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阳县高阳中学 谭娅琳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文/云阳县高阳中学 谭娅琳
本周我有幸在云阳教师进修学院参加了为期4天的中小学教师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学习了《大学》《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优秀传统文化。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他指出中华文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而且也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我们提倡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的确,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其内涵丰富,是我们祖辈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要加强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吸取精髓,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之代代相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愉悦的事情。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大学》里也谈到立身处世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调“修身为本,立德在先”。立德树人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当前教育现实的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更应先立己之德,进而立学生之德促其健康成长。
还有《道德经》《资治通鉴》等国学,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钻研的观点 ,对我们的为人处世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今社会,人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变得越来越冷淡,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少年们尤其如此。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文化的感受越来越少,而且离真实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远,这是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也是不利于国家,甚至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会让人受到很好的熏陶,这些古人给后人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特别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作为教师,我们应时刻注意在学生的教育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唤醒学生对灿烂的传统文化的热爱,能使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一定的人文素养,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人的道德必然与他的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教育就要让孩子先学会做人,然后再做事。万事德为先,一个人有了良好的品德,才会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可。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修身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力量和智慧的源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入经典,智慧如海!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旷久的时间、静默的历史、浩瀚无声的文化洗涤了我们的灵魂,让我们不断塑造一个全新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