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促升级 共赢成大业

2017-03-31 19:06李闻芝
今日农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三聚生物质秸秆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更是硕果累累,收获颇丰。除了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当天三聚环保与河南台前县、吉林汪清县等10个贫困县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恐怕没有什么能比在全国“双创周”期间,两位国务院副总理莅临三聚环保展台,认真听取公司老总的匯报,并对三聚环保的创新模式予以首肯更能带给他们好心情的了。

在三聚环保的几位老总看来,能有这样的荣耀和成就并不意外。三聚环保凭借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形成了双轮驱动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除了在主战场石化行业愈战愈勇,攻克了世界重油加工技术的制高点,为传统石油化工、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三聚环保还借助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在农业领域开疆拓土,开辟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新路径,引领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技术创新 奠定发展基石

“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一家以新材料开发起家的公司,成立之初,三聚环保就确立了以科技进步为先导的发展战略,围绕循环经济、节能和环保等关键技术的市场需求,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设备、技术和产品。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三聚环保拥有了一大批在行业内有影响力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这是19年来三聚环保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法宝。”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雷这样表示。

据了解,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三聚环保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层次、立体化的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体系,大幅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三聚环保已累计申请专利349件,其中175件获得专利授权;参与了2项国家“863”项目;创建了3个国家及省部级研发平台;在先进炭材料、催化材料、净化材料研发方面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三聚环保开发的核心技术中,既有铁基和钌基催化剂材料、生物质炭基材料,也有配套的研制及应用平台技术、工艺及装备成套技术,形成一整套可以落地的产业化技术体系。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超级悬浮床MCT技术和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技术。

“我们开发的超级悬浮床MCT成套技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悬浮床单元总转化率96%-99%,轻油收率92%-95%,轻油收率提高可大幅提升炼油行业经济效益。15.8万吨/年规模工业化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以及长周期稳定运行在国际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谈到超级悬浮床MCT技术时,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林科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的确,重油加工技术一直是炼化行业的国际性难题,也是提高炼油行业经济效益的关键。研发实力雄厚的国内外石化巨头对悬浮床技术一直虎视眈眈,不惜投入重金进行开发,但经过多年努力与尝试至今未果。今年4月15日,三聚环保对外正式宣布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超级悬浮床MCT工业示范装置一次开车成功,业界哗然,有人啧啧称道,有人质疑不断。

对此,林科表示:“大家的疑虑不无道理,毕竟悬浮床工业化技术是行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技术,且久攻不克。但我们从不惧挑战,挑战反而可以激发出三聚人的斗志。十几年来,三聚就是在不断迎接挑战和解决问题中一步步成长壮大起来的。超级悬浮床MCT技术的成功与否,时间会给出答案。”言辞间透露出一个企业家的胆识、担当与自信。

这一技术的重要意义在于,大幅度提升重劣质油的转化率,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可为降低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作出重要贡献,为我国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转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如果说悬浮床技术是炼化行业皇冠上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么秸秆综合循环利用技术就是农业产业链上熠熠生辉的宝石。

生物质秸秆高效清洁利用是工业界和农业共同面临的一大难题。十几年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企业家到农户,都为此感到头痛和困扰,秸秆直接还田、废弃或无序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让人深恶痛绝。与此同时,土壤地力下降、土壤板结和贫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三聚环保在探索生物质能源制备技术的过程中,与南京农业大学联合开发了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一举攻克了生物质规模化高效转化的关键技术,并迅速实现产业化推广,为破解秸秆利用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据了解,在全国“双创周”期间,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汪洋分别考察了三聚环保创新成果展,详细了解了秸秆生物质综合利用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希望尽快在全国规模化推广应用,早日解决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

负责这一项目的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付兴国说:“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攻克了生物质规模化高效转化的关键技术,依托三聚环保开发的先进催化剂、MCT技术,可以将秸秆等生物质转化成绿色清洁燃料、高端化学品、生物质炭肥以及高端炭材料,彻底解决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大大提升了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开辟了新途径,创建了独树一帜的绿色发展模式。”

通过该技术路线,秸秆除了可以生产清洁的生物质燃料和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外,另一个主要的产品是生物质炭肥。生物质炭肥将秸秆以生物质炭的形式还田,既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增产增收,又可以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目前,采用生物质炭基肥的试验田已经收获,刚刚汇总完的试验田统计结果也让付兴国感到十分振奋,水稻亩产量和品质都有大幅提升。数据显示:在减少氮磷钾无机肥用量5%-10%的情况下,使用生物质炭肥的水稻每亩增产了10%、增收100-200元,水稻籽粒粗蛋白含量提高15%,有机质含量增加20%。这表明三聚环保开发的国际领先的固炭和有机质还田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阶段性成果。

模式创新 驱动产业升级

如果说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三聚环保够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利器,那么商业模式创新则是三聚环保首创的另一“独门秘籍”,是先进技术能够快速落地、开花结果的催化剂。这一新模式为新技术快速地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提供了沃土。

2016年1月,三聚环保化石新能源企业联盟诞生,联盟由20多家焦化、煤化工和石化企业共同组建,构建一个产业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联盟成员上下游有机衔接、差异化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资源、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其中被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联盟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滿足市场需求。这一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环保和可持续转型升级。

