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晓/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施瑞婷/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1920年代的杭州城站火车站
城市规划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规划工作者应该从人本角度来看待城市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保留特色历史风貌,为城市的发展做出正确的指引[1]。杭州的城市规划发展随着中国各时期的演化呈现出相对应的特征,其规划建设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时期;辛亥革命后的风景建设黄金时期;卢沟桥事变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都市”时期。
杭州在1896年至1949年53年间几经重大转折,曾在十年里发展迅速,也因战争停滞前行。任何阶段杭州的城市发展都具有代表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下,一个城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来进行发展。
1.通商口岸开放与交通建设
1843年开埠的上海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就发展成为全球顶级城市,这与众多国家在上海建立通商口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杭州也通过开放通商口岸、借鉴上海发展模式,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除了开放通商口岸,杭州的铁路发展也十分快速,浙路商办是在全国出现商办铁路高潮的形势下兴起的。中国第一条最长的用于商办的铁路就是沪杭铁路,也是清政府批准英商建造的五条铁路之一。1898年9月,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中英代理怡和洋行签订合同规定洋行派工程司测勘铁路,但英方之后却未有行动,美国商人则趁机抢夺修筑权,最后浙人为保护主权实行“集资自办”,铁路最终于1909年8月13日实现全线接轨[2]。沪杭铁路的车站设于羊市街内,并于车站附近筑320米长弹石路[3]。沪杭铁路的竣工是杭州人对于铁路建设的重视,也是对国权的保护、对侵略者的反抗。
沪杭铁路的竣工,改变了杭州的交通运输方式,加强了杭州与其他城市间的交流,更加快了其城市化进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网络已经初步形成[4]。杭州成为一个从各方面都能完成货物吞吐的城市,其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位得到巩固,也使得杭州近代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加速了杭州城市规模的提升[5]。
2.通商场与租界
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将杭州列为通商口岸之一,同年9月27日又取得在杭州建立租界的权力,次年5月再将租界“升格”为日本人专管的租界。同年11月,日本领事来到杭州,意图在涌金门侧的西湖湖畔开辟租界,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杭州地方政府只愿意将拱宸桥地区划给外国人作为租界用地,仍然由清政府保留行政管理权。日本人同意后,杭州地方政府立即着手在这一地区修建道路和码头等。在租界的地域确定下来之后,便开始对原有地区的民居进行征用,规定“所有界内田亩应给价值由洋务局核定,享请廖大圣批准,计田每亩给钱四十千文,地每亩给钱五十千文,荡每亩六十千文,地上有房屋者,每间给费三十千文,楼屋六十千文,坟墓每棺三十千文,无主者由局埋葬,限一月内迁移”[6]。搬迁和征地结束后,日本于次年在杭州成立驻杭领事馆。租界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特殊产物,它的出现也是杭州城市近代化的主要带动因素之一。
1896年7月,杭州开设海关并正式开港通商,杭州关当时称“洋关”,又称作新关,关署位于杭州拱宸桥通商场。同年9月,清政府电令杭州关开关,10月一日杭州关举行开关仪式。同年11月,《杭州日本租界原议章程》正式确定了拱宸桥一带为通商口岸,西以京杭运河为边界,东以陆家河为界,南至乌龟桥,总面积约为900亩,占整个商埠区的一半[7]。《原议章程》中协定,在日本租界内,中国的所有事项都交给日本领事来掌控,其中就包括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在这里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第二年的5月,两国又签订了《杭州日本租界续议章程》,章程中将日本人居住区变为日本专管租界。此外,日本在中国政府修建道路中所欠下的债务一律日后再偿还[8]。
除了建立租界,杭州的公共事业快速发展。1883年,建成有线电报路线并设立中国电报总局杭州分局[9]。1897年,将杭州的送信官局改名为大清杭州邮政局[10]。杭州发展邮政事业的同时,还开展电力建设,国人筹建火力发电厂于1910年建成开始发电供电[11]。电信业发展范围迅速,1924年陆续开通长途电话,1927年浙江电政监督处改为浙江电政管理局[12]。
辛亥革命以后西湖边的孤山公园开放,并新建了湖滨公园。恰逢上海实行开埠,这带动了杭州交通的发展,由此西湖之美被世人知晓并引来众多慕名游览者,也带动了杭州近代城市发展,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风景建设时期”。民国杭州市政府成立后对西湖进行疏浚,改变初期淤积严重的情况,配有专职浚湖队挖泥、捞水草,工作量日均110平方米[13]。杭州的城市规划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同时,综合考虑自身优势劣势,调整城市的用地布局,使不同功能的用地互相结合,以加强对公共空间、农业用地和自然景观的保护[14]。
1.交通改造
