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乔国
课堂导入是重要的教学环节.良好的导入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导入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容的导入模式.下面结合具体案例对课堂导入方法进行具体细致的探究.
一、高中数学课堂导入要求与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的导入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入方式,不能流于形式;结合教学内容,新颖标新.重视导入的情境设计,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以一种全新的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从教学任务出发,不脱离实际.
1.导入要有启发性.在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打开思路,理解教学内容,达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的效果.
2.导入要有关联性.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入方式要承上启下,既能够衔接前面所学的教学内容,又能够载入新的学习任务,同时各个知识点之间要联系紧密,过渡自然.
3.导入要有目的性.在教学中导入新课时,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不能脱离教学主题;注重基础,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导入方法的设计,要突出新知识的学习,灵活务实,有利于达到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师生有效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与学习目标.
二、高中教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随着高中教学的发展,课堂导入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多媒体等教学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更多便利.相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多样的导入方式或者不同的知识内容采用相同的導入方法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同样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任务的需要,大胆创新,在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优化导入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1.情境导入法.数学作为一门贴近生活的学科,自然是来源于生活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与接受数学知识.例如,在讲“判定面面垂直定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导入: 同学们可以注意一下,在建筑工地上,工人们一般都会在一根细绳上吊上重物,借此来观察绳子是否与自己砌的墙体贴近,来保证墙面与地面的垂直.建筑工人可能不了解其中的道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找到相应的理论基础呢?(以此导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生活实例有很多,完全可以借鉴到数学教学中作为情境导入.这样结合实际生活所引出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无压的状态下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复习导入法.这是一种常用的教学导入法.这种方法顾名思义就是把学过的知识点和新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新旧知识有效结合,把新的知识点有效融入到学过的知识中,从而形成一种全新又不陌生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对旧知识的巩固和新知识的掌握.这是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但是这种导入不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要具体对待.根据以往教学数据显示,这种导入方法更适合定理公式这一类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讲“对数的函数性质”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那么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学习的呢?学生回答出相应的答案后,教师总结:我们是从图象上观察到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特殊点等,来说明函数的性质.同样,我们现在就从这几个方面来研究一下对数函数的性质,看看是否可行.这种复习导入法,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学习实际的基础上做到了新旧知识的结合,同时把一个问题系统化,解决了一系列同类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同一类学习内容的掌握,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为其他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基础.
3.悬念导入法.悬念即设置疑问,通过对现象产生的疑问提出具体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然会一些对知识点产生疑问.针对这一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习氛围,设置悬念,同时引导学生对产生的问题积极思考,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讲“极坐标”时,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在平面上的任意一点的极坐标是否有与它唯一对应的有序数对,是否可以验证?通过设置疑问,导入新课,有效地把学生心中的疑虑释放出来,同时抓住了学习的重点、难点;营造一种悬念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入方法有很多种,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前提下,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