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继英
内容提要: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较快,但贸易集中度仍然较高,南非对中国贸易的依赖性大于中国对南非贸易的依赖性。基于UN贸易数据库1998-2014年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的数据,本文从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和竞争力视角,运用修正的CMS模型分析影响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增长的各项因素,发现市场需求效应在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长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市场结构效应是南非对中国出口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产品在南非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而南非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减弱,分类别贸易产品的增长因素也存在着差异性。因此,双方需从优化出口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挖掘贸易的潜力、提升层次、扩大规模。
关键词:中国与南非贸易;CMS模型;增长因素
中图分类号:F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17)03-0078-08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和重要的贸易市场,中国与南非恢复正常贸易关系以来双边经贸往来迅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南非也成为中国在非洲投资最多的国家,研究影响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的各项因素,并提出促进双边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发展状况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若无特别说明)均来自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并采用HS制度2位数编码来分析中国和南非贸易发展状况,将商品分为24类。
(一)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商品逐年增加
从1993至今,南非一直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虽然双边贸易额1993年仅为66亿美元,但是却占中国与非洲贸易额的1/4。中国与南非从1998年正式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1998-2014年由1598亿美元增至60271亿美元,增长3673倍,年均增速2547%。其中,中方对南非出口由899亿美元增至157亿美元,年均增速1958%;中方自南非进口由699亿美元增至44571亿美元,年均增速 2966%,高于中国进口876%的增长速度。随着中方从南非进口的持续增加,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地位。就贸易涉及商品种类而言,从对HS编码所涉及商品的统计可以看出南非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已经从1992年的11种增加到2014年的88种,中国出口到南非的商品从22种增加到了95种。目前,中国从南非进口以资源性产品为主,而出口到南非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鞋类及服装为主导。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双边产能合作的深入和南非基础设施的完善,双边贸易有望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二)贸易结构略有变化,集中度仍然较高
机电产品在中国对南非出口中占据首位,且增速很快。2014 年,前六类产品的出口占到总出口的787%(如表1所示),依次为机电产品(第16类)、纺织品及原料(第11类)、贱金属及制品(第15类)、鞋及 靴伞等轻工产品(第12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第20类)、化工产品(第6类) 和运输设备(第17类)。其中,机电产品是中国出口到南非的主导产品,与1999年相比变化明显,但所占份额由2341%增加到了3245%;纺织品及原料占比则略有下降,1999年以来从2139%下降到了1697%;贱金属及制品由599%增加到870%。南非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结构改变明显,2014 年前六类产品的出口占到总出口的9764%(如表2所示),依次为特殊交易品(第22类)、矿产品(第5类)、贵金属及制品(第14类)、贱金属及制品(第15类)、纤维素浆及纸张(第10类)和化工产品(第6类)。特殊交易商品是南非出口的主导产品,占当年总出口的5984%,与1999年相比较变化较明显;矿产品占比为 1683%,下降了1244%;貴金属及制品变化不大,由133%增加到1551%;贱金属及制品下降幅度较多,从459%下降到403%。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中国与南非双边贸易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反映了劳动力成本优势在两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作用越来越弱化,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较南非表现出更高级、更高技术和资本含量的特征,体现在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已成为其出口主导产品,而南非仍以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
(三)贸易不平衡,南非对中国的依赖性较强
亚洲是南非最大的贸易往来地区,2013年约占其贸易总量的40%,其次是欧洲(26%)、非洲(20%)、美洲(10%)和大洋洲(1%)地区。2009年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南非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地。2015年(如表3所示),中国占南非出口总额的91%,其次是美国(76%)、德国(66%)、纳米比亚(51%)和博茨瓦纳(51%);中国占进口总额183%、其次是德国(113%)、美国(70%)、印度(5%)和日本(37%)。目前,南非仅是中国的第20大贸易伙伴,第12大进口来源地和第27大出口目的地。中国与南非贸易发展尚不平衡,相对来说南非对中国的依赖性大于中国对南非的依赖性。
二、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分析模型的设定
