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潘 瑶,金丽琴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五病区,安徽 宣城 242000)
早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和护理对策
赵 丹,潘 瑶,金丽琴
(宣城市第四人民医院五病区,安徽 宣城 242000)
目的 分析早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总结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给予睡眠障碍护理。结果 117例患者中共发生睡眠障碍44例,占37.61%;其中以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首次住院者发生率相对较高,最常见表现形式为入睡困难,多伴有情感障碍和思维联想障碍。通过睡眠障碍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天内明显好转者共36例,占81.82%。结论 早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十分常见,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改善睡眠状态,巩固治疗效果。
精神分裂症;睡眠障碍;临床特点;护理
睡眠障碍通常指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的异常,或者睡眠过程中发生某些临床症状(如梦行症,等等),进而引起患者躯体和心理稳态的变化的异常状态。睡眠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发生率高达72.4%,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情绪、行为异常可能导致睡眠障碍,相反地,睡眠障碍也可以引起大脑功能紊乱,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和康复进程,严重者甚至导致意外发生、加重病情以及出现自杀、伤人倾向,给患者预后带来不利影响[1,2]。因此,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我院通过对44例合并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取得一定进展,现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和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等其他精神障碍患者;②合并神经系统感染、肿瘤、卒中等病变的患者;③伴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躯体疾病的患者者;④严重的认知能力异常、沟通障碍者;⑤住院时间不足2周者。
其中,男7 6例,女4 1例,年龄2 5~6 3岁,平均(39.7±6.8)岁。病程1~11年,平均病程时间4.2年;首次住院者45例,2次及以上者72例,中位住院次数为4次。住院时间1~12周,其中<6周者69例,≥6周者48例,平均(4.7±2.1)周。婚姻状态:已婚65例,未婚31,离婚18例,丧偶3例。学历背景:初中及以下60例,高中42例,专科9例,本科及以上6例。
1.2 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于住院2周时进行睡眠状况评估,由经过专业问卷调查培训、具有丰富经验的护理人员实施,量表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
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得分越高提示睡眠质量越差,总分>14分判定为存在睡眠障碍,反应测评前1月内总体睡眠状态[4]。
1.2 睡眠障碍的特点
1.2.1 一般特点
117例患者中共发生睡眠障碍44例,占37.61%;其中,男32例(72.73%),女12例(27.27%);出现精神障碍患者的病程1~8年,中位病程3.3年。住院次数方面,首次住院者26例,2次及以上者18例。婚姻状态:已婚17例,未婚14,离婚12例,丧偶1例。学历背景:初中及以下19例,高中16例,专科5例,本科及以上4例。
1.2.2 睡眠障碍的形式
44例患者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4.8±2.0h,其中表现为入睡困难者28例(63.64%),早醒者11例(25.00%),睡眠时间倒错者3例(6.82%),彻夜不眠者2例(4.55%)。
1.2.3 精神分裂症类型和精神症状
对伴有睡眠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分型,其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37例(84.09%),其他类型7例(15.91%)。伴随的精神症状方面,伴有情感障碍者31例,幻觉和妄想者33例,意志行为异常者17例,思维形式障碍25例,思维内容异常者19例。多数患者伴随两种和两种以上的精神症状。
1.3 护理干预
1.3.1 观察患者睡眠状况
床位护士应详细掌握患者病情特点,密切观察患者睡眠状态、每日睡眠时间等资料,并做相应记录,根据患者睡眠特点分析睡眠障碍的类型、严重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夜间巡视病房应动作轻微,尽量做好轻声低语,避免产生噪音打断患者睡眠,同时也不能忽视患者白昼的睡眠情况,有无昼夜睡眠颠倒。对患者睡眠状况全面了解,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也为护理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1.3.2 合理划分病房
根据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进行病房床位分配,尽可能将同一种睡眠障碍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否则将不利与睡眠障碍的改善,也不利于护理管理,例如,将入睡困难和早醒的患者安置在同一病房中,早醒患者醒来后进行活动将给入睡困难患者带来严重困扰。因此,根据睡眠障碍的种类来分配病房,有利于降低病患之间差异所造成的相互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兼顾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有条件的病房还可以开展分级管理制度[5,6]。
1.3.3 营造良好住院环境
每日对病房、活动间、餐厅进行卫生清理,保持住院病房内清洁、卫生,定期开窗通风,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整理床铺,合理摆放床铺、柜子的位置;在病房墙壁贴上温馨的贴画,或者摆放绿色植物,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选择柔和的灯光,避免强光对患者刺激。患者住院时,由床位护士对患者开展住院知识宣教,用安慰的口吻和关心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一方面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可以消除进入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和恐惧心理,帮助更好、更快地适应住院缓解。
1.3.4 帮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大多数精神病房为封闭病房,患者住院期间无需家人陪护,患者日常生活受到同病区病友和医护人员影响,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指导、约束对患者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白天应多组织患者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听音乐、看电影等,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锻炼强度以不感觉到疲惫为宜,这样一方面能有效防止患者白昼时间卧床休息,也能消耗多余的体力,帮助夜间睡眠。每日定时21点休息,早晨7时起床,形成生物钟,养成按时起居的习惯。每晚8:30后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避免精神刺激性谈笑,防止患者情绪激动、兴奋。
1.3.5 药物治疗
大部分抗精神分裂症药物都具有一定镇静、催眠效果,以第一代精神分裂症药物为甚。患者服用的种类、剂量和服药间隔由患者病情决定,向医生汇报患者的睡眠情况,遵医嘱增减药物剂量、调整服药时间,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早睡习惯的患者,不应按照常规服药时间进行,只要在药物安全服用间隔以外,可适当提前给药。
1.4 统计学方法
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定量资料以“±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17例患者中共发生睡眠障碍44例,占37.61%;其中以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主,首次住院者发生率相对较高,最常见表现形式为入睡困难,多伴有情感障碍和思维联想障碍。通过睡眠障碍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天内明显好转者共36例,占81.82%。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机能失调,思维、行为模式和情绪失调,睡眠障碍也常有发生。引起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很多,最常见的有性别、精神分裂症类型、户籍、文化程度、社会背景、服药情况等。报道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超过70%都合并有睡眠障碍,最常见的为入睡困难和早醒,例如,黎艳鲜等[7]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后发现,入睡困难者共76例,早醒30例,占绝大多数。在本研究中,117例患者中共44例伴有睡眠障碍,发生率为37.61%,较国内部分研究结果低,分析原因可能与本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设定有关,本研究针对早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情况进行研究,随着住院时间延长,睡眠障碍发生率可能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有重要作用,鲍晓娟[8]对32例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后,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使用情况较前明显好转。本研究通过给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睡眠状况的观察、合理分配病房、营造良好住院环境、帮助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以及通过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0天内明显好转者共36例,占81.82%,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早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十分常见,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改善睡眠状态,巩固治疗效果。
[1] 吴辉霞.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8):53-54,63.
[2] 高淑华.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特点及护理策略[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7):701-702.
[3]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僻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CC-MD-3)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4] 李华芳.精神药物临床研究常用量表[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122-124.
[5] 余利霞,徐裕,张守亚,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3,11(5):518-521.
[6] 顾桂英,曾德志,樊学文.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74-175.
[7] 黎艳鲜,陆 青,何永芳.11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睡眠障碍的观察和护理[J].右江医学,2006,34(3):335-336.
[8] 鲍晓娟.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研究,2015,22(5):598-599.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3
B
ISSN.2096-2479.2017.34.14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