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可充分回避传统规划方式中的不足。本文针对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发展等进行了充分的探讨,包括数据库建立、模型分析等方面,可充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便于进行长期科学的决策指引。同时针对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设计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充分探讨,旨在为城市规划提供更加科学有效、合理稳定的规划支持。
关键词:城市规划 GIS技术 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0-0050-01
城市规划一般为某一特定时期内,针对城市发展规模、方向、空间布局、土地安排等进行的规划安排。现代城市规划中需要综合经济发展、市政交通、城市风貌、安全管理等方面讨论。GIS(地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地理环境进行统筹分析的学科,根据地理空间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等进行组织结构、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规划研究。借助该技术的优势,可充分实现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传统城市规划方法已经无法充分满足现阶段社会需求,为此充分发展GIS技术,以便高效解决资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问题,具有深远发展意义。
1 GIS技术的概述分析
1.1 GIS是规划的直观工具
相比于CAD在城市规划中的简单应用,一般仅为图形、数据的叠合处理,图形处理效果好,但是数据管理能力、综合查询效果差。GIS技术可具有较为广泛的空间整合、数据分析、查询管理功能,可充分提高空间模型的直观效果,具有设计规划便捷、评估选择直观的优势,取代传统规划设计中仅为文字、图形的单一定量分析,带动了空间规划、管理分析的功能不断完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2 GIS的数据存储、管理、分析性能
GIS可对大量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并具有良好的数据维护效果,可充分支持数据管理、查询、分类、分析的能力,是现代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传统规划方式借助文件、图形等进行数据处理。缺点较为明显,一般无法进行直观的定位、查询处理,借助GIS技术可充分避免上述缺陷问题,实现综合数据信息平台的构建,便于进行数据规划、查询、管理,发展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1.3 GIS在城市动态规划管理的应用
城市数据信息随着当地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更新,对应规划的制定、维修周期缩短,为了保证城市信息的实时效果良好,需要保证进行合理的动态维护管理。GIS及具有良好的数据更新能力,可充分实现稳定的空间分析、动态管理。借助充分稳定的技术支持,可充分实现良好的技术监督、反馈调节效果,便于城市规划处于一个动态良性的循环过程。
2 GIS技术在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2.1 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的应用
从城市规划的内容不难看出,城市规划首先要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包括城市的基础地形图数据、规划控制性数据,也有规划的现状数据和城市的属性数据等。GlS在这一环节与遥感相结合,可高效地完成影像的定位和地图校准工作,实现区域精确定位、有利于快速、高效的采集信息,如:可利用遥感影像在GIS软件中将其土地分类、专题特征的提取和面积测算等,了解城市的土地利用现状的基本情况进而形成城市规划现状的基础数据。
城市规划一般需要结合城市现状、管理基础等要素进行分析,对应的城市管理涉及范围广、复杂程度高,一般情况下,城市信息规划需要在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之上进行数据更新存储处理,动态管理空间信息,实现较为全面的综合服务。建立基本数据库后,对应进行城市规划的空间模型讨论,进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合理性、智能化等目的。简言之,GIS技术可将基本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库建立和维护操作,实现空间特性、信息属性的综合管理,便于后续查询、统计分析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2.2 GIS技术在模拟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根据城市发展战略,进行预测、建模、技术经济指标分析。该环节中,借助理论模型可充分实现城市综合要素的预测,便于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如城镇发展趋势预测、城市用地及人口發展等。一般是利用回归分析、因素叠置分析的模式进行。先通过回归方程进行数据预测,然后利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缓冲区分析、拓扑分析等将所有的要素预测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出相对合理的预测结果,关键在于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与GIS的结合。同时可通过 GIS相关功能模块的基础上,通过GIS的二次开发实现城市环境演变动态模拟与预测。
2.3 GIS在分析决策中的应用
根据城市功能、规划用地,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决策,是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稳定进步的关键。该步骤中,GIS技术对市政设施建立、空间布局、模型分析等具有决策支持作用。如公共设施的选址分析,借助GIS技术协调配合,可综合人口流动规律、出行分布、交通状况等进行数据库建立,便于对现状路网、交通便捷、距离等进行便捷性合理评价,整体规划预测结果、流量分配等共同决定了超市地址的选取,该过程更加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长远发展稳定性。
2.4 GIS在规划管理中的应用
GIS技术可充分实现质量检验、显示统计、动态维护等功能,结合影像学便于进行环境相关信息的统一管理,带动监测能力、环境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城市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中,借助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对圈地面积、周边环境、空间布局等进行高效预测管理,综合现场勘查资料,保证管理更加具有客观合理性。
3 结语
综上分析,GIS技术与城市规划具有相同的空间属性,可充分应用在现代实践环节。借助GIS技术可充分实现规划管理、决策分析、数据建模等工作。便于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的构建。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下,GIS技术是带动城市规划科学管理、效率提高、动态管理的重大变革,可充分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管理规划等工作的不断完善升级,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甲全,袁超,张国琴.国外数字城市建设应用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数字城市专题,2011(02):32-35.
[2]宋小冬,钮心毅.城市规划中 GIS 应用历程与趋势[J].规划研究,2011.10(34):23-29.
收稿日期:2016-08-19
作者简介:左言会(1978—),女,安徽枞阳人,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