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onstant Market Shares, 简称CMS)是国际贸易领域分析贸易增长因素的主要模型之一(Tyzsinski,1951),按照模型假设,双边贸易的增加可能由三种因素导致:一是进口国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直接带动出口国对该国出口的增加,即所谓市场需求效应;二是由于出口国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使得其与进口国国内商品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更强,导致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增加,即市场结构效应;三是由于出口国国内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使得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增强,带动对进口国出口的增加,即所谓市场竞争效应。借鉴CMS模型的基本思路,本文将中国与南非贸易的增长分解为市场需求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三部分,并假定中国为出口方,南非为进口方,以便进行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加因素的分解。其中,E表示中国对南非的出口贸易额;Ei表示中国第i类种产品出口额;Q0为基期的南非进口额;Qt为第t期南非进口额;r表示从基期到T期的南非进口贸易增长率,r=Qt-Q0/Q0;Qi0为基期的南非第i种产品的进口额;Qit为第t期南非第i种产品的进口额;ri表示南非第i种产品进口增长率,ri=Qit-Qi0/Qi0;rE表示南非国内需求增加所导致的中国对其出口贸易的增加;pi为第i种产品中国出口价格;Wpi为世界其他国家第i种产品的出口价格;Eqi为中国第i种产品出口到南非数量,则Ei=Eqi*pi;WEqi为世界其他国家第i种产品到南非的出口数量,则Qi=WEqi*Wpi+Eqi*pi。
考虑到中国所占南非市场份额可能发生变化,现将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长额分解成两个部分,分别为因南非国内商品需求增加而增加的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和一个剩余项。
对于中国出口到南非的任一类商品有:
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加额可以表示为:
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的增加可以分解为三个部分,由于南非国内市场需求增加而导致的中国出口贸易的增加,r∑Ei(0),即市场需求效应,数值越大说明南非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张对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的影响越大;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和南非国内市场结构变化而导致的中国出口额的变化,∑(ri-r)Ei(0),即市场结构效应,该指标的正负反映了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南非市场需求结构的适应状况;∑[Ei(t)-Ei(0)-riEi(0)], 为市场价格竞争效应,可以反映中国对南非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情况。
可用来表示与中国出口到南非的商品的相对价格有关的竞争效应,当中国出口价格的增长超过世界其他国家价格增长时,该式的取值会减少;当其取值为正时,表示由于中国市场竞争力增强而导致对南非出口额的增加。
三、中国和南非贸易增长因素的测算
(一)双边总体贸易增长因素的分解
如表4所示,1999-2014年,中国对南非出口增加14390亿美元,市场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别为3602亿美元、1123亿美元和9665亿美元,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03%、78%和6717%。其中,影响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市场竞争效应、即在研究期间,随着中国国内生产结构的调整、产品质量的提高,其市场竞争力逐渐增强,使得市场竞争力效应成为中国对南非在此阶段出口增长的主导原因;与此同时,近年来随着南非国内市场的规范化,其对进口需求逐年增加,并日益成为中国对其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各时期各项增长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看,市场需求效应从4192%变化到5007%,市场结构效应从1074%变化到-196%,出口竞争力效应从4734%变化到5189%。目前,我国出口到南非的主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或资源密集型产品,中国在这方面具有较高的成本优势,这是推动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出口结构效应从正变为负,说明我国对南非出口商品的结构与南非国内产品需求的结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并在某种程度上拉低了我国对南非出口贸易额的增加。
如表5所示,南非对中国出口增加43605亿美元,市场需求效应、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别为6882亿美元、10736亿美元和25987亿美元,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78%、2462%和5960%。其中,影响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是出口竞争效应,其次是市场结构效应,南非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主要是市场需求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南非贸易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是其对中国出口增长的直接动力。从各时期的变化可以看出南非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市场需求效应占比4126%变化到2297%,市场结构效应从5117%变化到7476%,市场竞争力效应从757%变化到229%,随着双边贸易往来的加剧,可见南非对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我国国内需求结构变化的契合度也在逐渐增加。
(二)双边分商品种类贸易增长因素的分解
1.中国出口分商品种类分析
