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三本”学生的图书阅读与教师的教学实践

2017-03-31 02:23李俊容
卷宗 2016年9期
关键词:三本阅读图书

摘 要:三本院校不少学生,因自身多种因素,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不浓,致使一所学校的整体图书阅读量令人堪忧。教师在课内、课外的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图书阅读的引导和促进,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三本;图书;阅读;教师;教学

我们这里所说的“三本”,是沿用一个旧有名称,指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院校,即我国高校招生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的学校,又称“本科三批。从2015年开始,许多省区市的高校招生,除提前录取批次外,只有第一、第二两个批次,将原第二、第三两个批次合并;如此一来,则无“三本”可言。不过,原二本与原三本在具体录取时,其最低分数线仍存在一定差异,即所录学生的檔次仍有一定差距。况且,本文所述,基本上是原“三本”存在的实际情况,而对原“三本”,现难以改用一个合适的名称,姑且仍沿用旧名。

众所周知,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图书阅读是大学生充实自我、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开阔专业视野所必须的活动。三本院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一般都能注重图书馆建设,配合学校教学宗旨,购置、馆藏较丰富图书,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起到知识信息的导航作用。三本学生,若能合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结合所学的专业及相关知识阅读较多的图书资料,无疑会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服务社会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1 三本学生的学习与图书阅读状况

毋庸讳言,三本学生除少量因高考临场发挥不佳而未进入一本、二本外,一般在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甚良好,进入三本院校学习并非偶然因素所致。他们与一本、二本的学生不管在知识储备上,还是自身素质上,或是认知水平上都有较大的差距。按理,他们应该在进入大学学习阶段后,吸取以往的教训,明确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难得的求学机会,利用高校特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三本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不令人乐观。这大致有两种情况:

不少学生,或者说比例较大的学生,鉴于多方面因素,他们并不心甘情愿到三本院校读书;加之有的在上大学之前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注重书本理论知识学习,进入大学以后很难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之中,学习劲头不足,自觉性较差。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它们都未真正将基本知识的学习放在心上。

另有部分学生,学习努力或比较努力,但这些学生所占比例不大,据粗略估计,不会达到三本学生的二分之一。即使这些学生,除少量有志于报考研究生、希望继续在学业上深造者外,一般满足于听懂教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力争不补考,顺利领到毕业文凭,平素很难利用课后时间钻研所学知识,习惯于考前突击,临阵磨枪。

以上第一类学生,由于主要心思不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对读书不感兴趣,连教材也不喜欢翻阅,个别人甚至上课不带教材,不作笔记,人在教室心在外,他们不可能想到通过图书阅读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第二类学生,大部分对知识不求甚解,通常在考试之前翻翻教材和笔记,除少量报考研究生者外,一般仍然不可能有太多兴趣阅读教材以外的相关书籍。

正由于以上原因,三本学生的图书阅读状况普遍令人堪忧。许多学生一年到头根本不进图书馆。在有的重点大学,甚至有的重点大学以外的一本、二本学校,图书馆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常常座无虚席,每次图书馆开门之前,便有不少学生在门外等候。这一现象,在三本院校中很少见到。学生对图书的借阅量,三本院校普遍偏低。部分学生四年大学学习期间,从未在图书馆借阅一本书。这不仅大大浪费图书馆的资源,而且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高。这不能不引起三本院校的管理者、任教者的高度重视。

2 教师的课内教学实践对学生图书阅读的引导

就三本院校而言,为了有效完成学校自身肩负的教育使命,达到办学目的,满足社会以及学生家庭对学校的期待,就必须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改变学生图书阅读的现状,巩固其所学知识 ,扩大其知识面,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让学生逐步增强图书阅读的兴趣,养成经常阅读图书的良好习惯,这需要多个部门、多方人员共同努力。比如: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图书馆在抓好馆藏资源建设的同时,加强馆藏文献宣传等。而教师的教学实践对学生图书阅读的促进、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一所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学习;学生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主要依靠专业教师对知识的传授。而专业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途径,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图书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对知识的传授,不仅在课堂上精心讲解,而且要引导学生读书。

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教材是学生按教学计划所学知识的主要载体,要引导学生读书,首先引导他们阅读教材。三本院校所用教材,要符合学生知识层次的实际,不要一味照搬一本、二本的教材。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联合相关院校自编实用教材,这当然应保证质量。若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与三本学生的实际相背离,必然影响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就可能使教材成为学生手中的可有可无之物。目前,三本院校有的教师讲课,存在两种不良现象:一是照本宣科,一堂课基本上是朗读教材,所谓课件也仅是照抄教材的主要语句;二是 完全脱离教材,无视教材内容,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这两种现象,前者会让学生厌倦教材,后者会使学生认为教材无用,两者带来的后果都会使学生课后将教材丢弃一边。笔者认为,最好是教师讲解有关知识的要点,指出相关内容在教材什么地方,并指明阅读时应注意之点。有的内容可让学生当场阅读,抽学生回答阅读后对教材的理解;有的可安排课后阅读(尤其是一些容易理解,不需课堂讲解的内容),下一次讲授新课前让几个学生分别讲一讲阅读教材后的具体收获,并可适当记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如此,或许可激发学生对教材的重视,迫使有的学生不得不读这类必读之书。

