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箫音
摘要:本文基于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融合与发展趋势,分别从旅游APP用户的生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两个角度,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数据统计法分析旅游APP用户体验的行为需求,进一步分析不同的APP平台的用户定位,探究APP交互界面设计在视觉体验中的差异,总结分析设计需求导向与用户体验设计在旅游APP的设计实践价值。
关键字:“互联网+”、旅游APP、用户体验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1(a)-0000-00
1.引言:“互联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旅游产业正在面临着全面的互联网产业融合的全面升级与革命。2015年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优势和带动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推动旅游业产品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服务效能提高,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发挥重要作用,现就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计划中的发展目标指出“到2020年,旅游业各领域与互联网达到全面融合,互联网成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国家智慧旅游公平服务平台基本形成;那么,从艾瑞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达4326.3亿元,同比增长39.9%。预计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可达5420.9亿。从数据中说明在“互联网+”模式下,在线旅游产业将面临着极大的市场发展前景,在市场规模上将比传统旅游业占有更加持久的优势。
目前,随着旅游社会化需求量的不断扩大,旅游网站与APP平台的广泛应用,例如捷程网、去哪儿网、蚂蜂窝、途牛旅游、欣欣旅游网、乐途旅游网、米胖网、艺龙旅行网、驴妈妈、同程网、穷游网等。随之而来的是相关学者与企业对互联网与旅游产业融合的研究的接踵而来,以至于旅游APP的开发与研究成为了热点,但是也导致了一些旅游平台出现同质化的现象,缺乏用户体验设计的导向,迷失在市场的竞争中。因而,用户体验设计研究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环节。
2. 旅游APP用户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设计(英语:User Experience Design),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一种设计手段,以用户需求为目标而进行的设计。设计过程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用户体验的概念从开发的最早期就开始进入整个流程,并贯穿始终。用户体验主要是来自用户和人机界面的交互过程。旅游APP用户体验,是以旅游用户为中心,用户的行为行为需求与用户的定位,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是APP设计过程的重要依据。
2.1旅游APP用户行为需求分析
旅游APP平台所面向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其使用行为细致的分析是产品满足用户需要的关键所在。用户体验设计基于用户的行为需求,而行为需求可以体现在生理特征与社会特征两个方面。用户的生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使用的左右手倾向、视觉情况、其他障碍等等。不同的生理特征决定着不同的产品需求。用户的社会特征包括生活地域、受教育程度、工作职位、经济收入、产品使用经验等等。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直接影响了设计产品的产品风格,使用需求、表达方式等设计要素。
从生理特征的角度,研究选择用户的年龄、性别作为基本主要因素。从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6年3月移动用户通过APP平台获取旅游信息,火车票预定、出行预定、旅游攻略和航空服务等方面数据显示,30岁以上的群体对旅游信息获取所占的比例最大,对出行以及航空服务也相应较大的需求。从性别的因素上看,男性对于获取信息内容相比理性,女性对于获取内容偏重感性,易观智库数据2016年3月的不同性别的行为数据上显示,男性更加偏重出行的交通需求,女性偏重旅游攻略需求。