就分商品种类而言,2002-2014年,中国向南非出口增长量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等雜项制品和化工产品,分别增加了4756亿美元、2366亿美元、1307亿美元、1101亿美元、1021亿美元和827亿美元,分别占同阶段出口贸易增长额的33%、1642%、907%、764%、708%和574%。就增长因素而言,市场需求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由于南非对相应商品进口需求的增加,而导致中国出口贸易分别增加933亿美元、821亿美元、321亿美元、279亿美元、2亿美元和133美元,分别占同阶段由于市场竞争效应所导致的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增加额的2657%、2336%、915%、795%、568%和379%,对于市场结构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运输设备、矿产品及箱包等皮革制品。由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南非商品需求结构相适应,而导致中国出口贸易分别增加774亿美元、145亿美元、124亿美元、114亿美元和065亿美元,分别占同期由于市场结构效应所引起的中国对南非出口贸易额增加的8224%、1541%、1317%、1213%和693%。但是,也应看到机电产品、化工产品、陶瓷制品、光学钟表和医学设备,以及植物产品等商品的出口结构效应为负,表明中国这些种类商品出口结构调整与南非国内相关产品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存在着不匹配性,中国对南非出口结构的调整应特别关注这几类商品。对市场竞争力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纺织品及原料、橡胶塑料和轻工产品,由于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增加而增加的贸易额分别为4013亿美元、1106亿美元、874亿美元、772亿美元、709亿美元、635亿美元,分别占同时期中国对南非出口竞争力效应的4029%、1110%、878%、775%、712%和638%。
如表6所示,就各类商品自身的增长因素的构成而言,2002-2014年,植物产品、矿产品、活动物、光学钟表及医疗设备需求的引致效应贡献率最大,矿产品、活动物、食品饮料、纺织品及原料的市场结构效应的贡献率最大,特殊交易商品、纤维素浆、贵金属及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效应作用最大;2002-2008年,油脂、植物产品、皮革制品、轻工产品需求的引致效应作用最为明显,油脂、矿产品、活动物、食品饮料、皮革制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特殊交易商品、纤维素浆、贵金属及制品、木及制品的市场竞争力效应作用最大。2009-2014年,贵金属及制品、活动物、纺织品及原料、矿产品需求的引致效应作用最大,艺术品文物、贵金属及制品、植物产品、矿产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植物产品、特殊交易产品、油脂、纤维素浆的市场竞争力效应作用最大。
2.中国进口分商品种类分析
就分商品种类而言,2002-2014年,中国从南非进口的商品中,进口贸易额增长量最大的依次为特殊交易商品、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纤维素浆及纸张和化工产品,分别增加了26671亿美元、7175亿美元、6676亿美元、1564亿美元、368亿美元和20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出口贸易增长额的6117%、1645%、1531%、359%、084%和046%。就增长因素而言,市场需求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塑料橡胶和纤维素浆及纸张。由于我国对相应商品进口需求的增加而导致南非出口贸易分别增加2311亿美元、1676亿美元、1641亿美元、341亿美元、167亿美元和156美元,分别占同期由于市场需求效应所导致的中国从南非进口贸易增加额的3358%、2436%、2384%、495%、243%和227%。矿产品及贵金属制品对市场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大,分别导致南非对中国出口增加6825亿美元和5484%亿美元;而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为负,分别导致南非对中国出口减少119亿美元、137亿美元以及988亿美元,这表明南非这些种类商品的出口结构与我国国内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存在不匹配问题。对市场竞争力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特殊交易商品、贱金属及制品、纤维素浆和纸张、纺织品及原料、箱包等皮革制品和植物产品,由于出口竞争力的增加而增加的贸易额分别为26671亿美元、913亿美元、3亿美元、181亿美元、155亿美元、138亿美元,而由于贵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下降导致南非对中国出口分别下降了485亿美元和1961亿美元。
如表7所示,就各类商品自身的增长因素构成而言,2002-2014年,油脂、木及制品、杂项制品、塑料橡胶、化工产品的需求的引致效应作用最大,艺术品及文物、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植物产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特殊交易商品、运输设备、皮革制品、纺织品及原料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2002-2008年,活动物、化工产品、纤维素浆、植物产品、油脂需求的引致效应作用最大,木及制品、油脂、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光学仪表及医疗设备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木及制品、特殊交易商品、皮革制品、纺织品及原料的市场竞争力效应作用最大。2009-2014年,油脂、轻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官学钟表及医疗设备需求的引致效应作用最大,艺术品及文物、贵金属及制品、食品饮料及烟草、特殊交易商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作用最大,塑料橡胶、贱金属及制品、木及制品、植物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效应作用最大。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1993-2014年,中国与南非贸易增长较快,贸易结构略有变化,但贸易集中度仍然较高,南非对中国贸易的依赖性大于中国对南非贸易的依赖性,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双边贸易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市场需求、市场结构和市场竞争力效应在双边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市场需求效应是影响双边贸易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就中国向南非的出口而言,市场竞争力是影响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市场需求效应,而市场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并且在2009-2014变为负值。就中国从南非进口而言,南非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是市场需求效应、市场结构效应、出口竞争力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南非贸易产品竞争力的增强是其对中国出口增长的直接动力。
