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财政可持续性:当前视角和长远思考
●本刊评论员
近日,“两会”上热议的财政问题很多,其中“收支压力仍有加大之势,而积极财政政策又必须继续推行”便是其中之一。从政府工作报告、去年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预算草案、“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建言献策中都能感受得到。这样的大政方针之下,财政风险问题、财政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大力研究和应对。
经济增速下调,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减税降费规模还将加大。一方面要减税降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的要求,对税改、全面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等也作出了具体安排。另一方面要适度扩大支出规模。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提高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中央财政安排补助地方专项扶贫资金861亿元,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支持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长长的“民生清单”、“生态文明清单”、“经济建设和发展清单”无不需要真金白银的财政支出。
人们应该会从这一系列政策中感受到财政收支压力。中央到地方如何“平账”?大政方针落实、国家责任的履行,其财力基础是否可靠?如此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财政是否存在“后遗症”?
无论是从我国总体经济实力、发展前景,还是国家的“资产负债表”和政府的信用等级来看,近些年积极财政政策推行过程中的总体风险都是可控的。仅从筹资能力、偿债能力来看,当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不只是意愿,是有财政来源、有信用基础、能落地实施的。当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求短期能够“平账”,更要求有长远眼光,要吸取过去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些教训,要有利于财政的“自我增长”和绩效,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从财政筹划角度看,积极的财政政策不能放弃必要的审慎。以今年的预算草案为例,财政赤字略有增加、地方政府债务有节制地发行,在我国财政经济总盘子里,这都不足以导致财政风险的发生,所以可视为审慎。更重要的是,财政支出安排重在“有效”,减税降费“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预算安排重在“补短板、惠民生”,同时注重做好“各级政府坚持过紧日子”等方面的减法,“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防控风险、积累信用、注重绩效,积极、审慎、有效并重,这就兼顾了当前“平账”和长远发展的要求。
从长远眼光看,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还要注重分析经济环境的变化,当前经济新常态之下,过去的一些经济“红利”开始消散或不再存在,财政由超常增长转为常态发展,不能无视这一现实给财政施压加码。
财政可持续性,容易被片面理解为偿债问题、“平账”问题。笔者认为,财政的可持续性归根结底是国家信用问题,是国家对国民承担责任问题。财政能做到清廉公正、“节用裕民”,取信于民,国民有信心,国家有凝聚力,暂时的财政困难和风险是可以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