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铨,“战国策”派的代表人物,作为历史上有争议的作家,我们阅读陈铨的作品,从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鲁迅、巴金等文学大家的影子,虽然陈铨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成就远不如这些大文学家,但他们在文学题材的选择与书写悲剧意识,表现人性悲剧与激起人民斗志,反抗封建社会,唤起民族觉醒主题这些方面又是不谋而和的,本文从陈铨小说的悲剧内容,题材书写,以及死亡意识这三个方面入手,全面诠释悲剧主题。
【关键词】陈铨;悲剧;题材;死亡
陈铨,1903年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又名陈大铨、陈正心,字涛西。留学美德,完成中德文学比较的论文。陈铨不但是《学衡》的作者,而且是吴宓的入室弟子。1940至1942年与林同济等人创办《战国策》等刊物,宣扬“战国重演”、“尚力政治”思想,形成战国策派。总体来说,陈铨是个比较全面的文学家,创作小说、戏剧、散文、杂文、文学批评与电影剧本,并担任剧社顾问、杂志与副刊编辑、电影编导等职。主要小说著作有小说《天问》、《狂飙》、《彷惶中的冷静》、戏剧《野玫瑰》、《金指环》等,以剧本《野玫瑰》闻名,而他个人遭到批判的缘由也是因为创作了国民党抗日的剧本《野玫瑰》。陈铨的小说和戏剧无不透漏着他的悲剧意蕴,我们在陈铨的作品里发现其悲剧特性的几个特点:
一、“平凡”小人物的悲剧
鲁迅作品里体现和倡导“几乎无事的悲剧”,这是鲁迅悲剧观的实质所在,鲁迅不崇拜英雄史诗的悲剧,提倡小人物的平常的悲剧,让人在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悲剧的力量,体会到小人物的平凡伟大,感受到现实社会中深广的悲剧意义。鲁迅曾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过“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读鲁迅的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民众的愚昧落后,保守、麻木与冷酷。更深层次体会到“众人”的空虚与无聊,感到在封建统治下整个社会的沉滞与荒凉,充斥着一个个麻木的心灵,而这种以麻木为特征的国民劣根性,是鲁迅鞭挞批判的。在悲剧书写风格中,陈铨的悲剧风格与鲁迅以及巴金后期创作类似,他们都善于从身边的小人物入手,书写他们的悲情故事,小说的叙事对象是平凡的,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它不是历史叙事而是对伦理及心理范畴的严肃探索,体现了作者终极关怀、平民立场和底层意识。比如《天问》书写的就是四川富顺县一个贫穷,地位低微的药铺学徒的爱情事业经历;《恋爱之冲突》写的是留美学生之间的三角恋悲剧;《革命前一幕》刻画歌颂了在爱情和民族面前,毅然举起民族大旗,不畏牺牲,成全好友爱情的普通留学生许衡山形象。巴金的《寒夜》讲述的是性格懦弱自卑的小人物汪文宣在工作和妻子离走的双重压力下,受到现实和心灵的双重压迫,最后由病到死的故事。
二、恋爱+革命题材书写
在文学史上陈铨和巴金两人也有许多可比性,巴金也是四川人,出生年代与陈铨相近,他所著的作品风格与陈铨类似,巴金留学法国,受法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同为四川人的陈铨留学美国德国,他的作品里以康德、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为基础,两人同时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作品风格有一定的共性。两人在悲剧书写题材上都擅长恋爱+革命题材,这一题材以青年、革命、婚恋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巴金作品中这种风格以《爱情三部曲》最为突出。例如:《爱情三部曲》中《雾》中留日归来的周如水旅馆重逢了之前爱慕的女子张若兰,张若兰是一个温柔搁淑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在包办婚姻和为父母尽孝的压力下,他懦弱,犹豫、害怕不敢接受她的爱情,当他带着悔恨回到当初的旅馆,爱人张若兰己经离去结婚了,空留他一人独自在海边调怅忧伤。