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袖
1947年元月,刚满14岁的我初中毕业,想上高中。可当时高中奇缺,家乡湘潭没有。那时湖南省内为数不多的几所高中或中专,都在长沙招生,我便由姐姐陪护,去长沙待了几天,考取了离家比较近的中专——湘乡省立五职(后称“湘乡高工”)和远在安化蓝田的省立十五中。
省立学校收费低廉,两所我都向往。然而,为能考大学,十五中好;为往返方便,五职强。开学了,二选一怎么抉择?权衡再三,还是毕业后上大学令我心驰神往,于是舍中专选普高,舍近求远,上了十五中。
从家至校,200多里,无车无船,要一条土路走到底。挑着行李,背上沉甸甸的银元,三天行程,说不易真不易。
为什么要背银元?这里不得不说说当时民国法币贬值的情况。
清末和民国前期,流通的货币主要是银元与铜钱。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行纸币作为法币,以1∶1的比价收兑银元,禁止白银流通。法币发行初期,物價还比较稳定。1939年后,国民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滥印滥发纸币,就造成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据1995年出版的《湘潭县志》,1946年,每块银元兑换法币涨至2200~2300元。县政府出动大批缉查人员,收缴银洋,银洋兑换价格才稍有下降。可到1947年5月,银洋价格再度暴涨,一天净涨1000多元,百姓叫苦不迭,商店生意萧条。湘潭县政府统计室1948年8月19日数据显示,猪肉价每斤由1936年的0.28元暴涨至140万元,上涨500万倍。此后,法币虽仍为法定货币,但商民拒收,市面多以银元交易。过去曾流传一个“信封贴在邮票上”的奇闻,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实有其事:1949年5月6日,由贵州葫市镇寄往贵阳的一封信,就是贴在200枚万元邮票上。
1942年4月,国民政府又曾以调剂大小钞为名,发行另一种纸质法币关金券,充当货币,每元折合法币20元,与法币同时流通。但不久便和法币一样急剧贬值,无人愿要。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又发行金圆券,1元折合法币300万元。金圆券仅维持18天的信誉,物价随即猛涨。当年8月23日,湘潭县城大米每斤1.6元,次年5月便涨到14万元,上涨8.75万倍。1949年4月,金圆券名声扫地,退出市场。
那时上省立学校,虽然学杂费不多,生活、日用等开支一学期也得几十块银元。路上 3天,主要带纸币行吗?还有,路途遥远,步行太累,两个寒假都没回家。一年的费用一次带走,既难负重,有时一下也凑不齐,只得中途要家里邮寄。
家里从邮局寄钱给我只能是法币。汇款单一到,就要马不停蹄去邮局领取,紧接着便是找钱贩子将大部分换成银元。
第一次既不太了解行情,对银元又不识货,只想将纸币尽快出手,因为法币的贬值速度,用今天时髦的话说,比火箭还快,结果被骗吃了点亏。后来才知道银元还有等第之分:为辨银质真伪,许多银元曾被锥戳过。没有戳印的叫光洋,十足流通;稍有戳印的叫杂光,用时9.95折;戳印较多的叫常洋,9.8折;戳印很多的叫烂版,9.7折;夹有杂质、响声欠清亮的则称哑版,9.3折。知道这些后,不管是换银元还是斢法币,都显得有点内行,这个贩子压价就另找一个,反正蓝田满街都是,可使损失减至最小程度。
高中毕业后,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一时无缘上大学,只好在家门口当了小学教师。心想,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去吃长途跋涉和寒假思念亲人之苦,去受货币贬值之困。不过,事情过去了,还真没有什么,人生能经过艰苦的历练,就是收获。况且设在蓝田光明山的省立十五中(今涟源一中),真是块读书宝地。“光明山上好读书”,就是说的此地。至于上大学的心愿,也没落空。1955年经组织推荐报考,如愿以偿成了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的调干生。毕业后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几十年,桃李芬芳,事业有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值得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