其次,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参考书。课外参考书是教材之外的辅助读物,有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完善其知识结构,有时可弥补教材之不足。三本院校有的教师,认为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学习自觉性不高,能读一读教材就不错了,要他们再去阅读课外参考书不现实。这一想法貌似实事求是,实际上是消极地听任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惯,忽视了教师对学生读书积极性的引导、促进作用。事实上,只要教师的引导方法得当,多数学生即使不能一下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会逐步增加其图书阅读量。这就需要任课教师针对讲课内容,适当地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即指定课外阅读书。

教师对课外阅读书的指定,应注意几点:第一,不要过多偏离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第二,要符合学生知识层次实际,不要让学生难以读懂。第三,不宜指定太多参考书,以免加重学生负担。第四,对所指定之书,教师应预先阅读,要告诉学生阅读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五。同一类型、同一层次的书,可指定几本,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所选择。第六,也是最重要的,要让学生能找到所指定之书。这就需要事先到有关资料室、图书馆调查,并取得相关人员的支持、配合,包括图书的购置、借阅等。三本院校所收学费较高,学生一般经济负担较重,凡与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课外阅读书都让学生购置,这不太现实,这些书主要依靠学校图书馆、资料室提供。

教师布置阅读书目后,应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期限内读完,并要求学生写出读书笔记,能写出读书心得更好。教师在适当时候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并认真记分,作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发现学生并未读书,抄袭他人读书笔记,除批评教育外,不记此项作业的平时成绩。半期或期末试题,可适当考虑课外阅读书中的内容。如此至少可督促学生阅读必要的课外书。在这件事情上,应强调教师的职业责任感,避免流于形式。这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但这是教师职责范围内之事。以往有的教师,将自己的工作仅局限于备课、讲课,不管学生的课外学习。有时仅在讲义、教学安排等有关文字资料上写出参考书名称,不管这些书学生能否找到,也不管学生能否读懂,甚至仅凭想象列出一长串參考书名,其后不管学生是否付诸阅读实践,也不可能付诸实践。这实在是做无用功,无任何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课外阅读书的指定,并非所有专业以及各个年级都一致,要从实际出发。有的专业,课后必须布置一定量的书面作业,既不能以作业代替课外书的阅读,也不能因课外阅读而忽视书面作业。如何布置适量课外阅读书,一定要慎重考虑。此外,一、二年级,一般公共课安排较多,每周学生上课量较重;尤其是一年级,对高校学习有逐步适应过程,最好指定较少的阅读书。对这个问题,需要讨论、研究之处较多,此处不打算详论。总之,学生需要阅读一定的课外书籍,教师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途径让学生达到这一目的,不可一概而论,一切从实际出发。

3 教师的课外教学实践对学生图书阅读的促进

教师课后除备课、批改作业外,参加并指导学生为提高专业素质而开展的课外活动,这应该也是教学实践之一。

三本学生,有的不大重视课内学习,但对课外活动却有较大兴趣。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图书阅读应该是可行的。教师至少可在以下两类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评比读书笔记。以年级为单位,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一次评比,评出优秀者,并作适当奖励。具体评比程序,可由学生所在单位决定。但有一点应该强调,学生必须全员参加,都交出自己的读书笔记,这其中的督促作用不言而喻。在这一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评审学生的读书笔记。评审组成员,以教师为主,也可考虑让学生参加。还可先由学生评审组评定,后由教师评审组终审。

2.参与交流读书心得的演讲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在一定的期限内,组织学生演讲活动,畅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促进学生读书。由于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在知识层次、演讲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这项活动在年级内开展为宜。学生可先在班上演讲,推出优秀者在年级演讲。至于演讲题目、内容,可由学生选择自己读过的熟悉书籍,也可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指定同一本书。无论在班上还是在年级内,都应有专业教师参与指导、评论。如有可能,由一位教师具体指导几个学生,从演讲内容、条理层次、表达技巧等方面进行辅导,如此则可提高演讲质量,增强学生对这项活动的兴趣。

在大学学习期间,有的专业的学生课外时间较多,开展以促进图书阅读为目的的课外活动是完全可能的。无论开展什么样的课外活动,都应以讲求实际效果为主旨,不宜只图形式。同时,既要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又不要把这类活动开展太频繁,以免耽误学生太多时间。

综上所述,三本学生因诸多原因,对图书的阅读量较少,这直接关系到对他们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一状况,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且途径是多方面的。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方面谈了一些租钱看法,还不知是否有值得参考之处。

参考文献

(1)于丽波.本三院校学生特点分析[J].科技信息,2011,(8):69.

(2)刘湘平.三本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以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14,(9):178.

(3)杨春玲.由三本学生特点谈大学生学习能力和素质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191.

(4))雷慧、吴东辉、刘泉.浅析本三学生的特点以及教育改进[J].科技信息,2013,(1):40.

(5)黄镇宇.依据三本学生特点探索课堂教学方法[J].江汉大学文理学院学报,2014,(1):65.

作者简介

李俊容(1984-),女,汉族,四川省西充县,本科,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学生的图书阅读与教师的教学。

猜你喜欢
三本阅读图书
图书推荐
三本院校即兴伴奏课程教学改革与构想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这三本,你家有吗?
“三本提”葡萄芽变“11-06-25”的遗传鉴定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三本”转为职教需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