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桑贾尼

2017-03-31 09:23陈昌山
百科知识 2017年6期
关键词:哈梅内伊保守派伊斯兰

陈昌山

2017年1月8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元老级政治人物、政坛“常青树”、前总统阿克巴尔·哈什米·拉夫桑贾尼在首都德黑兰因心脏病去世,享年82岁。此前,拉夫桑贾尼虽年事已高,但一直以健康的形象示人,他的突然去世不仅震动整个伊朗政坛,还引起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这位从伊斯兰革命以来一直都发挥重要作用的政治核心人物,几乎担任过伊朗除最高精神领袖之外的每一个重要职务,在后霍梅尼时代在伊朗的国家前行道路上是名副其实的“掌舵人”。伊朗现任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称,作为他的老朋友、老战友和老同事,拉夫桑贾尼的死令他悲痛无比,同时也是整个国家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法国媒体曾称拉夫桑贾尼为伊斯兰革命的“柱石”和“政治海洋中的大鱼”;《纽约时报》将其评价为“最持久、最狡猾以及最富有的领导人”。

1月10日,拉夫桑贾尼的葬礼在德黑兰大学举行,在哈梅内伊的带领下,数万名伊朗民众为其祈祷送行。悼念送行仪式后,他的灵柩在军警的护送下,运往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墓安葬。

开国元勋

拉夫桑贾尼1934年出生于伊朗南部克曼省一个叫巴哈尔曼的小村庄,他的父亲是当地的开心果富农,家中共有8个兄弟姐妹。1948年,年仅14岁的拉夫桑贾尼被父亲送往库姆神学院学习,在这所什叶派最高宗教殿堂里,他得以跟随霍梅尼等著名宗教学者学习什叶派宗教思想和主张,并开始跟随霍梅尼从事反对巴列维王朝的政治活动。

拉夫桑贾尼是伊斯兰革命的核心人物,扮演了主要革命领导人的角色,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主要开国元勋之一。霍梅尼被迫流亡伊拉克圣城纳杰夫后,拉夫桑贾尼继续在国内进行秘密活动,与巴列维王朝进行政治斗争。在1963~1978年间,他曾经因为反对国王7次被捕入狱,总共在监狱度过5年的时光,但他一生始终都紧密追随霍梅尼,也因此与哈梅内伊一起被称为霍梅尼的“左膀右臂”。

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拉夫桑贾尼逐渐成为伊朗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重量级人物。1979年,他当选为伊斯兰革命委员会成员,并与哈梅内伊等人共同创办伊斯兰共和党,成为该党的主要领导人。伊斯兰共和国建立后,他开始担任国家各个重要部门的领导职务。在霍梅尼时期,他出任伊朗议会议长(1980~1989),期间还担任过武装部队司令;1981年,他被霍梅尼亲自指定为首都德黑兰星期五礼拜的主持人,并主持礼拜长达28年之久。

1989年6月,霍梅尼去世,哈梅内伊接替霍梅尼成为伊朗最高精神领袖,拉夫桑贾尼则开始担任总统。任总统的8年是拉夫桑贾尼权力和个人威望的鼎盛时期,也是拉夫桑贾尼作为改革派和实用主义者对伊朗政治历程产生影响最大的时期。

改革的践行者

当选为伊朗总统后,拉夫桑贾尼正式着手对伊朗进行改革。

因为领土纷争和地区主导权竞争,伊朗与邻国伊拉克之间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战争。长达8年的战争使伊朗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遭受了严重的战争破坏。早在担任伊朗革命卫队执行总司令期间,拉夫桑贾尼就劝说霍梅尼和德黑兰高层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协议。战争结束后,拉夫桑贾尼以战后经济重建为中心,率先在经济部门展开改革。

改革以经济自由化为主要方向,对能源、矿产、重工业等经济部门实行私有化;主张利用国际分工和外国资本发展本国民族经济,同时调动私人资本对战后经济重建进行支持;减少国家管制,放松对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监管,开办德黑兰股票交易所。通过以市场化、私有化为主要特征的改革以及两个阶段的五年经济计划,拉夫桑贾尼的经济改革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伊朗经济呈现高速增长的局面,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经济部门。

在政治改革方面,拉夫桑贾尼主要集中于减少宗教对国家政治事务和社会生活的干预,主张“专家治国”。他任用拥有专业知识,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性官僚组成“建设内阁”,减少教士等宗教人员在内阁中的构成比例。同时,他还在不触及伊斯兰体制、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放宽政府对言论自由和出版权利等方面的控制,允许部分政党恢复活动。

在对外关系方面,拉夫桑贾尼主张通过务实、开放的态度改善与周边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降低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调门,减少对抗性。具体表现在减少对外“伊斯兰革命”输出,主动改善与海湾和中东国家的关系方面。1990年,伊朗与伊拉克恢复外交关系;1991年,伊朗与沙特进行和解;随后与科威特、卡塔尔、巴林等海湾国家的关系也得以改善。

