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2017-04-02 22:31欧玉红王雨容
智富时代 2017年3期
关键词:复调特点

欧玉红+王雨容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 凯里 556000)

【摘 要】巴赫金借用音乐的复调即“多声部”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特征。苦难与困惑的人生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艺术形成的基础,东正教“聚合性”思想是其复调艺术形成的前提。陀氏复调小说有三个明显特征即全面对话性、意识主体性和未完成性。

【关键词】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艺术;原因;特点

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复调艺术”概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世界文坛上极具创新意识的作家,他的创作艺术为世界文学创作做了重大贡献。苏联学者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指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的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1]并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为复调小说。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早期作品《穷人》、《两重人格》就可看出作家独特的描写现实的才能。196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了十年流放后,发表了长篇小说《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这部作品被看做陀氏早晚期的过渡作品,也是作者在小说艺术创作的初步尝试。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中表现了人的扭曲异化,塑造了病态的“地下人”的形象,陀氏复调艺术开始形成。

在《罪与罚》中,各个人物的意识在生活的普通场景中通过对话产生,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声音,相互联系却不相互融合。这也完全实现了复调小说的“多声部”对话特性。《罪与罚》的完成标志着陀氏复调艺术已经成熟。

二、“复调艺术”形成的原因

研究作品离不开对作者现实生活及思想的探索,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阅读及结合作者本人的现实生活分析,复调艺术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苦难与困惑的人生是“复调艺术”形成的基础

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的医生家庭,常与贫民区医院的病人们待在一起,在9岁的时候患了癫痫病。少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军校学习,军校乏味的生活使他越发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184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反对沙皇革命活动而被捕,1849年11月11日执行死刑,在死刑执行的前一刻,改判流放西伯利亚。

西伯利亚十年的服刑生活中,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承受着病魔缠身和精神上的自我怀疑的双重折磨。陀思妥耶夫斯基本是乌托邦社会主义的忠诚拥护者,他希望通过对制度的反抗解救饱受苦难的人民,但十年的流放生活让陀思妥耶夫斯基接触各阶层人物、对人民的苦难理解和对下层人民的同情进一步加深,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對理想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并加以否定,主张知识分子学习俄罗斯式笃定宗教信仰,相信东正教普遍的爱可以拯救世人。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后期作品中,索尼娅、梅思金等理想人物越发表现出了作者的宗教理想,对宗教的皈依成为了复调小说的主题。

(二)东正教“聚合性”思想是其复调艺术形成的前提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罗斯东正教的虔诚信徒,其小说创作离不开俄罗斯东正教“聚合性”的影响。

霍米亚科夫把东正教普世思想宗旨概括为“聚合性”,“‘聚是指依靠着信仰一个点为了一个焦点而结合的意思,‘和是‘和而不同和”[2]。这个概念中,东正教的“聚”是指在同一个信仰支撑下,信徒们由内而外的自愿聚在一起,“和”则是指个体保留了自己的部分自由与独立。通过阅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线行闭合结构特点,结局是一种对宗教的皈依,但陀氏作品中,每个人物又有自己的声音,他们捍卫自己作为言论主体的权利,抒发自己的看法,永远在平等对话之中,不会被说服与被融合。

陀氏复调艺术的本质是意识都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声音,在不混合的状态下结合统一。而这正与东正教“聚”与“和”的和谐思想重合。东正教“聚合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思想前提。

三、陀氏“复调艺术”的特点

复调小说的作者与主人公实现了平等的对话关系,独立意识在对话中产生与发展,因此复调小说具有了对话性与意识主体的特点。而“意识与思维的本质是对话的,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也是对话性的”[3]人是永远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复调小说又具有未完成性特征。

(一)全面对话性

对话是复调艺术的基础和灵魂,复调小说的展开不是从故事情节展开,而是从对话展开。在陀氏的复调小说中,对话并不是单一形式的,“是“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的结合”[4]。

“大型对话”是指作品建构中对话式的关系和立场。陀氏复调小说存在多个元素的对立关系,众多意识的互峙就是陀氏小说的“大型对话”。在作品《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行为上的罪与法律规范的罚是一组大型的对话关系,拉斯科尔尼科夫的超人哲学思想即“不平凡的人”与索尼娅宗教拯救罪恶思想形成对话关系。陀氏作品存在的善与恶、是与非、美与丑等等的对立关系都是小说大型对话的表现。

“微型对话”是指作品中的人物之间对话及人物内心对话,这种对话具有双重指向性。一方面是针对话语内容的一般话语,一方面是针对他人语言的他人话语,它们形成同意与反对或两者补充或问与答的对话关系。在《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在向索尼娅寻求救赎时,对索尼娅思想的有语言对话上的反驳,在拉斯科尔尼科夫内心独白也常常出现同意与反对、自问自答的紧张的对话关系。

“大型对话”与“微型对话”贯穿于陀氏小说的各个成分之中,复调小说具有全面对话性。

(二)意识主体性

相对于传统“独白型”小说的客体性主人公,复调小说的主人公意识获得了相对的独立与自由,他们的声音被认为是可以与作者平起平坐的有同等价值的意识,主人公意识具有了主体性。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重要的不是主人公是怎样出现于世界,而首先是世界对他来说是什么,和他自身对自己来说是什么。”[1]作品《罪与罚》便是从小官吏与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对话开始的,以内视角引出主人公自己的苦难、彷徨、绝望,以及主人公的处世态度,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思考,都是通过主人公自己的思考得出的。主人公成为了创作思想言论的主体,而不是作者描绘的客观对象,世界成为主人公视野的一部分,他们的思考与对话不再是作者的传声筒,而是符合主人公身份地位的自己的声音。作者意识进行让步,主人公意识加强,实现了从传统主人公客体向主人公独立意识主体的转变。

(三)未完成性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提到“他们都深切的感受到自己内在的未完成,感到自己有能力从内部发生变化,从而把对他们所作的表面化的盖棺定论的一切评语,全都化成谬误,只要人活着,他的生活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还没有说出自己的最终见解”[1],在作品《罪与罚》中,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一直与自己争论,“超人意识”与传统社会道德难分高下,使他长期处于紧张的自我精神折磨中,他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可是即使到了文章最后结局,他接受了法律的惩罚,但他依然也没有找到正确的定论。研究陀氏的作品可以发现,他小说的结尾,往往难以让人觉得一切明晰,这正是复调小说的未完成性特征。陀氏笔下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处于与人物自己,与作者,与他人的争辩之中,他们的性格思想在不断的对话中变化,永远没有结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塑造的人具有未完成性。

四、总结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艺术”是文学创作的一大突破。复调小说是在言语中表现人的思想的全新的创作艺术,它通过对话产生多个不相融合的独立意识,而这种主人公作为意识主体的艺术创作方式对反映现实具有独特优势。因为社会现实问题是多面性,只有各种声音都能够同时存在、不消融,才能更全面的揭示社会现实。复调艺术对于反映现实小说创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欧玉红(1994—),贵州剑河人,现在凯里学院人文学院13汉本2班。

王雨容(1970—),男,湖南邵东人,凯里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俄]M.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

[2]张杰.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聚和性”[J].外国文学研究,2010(5).

[3]历晓云.巴赫金复调理论诗学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法》[D].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吕芳芳.复调小说内涵与特征[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复调特点
宗教音乐人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