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蕾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
万蕾
(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当大众旅游时代到来之际,传统视角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已不能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所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必须改变思路,从游客的体验视角下设计课程体系。笔者在本文先简明扼要地阐述旅游体验理论,然后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分析了体验视角作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因,最后对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
体验;视角;旅游;课程体系
在大学生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是整个大学课程教学的核心部分,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完善和合理,直接关系着学校教学成效的取得、学生知识体系的构成以及人才的培养质量等。当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之际,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研究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尽快推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更新。笔者在本文从体验视角入手,深入分析研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为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发展添一片“砖瓦”。
谢彥君在《现象世界的旅游体验:旅游世界与生活世界》一文中指出:旅游体验就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与旅游景区的设施、服务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果。所以说旅游体验的产生和旅游需求的产生、旅游计划的制定、旅游线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时间的确定、旅游景区的经历以及旅游结束后的交流等各个环节密切相关。
旅游体验的本质内涵。在大众化旅游时代,现代旅游并不能仅仅关注旅游者去过哪些地方,其实质应该关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分享旅游过程的心情以及体验旅游的方式。正如有些学者所言:旅游者在旅游过程所得到的并不是旅游景区的资源和设备,而是在旅游过程中所形成的印象以及体验和感受。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旅游人才,使之专业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较高,能够在不同级别的旅游部门“大显身手”,设计独具一格的旅游产品。目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五大模块:公共课程模块、专业理论模块、应用理论模块、行业常识模块以及实践模块,在这五大模块中,会和其它专业交叉地进行课程设计,虽然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还存在着以下问题。①核心课程的设计不统一,各高校“各自为政”,没有从市场的需要出发,而是从本校发展的角度出来,设计核心课程;②教材比较混乱,在相同专业模块中,各高校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原来的学科基础上,选择本专业的教材。
传统旅游学科理论中,主要是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素角度进行考虑,所以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时,也以此为依据构建课程体系。但是随着旅游现象中的各种矛盾出现,高等院校中培养出来的旅游人才已不出适应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因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寻求物质享受的结果,而主要是寻求旅游中的经历和感受,以此来缓解工作或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压力。
高等院校从体验视角下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本着为我国旅游事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目的,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旅游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能够灵活处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突发事件高级旅游管理人员。所以在设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①课程体系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时,不管是哪个模块,都必须理清其思路,明确不同课程模块的功能,课程体系的特点以及需要设置的核心课程等,否则就无法为旅游企业输送合格和优秀的人才。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的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要明确该模块打造高校学生牢固理论功底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足,则无法进行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所以应该定位其核心课程有基础旅游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以及旅游效应研究学等多个基础课程。②要合理安排课程教学的结构。高校教务处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具体课时安排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校师资力量、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教室的使用情况等,来合理安排这两个方面的课时量。例如在基础理论模块中,基础旅游学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旅游体验运行管理模块中,服务礼仪课程开设后,其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两节。在辅助模块中,旅游服务学原理课程每周的课时量不能少于三节。学生实习阶段的时间应该安排在大三的第二个学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在不同的旅游部门实习,把在学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不同的岗位中,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的时间安排在第八个学期。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锻炼之后,对于旅游管理实践有所认识,能够广泛理解在书本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所以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能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理论知识融入到毕业论文中,对自己在实践中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地梳理,从而为走上旅游岗位打下牢固的基础。
当大众化旅游时代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时,旅游者对旅游景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作为培养旅游管理人才的学校,务必要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应该从体验视角下重新考虑学校的教学过程,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设计,以适应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要。
[1]陈小蕾.体验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5):14.
[2]方磊.岗位群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5-27.
[3]张玲,林长春.新专业目录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以广州高校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2):45-47.
[4]姜芹春,马谊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评价与优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243-245.
Optim 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ourism M anagement in the Perspective
WAN Lei
(Qingdao Hotel Manageme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Shandong 266100,China)
When the popular tourism age comes,the tourism managementspecialty course can notmeet the needs of tourism development.Therefore,the curriculum design of tourism management should be changed,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s'experience.The authoranalyzes the currentsit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tourism managementspecialty in China,and then analyzes the reason ofexperienceas the design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tourismmanagemen,and finally analyzes the curriculum of tourism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made somesuggestions.
experience;perspective;tourism;curriculum system
G712
A
2095-980X(2017)05-0200-02
2017-05-15
万蕾(1982-),山东青岛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