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摘 要]综合管廊是市政管线综合的现代化标志,由于所有管线的集中敷设,在沟内安装自动监控系统后可以集中高效管理各专业管线,可在沟内设置监控手段,通过探测器及视频实时监视管网运行情况,使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更具现代化、信息化。
[关键词]综合管廊;管线;入廊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2-0163-01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城市工程管线: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电力、通信、天然气、热力等市政公用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根据工程特点对相应的管线是否入廊进行分析。
1 常规管线入廊分析
1.1 电力管线
目前在国内许多大中城市都建有不同规模的电力隧道和电缆沟。电力电缆具有不易受管廊纵断面、横断面变化限制的优点。电力管线从技术和维护角度而言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已经没有障碍。
1.2 给水管道
给水(生活给水、消防给水)、再生水管是压力管道,管道布置较为灵活,且日常维修概率较高。管道入廊后可以克服因管道漏水、管道爆裂及管道维修等因素因素引起的交通影响,可为管道升级和扩容提供方便。给水管道适合纳入管廊。
1.3 通信管线
根据通讯专业的规划,通讯管线包括电信管线、有线电视管线、信息网络管线等。
目前国内通信管线敷设方式主要采用架空或直埋两种。通信管道纳入管廊为后期维护更换提供便利,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通信管道敷设方式灵活,适合纳入管廊。
1.4 热力管道
在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城市,由于冬天采暖需要,目前普遍采用集中供暖的方式,并建设有专业的供热管沟。
供热管线需采用双管铺设,直埋敷设时容易受到土壤和地下水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腐蚀,且供热管维护较为频繁,纳入综合管廊后方便维修并可以有效延长管道的使用年限。
供热管线进入综合管廊需要考虑管道尺寸较大,占用空间巨大,直接影响综合管廊的整体造价。热力管道的运行季节性较强,运行过程中管道温差变化幅度较大,管线出现故障的几率较高,管道维修比较频繁。因此,将供热管道放进地下综合管廊,有利于监控检查、提前发现问题,且维护施工方便。
因此本次方案将热力管线纳入综合管廊。
2 天然气管线
虽然根据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燃气管道可进入地下综合管廊;本规划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燃气管线是否纳入地下综合管廊进行分析:
2.1 燃气管道事故的特性
敷设在城市道路下的燃气管道有发生燃气泄漏和爆炸等事故,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燃气管道埋深较浅被压坏。2)由于部分道路地质条件较差,造成道路部分不均匀沉降和道路开挖施工不当,造成燃气管道被挖断,导致燃气管道断裂发生泄漏。3)埋地燃气管道受到土壤的腐蚀。4)管道阀门处易受到阀门两端管道不均匀沉降,发生变形,造成管道泄漏。5)由于燃气管道泄漏后集聚达到一定的浓度,遇到明火后发生爆炸。
2.2 燃气管道进入地下综合管廊的优缺点
从燃气及燃气管道本身的特性出发,结合燃气管道事故发生的一般原因及特点,燃气管道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其优点主要表现以下方面:
1)燃气管道不易被压坏。2)燃气管道不会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3)燃气管道不会受到土壤的腐蚀,使用寿命延长。4)燃气管道、阀门等易于安装检修。5)燃气管道不会由于道路施工不当而造成管道破坏。6)减少了道路开挖修复工作量,同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其缺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易对人生安全带来影响。2)燃气管道发生泄漏后,达到一定浓度后,如遇明火,易造成爆炸等事故。3)为了使燃气管道能正常安全运行,需配置一定的仪表设备对燃气管道进行监测,对运行管理要求较高。
2.3 相关设计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GB50838)中的第4.3.4条规定“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中的第6.3.7条规定“地下燃气管道不得在堆积易燃、易爆材料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的场地下面穿越,并不宜与其他管道或电缆同沟敷设。当需要同沟敷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
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的舱室内敷设。燃气管道进入地下综合管廊不会受到土壤的腐蚀,使用寿命延长;管道、阀门等易于安装检修;管道维修及扩建避免开挖修复道路,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维护检修角度考虑,燃气管敷设于地下综合管廊内有明显的优势;从安全因素来考虑,通过采用单独天然气舱的技术措施,也可以解决燃气管道的安全问题。燃气管道采用压力输送,敷设方式灵活,适合入综合管廊。
3 排水管线
3.1 排水管线布置在地下综合管廊内的特点分析
排水管线分为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两种。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均为重力流,管线需按一定坡度埋设,满足流速要求。采用分流制排水的工程,雨水管线管线基本就近排入水体。
地下综合管廊的敷设一般依道路坡度顺势敷设,排水管线纳入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需要考虑污水排水管线敷设坡度要求。当综合管廊坡向(即道路坡向)与排水管道坡向反坡时,由于雨水、污水管是重力流管线随着流向埋深越来越深,若放于地下综合管廊内,会相应增加地下综合管廊埋深,提高地下综合管廊投资。当综合管廊坡向(即道路坡向)与排水方向一致或局部段反坡,且坡度满足排水管道要求时,排水管道敷设不会增加综合管廊的埋深,排水管道入廊方便排水管道的检修维护和将来管道扩建,避免因管道维护和扩建对道路影响。
3.2 排水管线入廊技术分析
排水管道入廊在节约地下空间、监测渗漏破损、维护修补及远期扩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管道清疏管理方面国内尚无先例,缺乏成熟的经验,因此,排水管道是否纳入综合管廊,因经技术经济及综合效益分析下确定情况下确定。
通过对比分析后,将雨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在对城市的影响、管道的维护管理以及未来远期更新扩容等方面看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但将排水纳入管廊对排水及管廊的竖向均有一定要求,技术上也未完全成熟,且尚缺乏成熟的清疏经验。
根据《兰州市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年4月),本区域内排水管线不纳入综合管廊内。
根据住建部陈政高部长电视视频讲话要求,污水管道需納入管廊,本次管廊设计南滨路及东西向污水管不纳入管廊,南北向S084#、B096#、T098#等3条考虑污水纳入管廊。
南滨路现状污水管道埋深深度较大,在7~8m,若考虑入廊,对管廊整体尤其是下游埋深要求较高,不经济;南滨路现状污水管道管径DN1000,国内目前针对大管径污水管入廊在清疏、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未解决,还未成熟,因此暂不考虑南滨河路污水管入廊。
东西向管廊若考虑污水纳入管廊,会因上下2层管廊交叉导致下游管廊埋深加大而投资增加,因此东西向B091#及S095#等2条管廊未将污水纳入管廊。
根据甘肃省城乡建设厅关于转发《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关于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推进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通知》的通知(甘建城[2016]273号文件),雨水管道是否需要纳入管廊,需要因地制宜,科学推进。结合大滩片区道路规划及雨水入廊条件分析,暂不考虑雨水纳入管廊。
参考文献
[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3]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4]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
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