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与对策

2017-04-02 16:11:08宫敏利
时代农机 2017年5期
关键词:机械类校企机械

宫敏利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湖南 衡阳 421002)

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路径与对策

宫敏利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系,湖南 衡阳 4210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培养出更多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很多高职院校都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文章将针对当前机械类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且探索出深入发展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路径。

高职机械类;校企合作;对策

1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育在校企合作中的问题

(1)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从当前高职院校中机械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安排上来看,很多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比较老旧,甚至市场上已经淘汰了的机械生产技术仍存在于高职机械类专业的课本上面,学生在高职院校里面所学到的知识,很难有机会应用到实际的机械工厂生产当中。实际上,高职院校在对机械类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与市场需要相偏离的问题,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忽视了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企业同高职院校的合作积极性不高。受到传统思维和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多机械生产企业在与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时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一些对于校企合作的项目并不重视,虽然企业会到高职院校内建立实习合作的基地,但是投资力度以及合作精力方面的投资并不是很高,没有真正意义上加入到高职院校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当中去,再有就是很多大型企业不愿意主动接收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化素质不高。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缺乏长远性的发展思维,不愿意投入精力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项目当中,所谓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层次上,一旦企业或是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发生更换,就会造成校企合作的中断。

(3)有关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尤其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没有明确的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对校企合作的行为进行规范。对于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其加以制约,无论是对高职院校来说,还是对机械类生产企业来说,都缺乏相应的激励手段和措施来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缺少正确的规章制度来进行指引,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和机械类生产企业在校企合作的道路上非常容易走弯路,找不到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前进方向。而地方政府的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不高,没有出台一些相应的法律政策给予补贴,这样校企双方合作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

2 深化高职机械类专业教育校企合作力度的对策

(1)加强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高职院校对学生组织机械技能培训项目,在开展联合办学项目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企业的绩效考核力度,同时也要健全高职院校对机械类专业教师的人才管理办法,提高机械类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从政策补贴的角度上,提升高职院校同机械生产企业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帮助企业去接收更多优秀的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给予他们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鼓励发展比较好的机械生产企业对发展较弱的机械生产企业进行帮助扶持。

(2)提高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如在签订校企合作的合同时,可以根据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来寻找与之相匹配的机械生产企业,这样才不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让企业更有精力和实力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进而实施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平台项目,在合作平台中可以随时更新有关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和生产信息,加强学生与机械操作工人之间的沟通联系水平,使学生在机械生产基地就可以接触到企业现场的施工环境,企业也更愿意对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

(3)健全相关校企合作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层面上来完善校企合作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同机械生产企业的校企合作水平,更重要是进一步深入性地掌握市场运营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在对机械类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时,更要关注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顺应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在校企合作的同时,提高双方配合的密切程度,通过人才激励的方式和手段,鼓励企业中优秀的机械操作者到高职院校中对机械类专业的实习情况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对于配合度不高或者校企发展方向不明确的学校,通过健全校企合作制度的方式,使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社会资源,开发高职机械类专业教师的集体智慧,从而更好地开展机械类技术的科学研发项目。

3 高职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实施路径选择

(1)借鉴他国的校企合作机制。比如学习德国的“双元制”合作机制,还有澳大利亚的“TAFE”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在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时候,可以选择建立“职业教育集团”,也就是说,专门组织建立一个集团式的教育企业,将有意向进行校企合作项目的企业材料进行整理,然后在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来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进而规范好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具体合作目标以及合作的形式等,规定每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项目中所负责的事物,进而实现高职院校同机械生产企业之间的密切配合。

(2)提高岗位就业准入资格。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没有通过就业准入资格考核的人员不可以进行上岗操作,这样在无形当中可以大幅度提升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人才竞争实力,同时也提升了高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水平,按照“先培训、再上岗”的准入原则.在高职教育期间,积极开展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考核项目,使得高职教育可以和机械生产企业的职业教育进行无缝连接,让学生能够早点熟悉企业中的机械生产设备以及机械生产操作流程,增加实训型的实践新课程,培养学生在企业生产环境的竞争意识以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在高职学习阶段就设计并规划好今后的发展目标。

(3)培养更多优秀的校企合作人才。从企业的层面上来看,企业应当培养出更多机械技术类型的准入员工,让这些学生能够早点了解企业的经营文化。从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育的层面上来看,应当培养出更多技术型的科研实用教师,一起带领学生和企业中的操作技术工人进行机械技术方面的科研创新,提高现代化企业的科研工艺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将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有效地应用在企业的机械生产操作当中,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激发企业和高职院校对合作项目开展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教育在实施校企合作项目的同时,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明确现阶段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后,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出一条正确的校企深度合作发展路径,深化校企合作发展的重要意义,为我国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科研支持和技术保障,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合作教学水平。

[1]沈海东,沈时仁.高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经济类专业为例[J].职教通讯,2012,(5).

[2]马顺彬.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6).

[3]沈时仁.校企合作高职商贸类“公司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1,(21).

Path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Deep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M echanical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GONG M in-li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Hunan Finance and Economic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Hengyang,Hunan 421002,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the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themechanicalprofessionalsare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of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rainmore high-quality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man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and enterpriseshave established a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currentmechanical professionaleducation i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an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and explores the depth of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develop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rategy.

vocationalmachinery;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countermeasures

G718.5

A

2095-980X(2017)05-0187-02

2017-04-23

宫敏利(1981-),女,陕西户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机械类校企机械
调试机械臂
当代工人(2020年8期)2020-05-25 09:07:38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简单机械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机械班长
按摩机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