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改善主要表现在与德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关系相对缓和,同时还增强了与上述国家的经济联系。由于老布什政府继续实行对伊朗的遏制和外交孤立政策,拉夫桑贾尼也坚持伊朗发展核能项目的权利,伊朗与美国的关系依然处于紧张和敌对状态。

此外,拉夫桑贾尼还重视发展对华友好关系,分别于1985年和1992年两度访华。

务实保守派

外界普遍认为,拉夫桑贾尼是伊朗政治“务实保守派”的代表人物。之所以说他“务实”,是因为他在对国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一些比较灵活且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他“保守”的一面则体现在其改革始终坚持在伊斯兰体制内进行,并没有寻求对伊朗政治架构进行实质性变革。他还坚持政治威权主义,对政治对手和异见分子采取强硬手段。

1997年卸任总统后,作为开国元勋的拉夫桑贾尼继续保持在政坛的影响力,卸任后即出任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为了使伊朗的改革道路能够持续下去,他支持同样为改革派的哈塔米竞选总统并成功胜选。然而在哈塔米担任总统的8年间,伊朗的改革道路并非一帆風顺,这主要体现在伊朗国内改革派和强硬保守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强硬保守派以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为代表,他们强调伊朗的革命意识形态,主张积极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对西方实行强硬的外交路线,持极端反美主义思想;在国内,主要强调伊斯兰教法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绝对地位。

事实上,在霍梅尼时代,由于拉夫桑贾尼和哈梅内伊都处于霍梅尼的绝对威信之下,两人呈现一种积极合作、和睦相处的融洽关系。霍梅尼去世后,拉夫桑贾尼支持哈梅内伊出任最高精神领袖,自己则担任总统。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派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引起强硬保守派的不满,拉夫桑贾尼和哈梅内伊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微妙,二者的竞争性逐渐显现出来。在哈塔米与哈梅内伊分歧和矛盾重重的情况下,拉夫桑贾尼积极斡旋于改革派和强硬保守派之间,企图维持两者间的平衡。因此,拉夫桑贾尼也被称为伊朗改革背后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拉夫桑贾尼在伊朗政坛中所起到的复杂作用正是伊朗政治复杂性的体现。他主导的私有化改革受到企业界的欢迎,但是中下层穷人并没有从中受益。拉夫桑贾尼的家族在改革中则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垄断了开心果贸易,拥有伊朗第二大航空公司,还涉及原油、房地产、建筑等各个行业。

2005年,前德黑兰市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保守派重新主导伊朗政坛。内贾德的支持者就以穷人和民粹保守主义者为主。内贾德当选后12天内就将拉夫桑贾尼的儿子和女儿以腐败、侵吞国家财产、威胁国家和政权安全等罪名投入监狱,拉夫桑贾尼的政治影响力也逐渐下降。

2012年,拉夫桑贾尼本欲再次出山参选总统,但是被强硬保守派控制的宪法委员会剥夺了参选资格。无奈之下,他只好支持作为温和保守派的鲁哈尼竞选。在拉夫桑贾尼的强力支持下,鲁哈尼最终在2013年大选中获胜。经过艰难而漫长的谈判,鲁哈尼政府与美国于2015年达成核谈判协议,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得以放松。

伊朗政治何去何从

2014年,哈梅内伊因罹患前列腺癌入院治疗,拉夫桑贾尼在政坛的影响力有所回升。2016年,拉夫桑贾尼高票当选,重新出任伊朗专家会议主席一职。该机构是选举和罢黜最高精神领袖的最高机关,其主席一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事已高且健康状况不佳的哈梅内伊之后,谁将出任伊朗最高精神领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拉夫桑贾尼出任专家会议主席降低了最高精神领袖落入强硬派手中的可能性,但是他的突然去世又可能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除此之外,2017年还是伊朗的大选年,拉夫桑贾尼在这个敏感时期去世,引起人们对伊朗政局发展的担忧和想象。他的逝世是否会打破伊朗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平衡、颠覆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

拉夫桑贾尼的离世,对谋求连任的现任总统鲁哈尼的影响最大。作为温和派的鲁哈尼,与西方国家尤其是与美国缓和关系的意愿明显,美欧国家普遍表示希望鲁哈尼能够连任。若鲁哈尼没能连任而由强硬派重新执掌政权,伊朗的对外政策将有改弦易张的可能性。

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大国,伊朗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周边国家甚至国际社会的神经。不管对拉夫桑贾尼的政治生涯作何评价,他在伊朗政坛上都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筆。这位曾经掌管伊朗国家航向的舵手级人物的离世,会使伊朗国家的政治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外界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王 凯

猜你喜欢
哈梅内伊保守派伊斯兰
嘉米拉伊斯兰服饰旗舰店
“自由”对自由派与保守派义有不同。这里说说其定义何以产生歧义及为何影响延绵不绝 精读
新保守派后现代主义
——从乔治·罗奇伯格的《和谐弦乐四重奏》研读他的《生存美学》
论中世纪伊斯兰海商法的形成
保守派VS先进派保养方式大对决!
哈梅内伊手术成功
内贾德5日开始第二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