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炜
一、基本情况
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包括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孔子学院奖学金。孔院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截至目前,共资助来自161个国家4.5万人来华留学。2016年招生近5000人。常年在校生近万人。第二大类是“孔子新汉学计划”。该计划设立于2013年,至今已招收来自60个国家的330名学生在北京大学等16所国内一流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学术研究,师从许嘉璐、朱光磊、曹文轩等名师大家。
截至目前,孔子学院总部已经在139个国家设立了508所孔子学院和1058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布局覆盖占到世界人口90%的国家和地区。
二、主要做法
设立孔子学院奖学金旨在支持孔子学院建设,促进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培养合格的汉语教师和汉语人才,资助外国学生、学者和汉语教师到中国有关大学学习。目前,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招生类别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一学年研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一学年研修生、一学期研修生、四周研修生。
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招生流程大致如下:申请者提交汉语水平考试成绩报告及其他材料,孔子学院择优推荐,接收院校审核预录取,孔子学院总部评审授予。
“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招生分“来华攻读博士学位”和“联合培养博士生”两类。“来华攻读博士学位”指资助外国优秀学生来华攻读中国大学博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生”指资助外国大学注册博士生在读期间来华学习、联合研究、撰写论文等。
在“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项目招生过程中,孔子学院总部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各国孔子学院等机构合作,学生来源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近50%的项目学生来自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全球百强高校。
在质量保障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三方面的措施。第一,执行奖学金年度评审。为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奖学金的管理效益和激励作用,根据《孔子学院奖学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实施孔子学院奖学金年度评审制度。第二,过程监控。要求奖学金生接收院校制定教学实习安排计划,提交汉语水平考试结果及教学成效分析报告。第三,效益评估。要求接收院校完成毕业生跟踪信息调查,统计学生回国任教信息。
通过孔子学院总部奖学金,可以使孔子学院总部若干项目全流程地衔接起来。全球“漢语桥”比赛获奖者、孔子学院学生、各国本土教师都可以申请孔子学院奖学金。经过学习,他们可以申请“孔子新汉学计划”继续深造,可以成为当地学校的本土教师,可以做孔子学院的核心教师,也可以当海外志愿者,还可以在当地中资企业等机构工作。
三、获奖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印度的汉语教师唐汉明。2016年10月14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报道中,播放了一段印度人学习汉语的新闻,主角是正在“中印桥”中文学校教汉语的教师唐汉明。唐汉明曾两次申请到孔子学院奖学金。2013-2014年,唐汉明在郑州大学学习。2015年9月,开始在天津师范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今年8月,唐汉明回到孟买“中印桥”中文学校进行汉语教学实习。
第二个案例是得克萨斯男孩的星空与梦想。翻开今年9月的《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一名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男孩讲述了一个关于星空的美丽故事。欧阳凯(美国)2014年获得孔子学院奖学金,在北京大学学习一年。今年9月,他的照片和文章发表在《中国国家天文》杂志上。在写给北京大学教师的感谢信中,欧阳凯表示,“我想促进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并同时推进两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在写给孔子学院总部许琳总干事的感谢信中,欧阳凯表达了“作为一个孔子学院奖学金过去的获得者,我希望可以用我的经验来鼓励其他学生”的愿望。
第三个案例是伊朗外交官来华学习汉语。今年1月,习主席访问伊朗后,伊朗掀起了中国热,伊朗外交部寻求与孔院奖学金合作,选拔派出首批5名青年外交官(德黑兰大学孔子学院学员)来华学习汉语。2016年3月,他们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汉语,进步非常快,目前能用汉语流利地表达交流。伊朗外交部拟明年增派女性学员申请孔院奖学金。
第四个案例是喀麦隆的本土汉语教师。2011年,杜迪(喀麦隆)获得孔院奖学金,2011年至2015年在浙江师范大学学习,获得汉语国际教育和翻译两个专业硕士文凭。在校期间,他和另外两名喀麦隆留学生编写了一套汉语教材,目前已被喀麦隆教育部门指定为中学汉语教材。2015年,杜迪被喀麦隆高教部聘为马鲁阿大学高等师范学院的汉语教师,成为该学院第一名本土汉语教师。
第五个案例是“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获奖选手倪克(德国)。2013年,倪克获得第12届世界“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德国大区赛一等奖。2014年,倪克获得孔院奖学金,在清华大学学习一年。2014年3月29日,习主席在柏林会见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时,倪克作为学生代表受到会见。
第六个案例是哈佛大学博士夏本明(Benjamin Shaffer)。夏本明是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在读博士生,2015级“孔子新汉学计划”中外联合培养博士,就读华东师范大学,研究中国当代媒体、表演与日常生活,已在中国、美国、英国等地发表多篇文章,并在哈佛大学举办相关展览。
编辑 吕伊雯 校对 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