从社会特征的角度,研究根据自制的调查问卷,选择50名旅游移动用户进行调查,问题信息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旅游次数/年;用户行为信息包括旅行目的、旅行中感兴趣的信息,查询信息选择哪些旅游平台等信息。调查问卷以QQ发送的形式发送调查对象,年龄层次基本在18岁-60岁之间,性别男女比例在1:1,文化程度在高中至博士不等。调查问卷共等到回复47份,基本符合用户的需求定位设置,保证调查数据的可信度。
从答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具有本科及以上的移动APP用户所占使用者中的比例越大,本科用户在调查中达到46%,这个数据和易观分析的数据基本一致,说明了移动旅游用户主要人群集中上学族和刚毕业工作的年轻白领族,这类人群的需求特点:知识能力水平高,生活节奏快,旅游产品需求丰富,追求旅游质量与旅游效率。(图1)从调查对象的旅游频率看,每年旅游1-3次的人数最多,旅游周期基本集中在小长假期间。(图2)从旅游的目的调查显示,以放松身心,欣赏美景的用户比例最大,基本占到调查人数的70%,而其中男士偏重放松身心,女士则偏重欣赏美景。从旅游用户使用习惯上,出行前制定旅游计划的用户在47份调查用户中,有39人在出发前制定旅行计划,其中33人利用移动旅游平台进行了查询,说明80%的用户在旅游前制定了旅游计划和方案,并且利用旅游平台的信息进行规划,也说明移动旅游信息能夠提供有效快捷的旅游信息,方便出行。(图3,图4)那么,从旅游用户获得信息内容与人数的调查中,大部分用户的使用获取信息集中预定门票、浏览景点、查询攻略等信息,与2015年艾瑞提供的调查分析报告的内容基本一致。
2.2.旅游APP用户定位分析
从用户体验设计角度出发,研究分别对捷程旅行、去哪儿网、艺龙旅行、同程旅游、途牛旅游和阿里旅行、蚂蜂窝七个旅游产品进行分析。从表1中分析:去哪儿网与捷程旅行的用户下载量最大;从需求提供信息上分析,去哪儿网偏重满足大众化用户需求,捷程旅行偏重中高端用户,主要针对出行预定业务的需求,基本是从垂直化向平台化发展的成功模式,因而下载量较大,说明平台化更加适应大众化的需求。相比较之下,艺龙旅行主要集中行、住的方面,用户在全球的酒店住宿需求优势上,而同程旅游的优势在于游的方面,预定低价门票的需求。途牛旅游、蚂蜂窝的优势需求在于游的模式上,途牛偏重跟团游的需求,蚂蜂窝更加偏重自由行的需求。总结上述分析,用户体验过程中,旅游的平台优势在于需求的差异化,避免需求定位的同质化。 (表1 移动旅游APP用户定位对比分析表)
2.3 旅游APP用户界面设计比较分析
从视觉设计上,研究分别选择捷程旅行、去哪儿网、同程旅游三个移动平台分别从界面设计及元素进行比较,目的在于分析视觉设计在旅游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感知与体验。从表2中三个旅游平台的界面设计的比较中,发现三个界面存在一定的设计同质性。比如三款旅游平台各有所长,都采用卡式版式设计与功能大致相同,但从信息传导的有效性上,去哪儿网界面较清晰,容易被使用者很快识别。如同程旅游界面设计整体效果比较强,设计冲击力强,使用者的舒适度最佳。捷程旅行的界面功能较为细化,但是界面字体过大,色彩比较强烈,反而重点信息不突出。(表2 三大旅游平台界面体验对比分析表)
三大旅游平台界面体验对比分析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旅游APP市场现状的研究,从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定位分析、用户界面设计三个部分展开,三个部分承前启后,层次递进,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系统的阐述了“互联网+”与旅游产业渗透融合的市场发展的背景与现状。通过对在线旅游市场的分析,整理统计相关数据与案例,提出不同层次的APP用户在旅游过程的的需求导向与体验感受,为旅游交互开发设计提供可参考有价值的需求分析与设计实践。
致谢
感谢艾瑞咨询公司提供的旅游数据报告提供相关数据,感谢易观智库提供的旅游数据报告提供相关数据。
参考文献
1.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北京:中信出版社428页 2015年
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BmpCNCJNCHEe33uOnMtI7sfYienwt8SVw9MK_4svq4MikLiFug78RCURkBkKajHzm1op3YHF34KTIbl-hjJ1kfj0U7Nc2VavUUGR5hV031EZ-phHBALr0fdqsKVMAXWZOJZWCdvZx62rAfDZur3Ovq
3. 杨会利,李诞新,葛列众 用户体验及其在通信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