第三,双边分商品種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中国向南非出口的商品中,出口贸易额增长量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等杂项制品和化工产品,对市场需求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矿产品,对于市场结构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纺织品及原料、轻工产品、运输设备、矿产品及箱包等皮革制品,对市场竞争力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家具玩具及杂项制品、纺织品及原料、橡胶塑料和轻工产品。在中国从南非进口的商品中,进口贸易额增长量最大的依次为特殊交易商品、矿产品、贵金属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纤维素浆及纸张和化工产品,矿产品及贵金属制品对市场结构效应的贡献最大,纺织品及原料、化工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的市场结构效应为负,对市场竞争力效应贡献最大的依次为特殊交易商品、贱金属及制品、纤维素浆和纸张、纺织品及原料、箱包等皮革制品和植物产品。
(二)对策建议
首先,适时调整贸易结构,增强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与南非商品竞争力的提高是双边贸易迅速增长的首要因素之一,尽管中国与南非出口贸易结构比较符合双边比较优势,但在各类商品上仍存在不相适应之处,这表明出口贸易结构与进口国的需求结构尚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因此,双方应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应以目标市场需求结构为导向,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应从着力提高企业自身软实力入手,培育投资和贸易领域的新优势,找准双方需求契合点;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不断调整出口商品结构,采取多样化的贸易形式,加强双边经贸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增强企业软实力。中国企业要自觉规范出口,努力维护市场秩序,熟悉了解南非贸易相关的法规、商业惯例和当地人文特点。
其次,实现双方深度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应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合作,双方要继续进行优势互补,深化经贸、投融资、农业、能矿、基础设施、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增长。其中,中方应以促进非洲互联互通为目的,打造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区域航空三大网络,促进南非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能合作,将产能合作作为中南发展纽带中最有力的一环;中方要加强与南非贸易投资信息的交流,定期传达中南企业经贸投资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经贸活动互动、搭建中国与南非企业之间的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Tyzsinski H.World trade in manufactured commodities:1899-1950[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1,19(3):272-304.
[2]王元斌,郑学党.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4(10):88-97.
[3]张东阳,郑学党.两岸环境产品贸易增长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S2):51-54.
[4]李晓钟,黄蓉.中国对美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效应分解和质量变化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2016(1):74-78.
A Study of the Growth Factor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An Analysis based on Market Demand,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ness
TONG Ji-ying1,2
(1. Economics Schoo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2.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ngshan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Nowadays,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grows rapidly but with a high trade concentration, and South Africa has greater trade dependence on China than China to South Africa. Based on 1998-2014 bilateral trade data from UN Commodity Trade Statistics Databas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bilateral trade growth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demand,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power with revised CMS model, finding the market demand effec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growth of China′s export trade to South Africa, while the market structure effect is the decisive factor to the increase of South Africa′s export to China;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products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South Africa, but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outh African products is the opposite,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trade products has different growth factors. Therefore, both sides should exploit trade potential, enhance the level of product, scale up the trade through optimizing export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market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trad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Africa; CSM model; growth factor
(責任编辑:关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