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丁
治霾要有过程意识,但这并非意味着放弃更精细的管理。
雾霾让2017年开年有着“会呼吸的痛”。1月2日,风云三号气象卫星监测到,中东部霾区超过70万平方公里;直到1月7日晚,北京才解除长达212个小时的霾橙色预警。霾,成了赶人的催泪弹,有人开始收拾行囊走人。
2016年治霾其实是有成效的。但峰值面前,谈平均数是无力的。在延长的雾霾治理周期前,人心成了沙漏,信心会随时间流失,民怨则会如沙堆积。对治理者而言,治霾是持久战,但眼前的人心不能不挽留。1月6日晚,环保部长陈吉宁回应雾霾问题;1月7日,北京市代市长蔡奇听取记者市民的治霾意见建议。部长与市长在雾霾中亮相,面对同一个考题。
但人心面前,陈吉宁与蔡奇注定艰难。环保部说“机动车成为大中城市细颗粒物首要来源”,马上引来调侃:车是合格的,环保标也是你发的,油品你也说合格,看来是我开车姿势不对?蔡奇在座谈会上言辞恳切,但一句“感同身受”却遭网友挑刺——这个词的意思是“未曾经历”。
在现实面前,陈吉宁与蔡奇也注定艰难。2017年是“大气十条”第一阶段的收官年,十条措施之上有具体指标:2017年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北京要完成任务,2017年要降17.8%,这远超2016年的9.9%。
再比较前后处境,他们的内心估计也是艰难的。陈吉宁长期供职的清华从来是优等生,而环保部则有举步维艰之感;蔡奇来自杭州,那是幸福指数颇高的天堂。陈吉宁面临的是环保的双重尴尬:碰到地方要发展,环保进退维谷;遇到环境问题,环保部首当其冲。蔡奇也面临困境:北京既要克服自身的大城市病,又要带领解决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发展不平衡问题。
没错,他们的责任可能远比权限大。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白领”的北京,一个“蓝领”的河北。没有人否认驱霾的需求,但每个人需要付出的成本不同,是让治霾需求更大的“白领”北京支付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对价,还是让治霾任务更重的“蓝领”华北承担经济转型的阵痛?
雾霾将城市隐去,却将一个在经济地理上日益分化的北中国清晰呈现。不过,也正是基于对现实的深刻认识,一种声音逐渐浮现出来:治霾的休克疗法不可取,还是要在平衡发展中治好雾霾。知乎上一个被大量点赞的答案直言:伦敦治理好雾霾主要归功于北海油田的发现;底特律“烟消云散”,城市也衰落了。
治霾要有过程意识,但这并非意味着放弃更精细的管理,毕竟雾霾已成人心的风向标,影响官员评价的“PM2.5政治学”也逐渐形成。有校长因为让学生在雾霾天的操场考试而被停职,还有更多的军令状与民意表,被权力之手塑造的环境与生态,反过来也塑造着权力的生态。治理者没有退路,唯一的出路是用心倾听民意,用更精细的管理去改善民生,用看得见的效果凝聚民心。
在一篇分析“長期雾霾的政治社会效应”的文章中,北大的汪丁丁教授有些悲观。他说,一种可能是,北京第一流的教师和学校将迁到污染更少的外地,校车从市内大巴改为跨市包机;另一种可能是,京津冀一体化借助政治强势,将大部分污染企业南迁。第一种答案是蔡奇不愿意看到的,第二种答案是陈吉宁不愿意看到的。毕竟,北京之南,还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