1912年到1937年,杭州的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包括基础设施与道路交通的建设也已经逐步加快。从青石板路到柏油路是当时杭州道路建设的基本内容。国民政府建立后相继成立了民政司等机构,主要负责杭州城内的大小事务。1912年,杭州成立了规划工程事务所,为城市改造与道路建设等制定了相关的制度保障,即“测量地积、划分马路、拆卸城垣、建筑湖坳等事,次第进行”[15],由此杭州的城市规划逐渐步入正轨。
①铁路交通的发展
沪杭铁路的建成通车使杭州从内到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将租界、码头和车站联系到了一起,也将东西城区联系到了一起,在交通发展方面也具有辐射作用。沪杭铁路上的列车每天往返三次,上海对杭州的影响逐渐增强,同时也使得杭州从上海获得了许多的城市发展经验。
杭江铁路于1933年由浙江省自主建成,全长1000余公里,是浙江省东部的主要交通干道。伴随着钱塘江大桥的建成,杭江铁路连接原有的铁路,改名为浙赣铁路,正式成为中国东南部的一条交通干线。而杭州城内以车站为中心,逐渐形成了新的交通运营网络,使得杭州城内原有的比较落后的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互相的联系更为紧密,货物与人力的流动更加频繁,不仅为杭州市民带来了便利,也为杭州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陆运交通的发展
民国建立后,杭州开始大规模拆除城墙修建道路,道路大多以杭州为起点,通往相邻的县市。而到了1920年以后,杭州则开始逐渐修建通往邻近省市的道路,逐渐成为东部的交通节点。随着杭徽公路与国民政府规划下的七条主干道修建完工,杭州东部交通节点的作用更加明显。到了1930年左右,杭州通往上海、南京等地的公路建成,江苏、安徽与浙江三省在陆运上已经被彻底打通。1933年9月,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完成的双层大桥钱塘江大桥建成,茅以升负责了大桥的修建。随着大桥的建成,杭州南北向的公路铁路交通被打通,杭州的汽车行业得到长足发展。
③水运交通的发展
杭州地处钱塘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交通节点。钱塘江水系几乎覆盖全境,京杭大运河纵横杭州的东北部区域,连接着太湖、长江、姚江和甬江。而铁路的建成对水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为了维系水运市场,航运公司不得不断增加新型轮船,并不断开辟新的航线。
总之,杭州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杭州为中心的交通网络,不管是水运、铁路还是传统陆运,杭州的航道、公路、铁路共同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交通网络,杭州对外的交通路线更为密集。杭州也借此机会加大与上海的联系,在学习上海发展方式的同时借力上海的发展优势,推动自身发展。
2.新市场的创立
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胜利后杭州政府开始规划新的城市布局,改变旧的城市面貌,大大改善了西湖等旅游景点,使其从郊外的景色变成了都市风景。清朝在杭州建立的旗营旧地被拆除改建新兴的商业区,取名“新市场”并将土地划分拍卖。在规划中,旧城墙的墙砖可在空地皮上用来再次建房。重要的公共设施,如体育场、图书馆等建成开放,与此同时商业和旅游业互相促进,都有了质的发展[16]。新市场现在是杭州的一个繁荣商业区,它的形成不仅是时代发展带来的需求演变,也是因为杭州不断跟进的城市规划与道路规划直接作用的结果。
新市场的道路初步规划为棋盘状,道路几乎都为直线,分为两种等级,分别为19.2米宽的一级道路与9.6米宽的二级道路,其中迎紫路、延龄路、湖滨路和平海路为一级道路[17]。通达的道路为商业区带来源源不断的人气和便利的运输。新市场的形成不仅是由于政府的主导修建,也是时代发展所必经的。在城市各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日益上升。
3.杭州市分区设计
1927年以来,杭州经过三年的建设,城市中各种基本设施已经初步完善,但整体工业技术尚处于刚刚起步的程度。随着杭州迅速发展、人口激增,为维护城市秩序、保障城市正常发展,杭州分区规划已经迫在眉睫。
《杭州市工务局行政计划纲要》提出:城市应该形成商业、居住、工业等各种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的区域。也就是说,杭州的城市分区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按照人们不同的需求进行分区,还需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才能确定杭州的市区分区。但这次的杭州市分区规划只将新市场和西湖的建设开发列为重点,并没有将全市的区域都囊括进来。1932年,杭州市民政司拟定《市政府分区计划草图》,将西湖和环西湖的风景区划为市区,再结合零星分布于市区的各种城市公园,杭州的城市绿地面积将达到城市总面积的2/3之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风景旅游城市。1934年发布的《杭州新都市计划图》所做的分区更加详细,它将城市分为行政区、风景区、森林区和商业区等13个区,工业区则大多分布于城市外部区域,与居住区彻底分隔开来。新市场区域作为杭州新兴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中心,是杭州最为主要的商业区。对市区进行有效的分区设计使得杭州的城市规划得到了长足发展,也为以后杭州的城市规划步入正规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贡献。确定分区后,杭州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再对城区建筑进行适度改造,通过置换功能来满足各类人群需求,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空间[18]。
1945年抗战胜利,杭州于8月光复,同年9月,杭州成立新市政府,旨在迅速恢复城市功能,对城市内的相关道路、桥梁、水渠等进行修缮维护。工务局同时对城市内的绿化也进行了调整,种植和修剪了一些树木,并组织了许多机构参与修改路名,与地政科一同组织疏浚杭州市内大小河道,用来恢复水运。工务局还对杭州做出了初步的风景规划,同时计划修建杭州全市的下水道系统等。随后,杭州市政府成立公共工程委员会,负责修缮和建造城市内部的公共设施,包括杭州的道路修缮维护以及下水道系统建设等,并且制定了《杭州市公共工程委员会组织规程》。次年3月,市政府制定杭州新都市计划,并向省建设厅提交了实施方案。虽然光复后的城市发展速度不能与民国中期的黄金时期相比,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杭州城市建设与规划逐步走上正规的道路。
