,很容易出现针刺伤等危险。
2.1 掌握预防标准,明确职业暴露处理流程
基层护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标准预防要求进行自我防护。凡是与病人血液、分泌物、体液相接触,都可能有传染的可能,必须做好防护工作,配套好防护用具,包括穿工作服、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必要时可戴护目镜,穿隔离衣等。在产生针刺伤之后,严格按照以下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及时报告;加强抗体检测;实施心理干预。
2.2 创新与完善相关制度
2.2.1 创新与完善预防体系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HBV职业暴露危险,应及时报告相关管理部门,接种乙肝疫苗血清,必要时注射适量的高价免疫球蛋白,做好后期随访工作。在产生HIV职业暴露之后,要及时服用预防性药物,并做好情况评估工作。
2.2.2 创新与完善职业暴露报告系统
基层医院应设立感染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职业暴露进行管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和职业暴露危险,必须按照标准流程,做好局部处理工作,并上报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职业暴露信息登记,获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及时使用预防性药物;建立档案管理,以便随访和跟踪处理。同时,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干预,让护理人员具有正确、良好的心理状态来面对职业暴露引起的心理压力。
2.3 加强职业化培训
医院应针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加强对基层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与能力培训,选取科学合理的培训模式与考核模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在职教育,采取全面性职业暴露危险防护措施。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要定期对全院职工进行培训工作,加强监督管理,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和职业化防护能力。
2.4 注重锐利器械使用防护
第一,护理人员要规范地处理针头,不能双手回套针帽,在使用完针头后,及时放到专门的容器中;在保证患者良好协作后注射药物。第二,在手术器械、设备传递过程中,集中注意力,做到稳、准。第三,如果存在自身皮肤损伤情况,必须戴好手套工作,若产生锐器损伤后,及时处理。
2.5 在足够安全的环境中配置化疗药物
医院必须完善化疗药物安全配制制度,做好隔离保护措施。在配置化疗药物时,必须穿戴好防护衣物和用具;一切与化疗药物触碰的物品,放置到专门的防漏污袋中销毁;做好化疗药物配置防护知识宣教工作;建立基层护理人员个人基本信息和健康档案;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一旦出现健康问题立即换岗,做好情况追踪工作。
2.6 缓解身心压力,提升应激能力
基层医院应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优化人员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弹性排班。及时调整和完善轮班制,改善护理人员员工福利,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适当消除护理人员的身心疲劳。
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生理等不良情绪调整技巧与方法培训,在确保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的基础上,适当地优化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目前,职业暴露问题已经引起很多医学者的重视。要确保基层护理人员工作安全性,必须在明确基层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主要危险的基础上,加强针刺伤等职业暴露的培训、管理,提出相应有效的防护对策,才能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基层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1] 陈 锋.基层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1(14):112-113.
[2] 刘咏莉.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与防护[J].基层医学论坛,2014,07(36):4995-499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6
A
ISSN.2096-2479.2017.11.1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