在小说《雾》中巴金还书写了陈真和吴仁民的革命活动,文中也塑造了陈真那般理想的革命者形象,赞扬了身患肺病的他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这不禁让我们在陈铨的小说里看到其影子。他的《革命前的一幕》里写了同样懦弱,犹豫徘徊的男主人公陈凌华在经历种种磨难,朋友的撮合下最终选择了和心爱的女子徐梦频结合的故事。而朋友许衡山则选择了捐躯赴国难。陈铨《彷徨中的冷静》中描写在四川富顺县王德华与好几个女子恋爱的故事,与主人公有恋爱纠缠的刘云衣为革命牺牲,而张落霞因遭诬害为革命党,同样香消玉殒。还有陈铨的《天问》、《恋爱之冲突》这一系列都是涉及了革命和恋爱。在恋爱的外衣下蕴含的是国难当头,为革命国家献身的主题。
作者借这些题材表现反抗封建专制,唤起民族觉醒的主题。陈铨作品《恋爱之冲突》中陈云舫他出国留学以谋求发展,在遇到真爱的姑娘的时候,他痛恨母亲为他包办婚姻的,试图挣开封建婚姻的束缚,反抗旧的封建礼教和封建专制制度。巴金在《雾》中塑造了陈真那般理想的革命者形象,刻画了身患肺病的他为革命事业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陈铨在《革命的前一幕》中塑造了伟大的革命形象许衡山,他为了国家朋友舍弃了爱情,投身于革命,不顾个人安危。《恋爱之冲突》中塑造了陆率周这个对国家社会尽责的革命党人,他苦心规劝深受爱情之苦的黄则凌,希望他放弃对爱情的执念,投入到革命中去,在国难危机时刻为国效力。这些做品披着爱情外衣,而作者内心深处的呼唤是歌颂赞扬文中为国报效的革命者,对于纠缠于爱情漩涡中的留学生持反对意见,巴金和陈铨在创作中不谋而合的对只执着于爱情纠缠者给予悲惨的结局。
三、死亡意蕴的诠释
陈铨以哲学思想统领全篇,把自己对叔本华哲学的研习和理解化用在小说创作之中,使他的小说具有了关心人类生存处境、探索生命存在意义的现代意味,表达出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悲剧性的意味。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由于西方古典悲剧向来被看作西方文学的顶峰,西方古典悲剧以死亡为前提、死亡构成了希腊悲剧的核心内容,因此,死亡在西方古典悲剧尤其是古希腊悲剧中表现得最典型。人们既可以通过悲剧人物的死亡的主观感受来体验死亡,又可以深刻地理解死亡,还可以审美地观照死亡,使孤独、浮躁的心灵变得平和、和谐、冷静。所以说死亡悲剧则是人们最大的悲剧。陈铨和巴金的恋爱+革命小说故事结尾大多数都是以主人公的死亡作为结束的。《恋爱之冲突》中以激进的黄则凌杀死云舫,然后自杀,作为冲突的结束;《天问》的最后林云章向张慧林忏悔自杀而死,张慧林在疾病和精神的打击下香消玉殒。当然在巴金的小说中,死亡的类型分很多,有革命者牺牲,被封建礼教毒害的青年之死,小人物不堪压力压迫的死亡,而陈铨小说中的死亡多是被情所伤,所困而死。对于这些死亡的意蕴,作者们对死者所持的态度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陈铨通过对作品中人物幽微心理的透视,对他们人性的弱点的描述和揭示,展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与人性生命的脆弱。在这些死亡叙述中寄寓着陈铨对人生宿命的哲理反思,蕴含着关怀人性的情怀。
四、结语
陈铨,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支独特的,默默绽放的“野玫瑰”,受到中西文化双重影响的他把自己独特的悲剧思想注入到文学作品中去,给文学界留下了瑰丽的宝藏。通过他的作品悲剧意蕴的解读,我们领悟到了反抗封建,关怀人性,唤起民族觉醒,实现兴国强邦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 铨, 著. 恋爱之冲突[M]. 上海厉志书局, 1929.
[2] 陈 铨, 著. 革命的前一幕[M]. 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4.
[3] 王富仁, 著. 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4] 焦建芳. 论巴金小說的题材、思想意蕴及叙事特色[D]. 宁夏大学, 2015.
【作者简介】
李云(1986—),女,汉族,山东聊城人,海南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在读,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