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满良
关东三宝
文 / 杨满良
早年来东北的人都知道“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说的“关东”是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吉、黑三省。现只说黑龙江的“三宝”。
早年来东北的人都知道“关东三件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这里说的“关东”是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吉、黑三省。现只说黑龙江的“三宝”。
人参有神草、鬼盖、人衔、土精、地精、血参、玉精等别名。东三省古代对人参的传说几近神话。《四百味》中说: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荣养卫(元气)。后与老中医闲谈,还觉不够劲,遂又加两句“返老还童,益寿延年”。李时珍曾对其一一注解:“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除邪气,名木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采参人喜叫其“棒槌”或“草仙”。叫“棒槌”是因为粗粗看去,外形确与浣女的棒槌相仿;叫其“草仙”,是因采参人发现:人参有王者之风,其生长之地,近身处不长杂草,即使被采参人“请”走,其地在百年内也不生任何植物。而周边的小草在白天总是侧倾向外,似为了让其更好享受日光之浴;日落后,却又齐齐地向人参一侧拱伏,一派拜揖护侍之姿。人参由此又被誉为“百草之王”。但这里指的仅是山产人参。难怪过去常听人说,有人为了能“脱胎成仙,长生不老”只身进山采人参而命丧黄泉。
黑龙江的人参多产于乌苏里、绥芬和英额岭等处的深山树木丛林中,春季生,苗多在背阴湿润处。叶如芙蓉,中心一茎,俗名“百尺杵”,高的可达十几尺,低的也有尺余。每年4至7月开花,和韭菜花相似。丛大者如碗,小者如钟。6月开始直至秋后陆续结子,熟后自落。采参者一般在4至7月上山,9至10月陆续而归。黑龙江省山区过去山规和行话较多,挖人参叫挖“棒槌”,用采参人的话叫“赶山”,不能提挖人参二字。其主要的行话是:挖人参叫放山;挖人参人叫放山人;一个人去挖参叫撮单根;第一次放山叫初把;第一次放山的人叫初把人;偷人参叫起黑票子;山里人信仰的神叫山神爷老把头;山神爷老把头庙叫老爷府;感谢山神爷老把头叫谢山;放山工具叫索拨棍;早早年叫早早先;背叫拉背;装人参用的兜子叫参兜子;挖人参用的鹿骨制的钎子叫鹿骨钎子;山里活计叫山利落;人参叫货;大人参叫大山货;放山帮伙的领头人叫参帮把头;采参人搭建的临时住所叫戗(qiāng)子;看哪个地方有人参叫观山景;安排挖参人的顺序叫排棍;用索拨棍敲树干进行联络叫叫棍;寻找人参叫巡山。
在过去,挖到一株老山参是不容易的,“赶山人”要付出极其艰辛的劳动。甚至要冒生命危险。因此,在人参的故乡,流传着许多悲苦哀婉的传说。
在旧社会,“挖棒槌”是一种生死未卜,吉凶难测的冒险行当。挖参也就带有碰运气的神秘色彩,因此“挖棒槌”也就有很多禁忌和讲究。据说采参人进山不能乱说话,“赶山”人上山前要给“山神爷老把头”上供、磕头以求吉祥,这“山神爷”相传也是一位“闯关东”的“赶山”人,一辈子挖参未回家。死在深山莽林变成了山神,庇护着一切做“山利落”的穷苦人,因此被人们尊称为“山神爷老把头”。入山后要搭建老爷府,跪拜山神求得护佑;发现人参,必跪拜老把头以示感谢;交易开秤亦要跪,移栽幼参到园圃,也要跪栽跪侍弄……
挖参者大都数人为一伙,推一人为长,称“把头”。陆行乘马,水行驾船。进山路上,要依次而行,老把头在先,二把头跟随,边棍第三……雏儿把式(少年)在后。人数去时为单,三、五、七、九不等,以求归采时为双,因为请得的人参也是“人”呢!路上不得多言,看山花野果,不可随意说好,说即得采,且不许卸载扔掉。说话亦有规矩,碰到老虎,须称“山神爷”,遇见蛇,不可叫“长虫”,要恭称“钱串子”“金镏子”。歇息称“拿堆儿”,吃饭、睡觉、取火分别叫“拿饭”“拿觉”“拿火”……寻参的索拨棍不能用来打一切生灵草木,不能扒皮;歇时立于身旁,睡时立于窝棚门口,放山归来,要留在山上。忌讳的是“麻达山”(迷路),或者饭锅坏了,饭碗摔了,遇此都要下山。尤其看重梦兆,梦老虎撵人、窝棚失火、吹吹打打出大殡…….皆属凶兆,要下山;梦见棺材、江河海水、姑娘媳妇……为吉兆,可继续上山。进入山谷后,安排好住处,便分头入山。
大东北,山莽莽,水漫漫,无边的森林里,人参多是丛生。赶山人一旦发现了人参要高喊“棒槌”,别人问“几品叶?”你就要高声回答是几品叶。挖参者要身带红线,一旦发现人参便用两头拴铜钱的红线拴牢,这叫“锁棒槌”,因人参有“灵气”,不拴则会自动脱逃。然后用鹿骨椎细细挖掘。挖参时特别要注意保护好参须,全须者为全参,营养价值高。挖出后,为使人参不跑浆,要用树毛包裹,再包一层湿土,最后用桦树皮捆好。日暮后,大伙回到驻地,各取出所得给把头,接着便洗净而煮,晾晒干后均分。
百年老参周边,往往藏着小参苗,而这些药性未成的幼参是不能采的。遇到多株必须抬大留小,不可一窝儿采净。有成熟的种子,要播于地下,留给后人。在一处地方挖得人参后,走时必得在近旁选择大树砍下“兆头”,以快斧剥下树皮,一点点刻写人参图形,几品叶、几棵,都要一一标示明白,填平埯坑,插上树枝,不可弄得一片狼藉,以为后人留下提示。“兆头”者,实为一种标记,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是为向后来者宣示:曾有人在此挖得人参。另外一重深意则是:这里留下的幼参,可能已经长成,你来挖吧!