笔者认为,杭州的城市发展在中国的城市发展历史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鸦片战争后,杭州“被迫”地开始对外进行交流。随着上海等邻近城市的发展,杭州开始了解和学习这些城市的先进发展经验。辛亥革命后,封建统治土崩瓦解,杭州开始进入近代发展的黄金时期。10年间杭州大力发展公共设施,开辟新市场,使得西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中之湖,西湖湖滨的新市场更是成为了杭州的经济文化中心。而新市场、拱宸桥和原有的城站火车站之间遥相呼应,各自发挥着自己的特殊职能,使得杭州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抗日战争结束后,屡经战火侵袭的杭州已经不复当年的活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杭州接受了许多国内外的先进规划思想并迅速发展。但在现代化发展中也遇到了制约因素,如杭州近代工业发展水平不高,以纺织业为主且企业规模小、资本较少[19],家庭手工业占主导地位[20]。而且杭州城市建设依赖江南地区和上海,缺少一定范围的乡镇作为腹地,这些制约了杭州城市的发展[21]。
后期杭州考虑到自身优势,结合风景旅游业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资源,结合自身优势,将各项政策不断完善,形成稳固完善的城市社会结构[22]。回顾杭州整体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到在大多数城市通过发展工业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时候,杭州果断地选择了通过建设风景旅游城市来带动城市发展,即将西湖作为整个城市的中心,大力发展旅游业。需要注意的是,近代“杭州模式”之所以能够成功,与杭州拥有浓厚的人文底蕴密不可分。如果其他城市想要模仿杭州的发展模式,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优势劣势,而不能盲目照搬,否则将得不偿失。城市的发展方向跟人生的发展方向一样,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才能取得成功。
注释与参考文献:
[1]王晓晓、施瑞婷:《我国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研究》,《江淮论坛》,2015年,第108-111页。
[2]张燕镭:《杭州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97-1949)》,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3]周峰:《民国时期杭州》,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1页。
[4]马姗姗:《民国时期杭州城市发展与城市意象》,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徐建春:《杭州城市滨水地区土地的开发与复兴》,《现代城市》,2007年,第36-41页。
[6]许丽娜:《杭州湖墅米粮市场研究(1927—1937)》,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7]赵国正:《民国时期杭州公用事业研究》,杭州:浙江大学,2008年。
[8]汤洪庆:《杭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研究(1896-1927)》,杭州:浙江大学,2009年。
[9]杭州市城乡建设志编共委员会编:《杭州市城乡建设志》,上海:中华书局,2002年,第409页。
[10]杭州市政协文史委:《杭州文史丛编·经济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02年,第380页。
[11]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杭州市志·第三卷》,上海:中华书局,1999年,第296页。
[12]杭州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杭州地方志资料(第一、二辑)》,内部资料,1987年,第90页。
[13]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编第75辑746册,台湾:台湾文海出版社,1993年,第6页。
[14][18]王晓晓、万方、李政烨:《紧凑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发展研究》,《学术界》,2014年,第114-121页。
[15]朱玲:《杭州古代城市人居环境营造经验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6]姚一哲:《试论民国前期(1912-1937)杭州“新市场”的土地开发——兼论杭州城市中心区的移动》,杭州:浙江大学,2011年。
[17]Philip All mendingger.,Planning Theory,Palgrave,2002年。
[19]建设委员会调查浙江经济所:《杭州经济调查》,内部资料,1932年。
[20]闵子:《民国时期的杭州民族工商业概况》,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杭州工商史料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金向华:《民国时期杭州市政建设研究——以1911-1937年为时段的考察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99-105页。
[22]王晓晓、陈林飞、张艺:《城市记忆与档案:探求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的回归》, 《档案学研究》,2016年,第73-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