刘雷介绍说,在这个联盟中,三聚环保担当着产业链设计师的角色。三聚环保紧紧围绕产业链条,以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为目标,通过联盟平台为联盟企业输入先进适用技术和标准,为其量身定制升级路线、配置生产要素,搭建涵盖煤化工、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的全产业链,大幅度降低各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三聚环保还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为联盟企业提供BT(建设-移交)、BOT(建设-运营-移交)、BOO(建设-拥有-经营)以及PPP(公司合营模式)等不同形式的服务。

众所周知,近两年是煤化工和焦化企业最难熬的日子,而有幸加入三聚环保化石新能源企业联盟的企业却是另外一番光景,日子越过越滋润。

据林科介绍,黑龙江七台河隆鹏焦化有限公司是一家年产110万吨冶金焦的煤炭焦化企业,受到钢铁行业去产能和环保法规越来越严格的双重压力,这家企业严重亏损,濒临破产。三聚环保认真分析了隆鹏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产业链等因素,为其定制了全面转型升级的路线图。

锻铁成钢琢玉成器,三聚环保通过适用技术的输入,将隆鹏焦化有限公司由单纯依附于钢铁行业的企业彻底转型为化工行业的提供清洁能源和短缺化工原料的企业,其产品也由销路不畅的冶金焦变成了市场短缺的高附加值的高端石化产品和清洁焦炭。清洁焦炭一部分销售给当地的石油化工企业,大幅降低用能用氢成本;一部分用来制取合成气,再用低能耗钌基催化剂生产合成氨和尿素等产品,生产的化肥直接惠及了当地农业生产。隆鹏焦化有限公司也因此成为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煤炭焦化转型升级示范企业,项目年收益回报超过10%。

当然,在三聚的合作伙伴中,受益的不仅仅是隆鹏焦化有限公司。目前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江苏、湖北、四川等地的23家企业也都搭上了三聚环保化石新能源企业联盟的大船,开始了向清洁绿色高效的转型之旅。

在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上,三聚环保遵循源自农业、反哺农业、惠及农民的原则,设计出了灵活多样的商业合作模式。

付兴国介绍说,在内蒙古兴安盟右前旗秸秆综合利用精准扶贫项目上,三聚环保结合贫困地区的秸秆资源禀赋和贫困人口构成特点,在政府指导下与志同道合、产业互补的企业合作组建联合基金,支持产业发展,共同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当地农民则通过合作社集中土地流转,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售秸秆、工厂就业等方式增加收入。

“这样一个以产业链为纽带、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的产业模式,为我国传统农业方式的转型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参与各方既是生产者也是受益者,多方共赢的模式保证了产业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付兴国强调。

在三聚环保倾力打造的产业生态圈中,商业合作模式的创新正快速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着传统化工和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聚力前行 打造共赢格局

俗话讲“独行快,众行远”。三聚环保在十几年的成长中从来都不孤独,其发展历程恰如其分地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在林科看来,“三聚”顾名思义就聚和三方的力量,公司名字的由来也正是要表达这层含义。从公司成立之初发展到今天,三聚环保的股东也由最初的三个人变成一个多元化的团队,合作伙伴遍及全国各地,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聚合多方力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理念一直以来都没有变过,反而是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这一理念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三聚环保周围也因此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志同道合者,形成了一个战斗力更强的集团军。

“我们的合作都是战略性的,是非常有意思的,所有的产业布局都是经过精心思考和设计的。这样一个发展战略也不是一两天的功夫,是我们花了10年时间在市场的磨砺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企业赚钱是硬道理,但怎么赚需要的却是软实力。三聚环保的产业布局看似简单,但却浓缩了三聚人的知识、经验、胆识和智慧的精华。”林科表示。

翻开三聚环保十几年的发展史,除了自主开发的项目外,还看到更多的是战略合作的成果。其合作伙伴既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生产企业和工程公司以及金融机构,今年又有地方政府和农业公司的加盟。而三聚环保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就是依托核心技术和综合服务等,整合产业链上各方的优势,优化配置生产资源要素,形成了互惠共赢、创新发展、持续提升的格局。

“一路走过来,三聚环保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营业额从1998年的30万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57亿元。但有一条主线一直没变过,就是围绕环保做文章。三聚环保成立之初就定位在环保新材料上,能源高效利用、资源有效开发、新技术推广、节能减排,都可以融合到环保的这个大篮子里来,现在我们又选择了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是集中定位在了绿色、清洁、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主线上。”林科表示。

“秸秆综合循环利用项目不在于能赚多少钱,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它在我国石化产业和农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环保事业上所发挥的作用与作出的贡献,这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天蓝、水清、地沃、人善是三聚人的理想。将人生赋予这样一份事业,赋予这样一个理想,人生的价值感和幸福感会身价倍增。我想这也就是有那么多的有识之士愿意与三聚环保同行的缘由吧。”林科的这番表述,让我们对三聚环保成功的秘诀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摘自《中国化工报》李闻芝)

猜你喜欢
三聚生物质秸秆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三聚环保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三聚磷酸二氢铝/载硫硅藻土催化合成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