下山时,住过的窝棚不得拆,余剩的米盐火种不能带走,以留他人来用。
人参属关东宝物,价格较高。但按其质量优劣价格差别较大。如清乾隆庚午年,足色者每斤银15两,若重1两以上则价倍增。1斤以上的价十倍。似人者属无价之宝。但到后期,由于受利益驱动而无休止的采挖,现黑龙江的山参已不多见,故药用者多为家参。
貂产于东北山林之中,以黑龙江出产最多。貂体行不大,尾短而粗。爪甚尖利、善于爬树,常栖息在针叶林中,多半在夜间出来活动,主要还是在地面生活。主食为啮齿类和鸟类,但喜吃松子、榛子等果实。貂胆小如鼠,声也如鼠,穿山跨树如履平地,十分快捷。它大都居于土穴或树洞之中。捕貂者设网于穴口或洞口,然后以烟熏之,貂畏烟而逃离出洞,遂入网中。也有带捕貂猎犬者,嗅其踪迹所在,然后守株待兔,坐等捕之。貂受惊后常串至树顶,则人犬皆息,静待其下。所以貂也并非好捕之物。
貂之所以被誉为关东三宝之一,主要是贵在皮毛。貂皮是东北最重要的皮毛之一。貂皮的色、质不完全一样,大概因其栖息的树木不同而品种有别。栖息于松杉树林者有紫黑色,品位最贵,栖于白杨树林者,毛色稍鲜明,品位次之,栖于落叶松林及五叶松林者,品位甚劣。紫貂之中也略有差异,紫黑色毛平而理密者为上品,紫黑而理密者次之,紫黑而梳与毛平而黄者又次之。貂身上各部位的毛质也不同,脊部为钻草,色绀,为上;臀部为坐草,色黄,为中;腹部为拉草,色灰,为下。
貂皮之所以贵重,主要在于其皮毛华贵而暖。辽金时代,富人便以貂皮为衣,为帽,甚至极富者还以其为被褥。此外,貂皮还是关外向宫廷进贡的贡品。当年努尔哈赤第一次进明廷进贡时便多带貂皮,其后便每年都要向朝廷进贡。贡貂也分等级,有一等、二等、好三等、寻常三等之分。官府按等级给价,选入等者充贡,不入者便自己自行出售。貂皮最初价格低廉,尤以卜奎(现齐齐哈尔)价格最低。后随紫貂数量减少,价格逐年上涨。尤其是现在,森林中的野生紫貂已不多见。
笔者认为其名来源于鞋。现在松嫩平原,凡20世纪50年代前在此生活过的人,对乌拉草是再熟悉不过了。乌拉草是一种水草,散在生长于草原湿地边缘,常与芦苇、蒲棒为伍。此草纤细若线,宽约1分,长约1尺至2尺,3棱形微有刺。其叶十分锋利,去水边拔乌拉草必须十分小心,捎不注意便会将手割破流血。采回后放在太阳下晾干后,再用本地特制的一种短把木榔头在木板上细细捶打,待成絮状后,便捆扎成捆放在通风之处,待入冬后置于鞋中,其保暖程度胜过皮毛和羽绒。在旧中国,黑龙江省农民生活贫寒,大都做不起布鞋,故冬季只能穿乌拉取暖。乌拉则是各地皮匠用牛皮加工制成的一种冬季御寒鞋,鞋前部微翘而尖,鞋面部捏满皱摺。为延长其使用寿命,鞋跟部大都钉两枚大铁钉做跟掌,帮上有皮耳穿绳扎缚在人的小腿上。穿乌拉也很有讲究,需先将乌拉草絮在乌拉四围,再放入毡袜(大多数都不用毡袜),乌拉草被踩实后遂成鞋状,取放十分方便。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穿过此鞋。《满文老档》也称此鞋为乌拉。由于乌拉草较之其它御寒物品价廉保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乌拉草曾帮助东三省的广大贫苦人民度过了无数个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日久天长,乌拉草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宝。
建国前后,松嫩大地泡泊纵横,乌拉草比比皆是。但由于近年来,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少雨,泡沼大部分干涸,乌拉草已不多见,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起,乌拉鞋开始逐步绝迹,即使某些地方有乌拉草生长,也不会被现代人所识。
谚语是民间经验的精练总结,“关东三宝”不仅过去为统治者所用,也曾是东北人民赖以生存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