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平++李倩楠
摘 要:在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中,新媒体的引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在博物馆展示中引用新技术和设备,而应理解为在博物馆界掀起一场数字化建设的热潮。对博物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改造必須统筹藏品的管理、展示方式以及实现宣传、教育方式的数字化。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数字化网络平台;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6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23.025
在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中,新媒体的引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在博物馆展示中引用新技术和新设备,而应理解为在博物馆界掀起一场数字化建设的热潮。自20世纪末以来,博物馆数字化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与之相关的探讨也屡见不鲜。然而,在众人的观念和论述中,一些相关的概念却一直不甚明了,甚至经常混用,常见的就是“博物馆数字化”“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博物馆”。笔者以为,这三者在概念上有明显的区别。简单而言,博物馆的数字化是指对传统博物馆进行数字化改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到博物馆的方方面面,有些是实体的、可见的,有些是网络的、虚拟的。
数字化博物馆是指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建设的博物馆,它既有实体场馆,又有众多虚拟的网络平台,其共同为实现博物馆各项职能发挥作用。“数字博物馆”更侧重于表示包含海量文物数字化信息、运用多种媒体、规模宏大、可跨库检索的藏品数据库。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看,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可能会明显地体现在展品的展示方式上。然而,事实上笔者以为,对一家博物馆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改造必然要统筹藏品管理、展示方式以及宣传、教育方式的数字化。
1 藏品管理的数字化
博物馆藏品是实实在在的,是有体积、有形状、有质感的文物,其“数字化”该如何进行值得我们研究。无论如何,都应对藏品进行修复和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损坏。因此,要想实现对文物的永久性保护,就必须实现文物的数字化。“数字化”的不是文物本身,而是要保留文物所承载的各种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充分整合,构建一个集合海量文物信息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为进一步实现对文物信息超越时空限制的管理和展示奠定基础。因此,笔者以为,藏品的数字化应该涵盖2个层面:①尽量详实地提取藏品的数字信息及人们创造的数字作品;②建立用于保存、管理和查询藏品信息资料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可以是一家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更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全世界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库相连接,形成多个专题性的文物信息数据库。
2 展示方式的数字化
根据对目前国内外博物馆常见数字化展示方式的初步了解,笔者以为,数字化的展示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2类:
2.1 引入新的电子展具
博物馆在实体展厅内引入了新媒体设备或运用新媒体技术的电子展具,进行了数字化展示。目前,常见的有3D影像、互动装置等。一些发达国家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起步早,比如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和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等,都注重在展厅内引用新媒体的展示设备。比如,通过传感器的巧妙运用和互动装置,当观看者走进蒙娜丽莎的画框时,她会用那迷人的微笑向你打招呼;游客也可以对着画框吹气,将欧洲印象派大师梵高的《向日葵》吹散。中国博物馆在数字化展示方面也加快了自身的脚步,2011-06,台北故宫展出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不仅实现了《剩山图》与《无用师卷》的影像拼接,更被赋予了数码3D动画的实体效果,只要观众发出击掌或呼喊声,画中人物就会以转头、摇扇来回应,而渔夫、樵夫竟然也活灵活现地动了起来;2014-06-20日,我国首座纯数字化博物馆——大运河数字博物馆开馆,该馆依托收集的1 000多种信息资料,分类存放于4个分馆,通过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形式,详细呈现了京杭大运河的“人工”特质及其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这意味着游客可以在毫无实物展品的情况下参观一整座博物馆,通过各种新媒体技术设备将海量文物信息展现出来。这是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2.2 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展示空间
博物馆运用了虚拟现实技术或在网络上构建了虚拟展示空间。博物馆在网络上构建的虚拟展示空间主要是指“虚拟博物馆”,也有“数字展厅”“网上体验馆”之类的说法,尚未达成统一。虚拟博物馆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展厅及陈展展品通过数字化技术搬上网络(通常为博物馆的官方网站),使无法亲临博物馆现场的观众可在网上实现对博物馆各个展厅的参观。目前,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新疆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等国内多家博物馆已经在各自官网上实现了这种“虚拟博物馆”的参观服务,网上观众只需下载插件进入后就可以置身于与现实展厅完全相同的虚拟展厅中,并可以通过方向控制键任意徜徉,可以在任意一个展柜前驻足,拉近视角,放大展品详细观赏。
3 宣传、教育方式的数字化
综上所述,博物馆的终极使命在于传承人类文明。因此,博物馆收藏、研究职能的实现还并不足以满足全社会对博物馆履行社会义务的需要。教育职能的履行才是博物馆实现终极使命的关键一步,才是博物馆将学术与社会公众相连接的重要桥梁。
当前,为了充分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流通效率,博物馆行业也开始构建各种宣传教育的网络平台。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博物馆的官方门户网站。目前,在互联网上设立站点的国内博物馆已达到60多家。据笔者了解,各家博物馆网站首页大体都设置了展览、收藏、研究、教育、服务等栏目,方便用户通过门户网站了解博物馆展览资讯、藏品信息、学术研究成果、教育活动情况、参观服务指南等各方面的信息。部分博物馆官网设有设立网上商店、电子出版物的下载专区,比如辽宁省博物馆便是如此,这无形中为博物馆扩大了创收渠道;部分博物馆在官网上设置了互动社区,比如首都博物馆在互动社区内设有“志愿者俱乐部”“社区茶馆”等栏目,网上观众可以任意发帖,针对博物馆各个方面交流讨论。
由于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在网络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部分有实力的博物馆也将目光从单一的门户网站转向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的多渠道化。目前,在我国96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已有53家博物馆注册了官方新浪微博,注册率达55.21%. 各家博物馆的官方微博内容不尽相同,大体上有博物馆最新展览信息、考古文博最新资讯、专家解读性的文章、博物馆即将举办的讲座预告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博物馆数字化是博物馆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道路已然走过了10年,在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已经实现了博物馆的数字化。无论从地域分布看,或从博物馆的级别看,亦或从博物馆的类型看,都尚存相当大的不平衡性。即使是已进行数字化建设的博物馆在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文博行业必须努力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借助“新媒体”,因地制宜地进行博物馆创新工作。
参考文献
[1]吕健.新媒体应用于博物馆展示中的现状[J].黑龙江史志,2014(08).
[2]贺延军.博物馆藏品的数字化管理——美国考察记[J].博物馆研究,2014(03).
[3]迟强,朱炜静.我国博物馆官方微博运营的统计与分析[J].东南传播,2015(03).
[4]林琰.数字化博物馆建设发展规划路径探讨[J].江南论坛,2014(04).
[5]周渡.浅谈微博与微信在博物馆宣传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旬刊,2015(15).
[6]吴昌稳.100家国家一级博物馆新浪官方微博运营状况评估与分析[J].文物世界,2014(14).
————————
作者简介:冉平(1966—),女,副研究馆员。李倩楠(1992—),女,硕士研究生。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