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的雪
无防伪之国
去日本之前,有朋友告诉我,日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防伪标识的流通货币。刚开始,我还有点儿不大相信,去网上一查,还真有这么回事。到东京之后,有一次去伊藤洋华堂超市买东西,结账的时候我就格外留意,果然,很快就有了新的发现。
交款付账的时候,收银员接过我递来的钱,马上就开箱找零,既没有摸来摸去、横看竖看,更没在验钞机上一查究竟。事实上,在超市的收银台上,也根本找不到验钞机这样的东西。后来,随着购物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发现在日本买东西,商家验钞这个环节是完全省略掉的,更没有顾客把找回来的零钱拿在手里翻来覆去地查看,似乎没人担心在买东西的时候会收到假币。为什么日本人对本国货币抱有如此强的信心?日元真的不存在假钞吗?我满脑子的问号最终在东京的一家大和银行找到了答案。
那天,我要给国内的公司汇兑1000万日元,将钱全部递进窗口后,柜员只是经过点钞、汇率计算等环节,便很快为我办理完了业务。如果是在国内,这些钱统统过一遍验钞机,至少也要10分钟。银行是专门和钱打交道的地方,不验钞真的可以吗?我犹豫半天,最后还是决定问一下大堂经理。
对方带着标准的日式微笑接待了我,按照他的说法,日元在纸张、印刷、水印制作等方面的技术含量极高,仿造的话,难度很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加重要的是,制作一张仿真程度较高的日元,其造价几乎和制作一张真钞相差无几,这种无利可图的事情,显然也不会有人愿意去做。
其实在日本,不只钞票没有防伪标识,几乎所有商品都不会做防伪处理,因为没有人仿冒,人们不用担心买到假货,所以商家也就没有必要做这种无用的麻烦事。
2012年夏天,我和太太去松江市拜访一位重要客户,喝茶时,对方端上一碟外观小巧精致的点心待客,并特意介绍这是一家名叫“一力堂”的百年老店制作的。太太看到点心的简单包装后,不禁好奇心大发,问道:“为什么点心盒子上没有防伪码呢?”对方仿佛听到咄咄怪事一样,充满迷惑地看着我们,显然难以理解为什么中国的老式作坊一定要在包装防伪上费尽心思,他们当然也没见过防伪二维码、防伪标签等“高科技”。对于日本人来说,类似给每只阳澄湖大闸蟹都贴上防伪标签这种事,简直有点滑稽可笑,更不可思议。在日本,售卖真货是理所当然的事,哪里需要防伪?需要证明?
太太第一次到日本时,为了给亲友带回放心可靠的“伴手礼”,每次购物必到大型的百货公司,以防被骗上当。不过经过在日本的“无防伪教育”,太太买东西时胆子大了不少。有一次,她居然在路边摊给女儿买了一只Hello Kitty的钱包,我问她真的不担心钱包的真伪吗?她得意地笑答:“已经请专卖店的人帮忙看过了,绝对是价廉物美的真货。看来,以后要多在地摊上花点时间了。”完全是一副人类已经无法阻挡她在路边摊寻宝的架式。
眼里不揉沙子
后来每次和国内的朋友谈起在日本买不到假货,大家都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假货问题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难以根本解决的顽疾。但日本是一个极度讲究诚信的社会,日本人生来就执着专注、精益求精,奉行完美主义,这使得人们非但极少制假售假,甚至对假货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
3年前,我和一位同事去名古屋谈一笔进口鲷鱼的生意,没想到在机场,却遭遇了一场令人脸红心跳的尴尬。过安检时,同事的两个背包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包里面装有不能携带的违禁品,可是又一想,似乎没有可能,否则在国内时就该被检出来了。
那位女安检员可没工夫跟我們继续猜谜,她指着背包上adidas的品牌Logo告诉我的同事,这两个背包是仿冒品,无法带出机场,需要我们将包内物品转移到其他箱子,以便尽快通过安检。同事还有点搞不清状况,低声问人家背包要如何处理,那位女安检员依旧笑容可掬:“为了不耽误您的行程,我们建议您扔掉。”看着身后旅客投来的异样目光,我有些无地自容,连忙拉着同事处理现场,然后飞一般地逃离了安检区。
后来和一个了解内情的日本朋友聊天才知道,携带仿冒假货经过海关时,一旦被发现,是肯定要被收缴罚没的,甚至还有可能被通知所在的公司或学校,导致脸面和名誉受损。所以日本人极少购买和使用假货,喜欢名牌,就一定会花钱购买正品。囊中羞涩的话,也会去逛专门收购名牌奢侈品的二手店铺。在日本人的字典里,没有“A货”、“高仿”这样的名词,背山寨名包、穿假冒皮鞋被视作一件相当没品的事。没有需求,自然也就没有了制假的动力,这或许就是日本虽然没有“315”, 没有王海这样的“打假卫士”,却极少会买到假货的主要原因。
假货之所以在日本没有容身之处,也与日本人对待仿冒品眼里不揉沙子的较真劲儿有关。2014年欧洲购物季的时候,大姐在罗马帮我买了一个范思哲的手包,后来出差被我带到了东京。有一天出去办事,路过范思哲专卖店,突然一时兴起,想要鉴定一下手包的真伪。店员非常敬业,戴着干净的白手套又摸又蹭,里里外外,连针角都没放过,可最后却说鉴定不出真伪,需要送到日本总部进行鉴定。竟然这么麻烦,我打算作罢,谁知对方却不答应。两天后,店员打来电话,说是日本的总部也没有鉴定出来,他们准备寄到欧洲总部,邮费由他们全额支付。我被彻底地打败了,面对这种跟假货较真儿的“可怕”劲头,估计再豁得出去的制假售假者,也要打退堂鼓,断了做坏事的念头。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教训,我便经常提醒自己和亲友,身上一定不能出现山寨仿品。2015年暑假带外甥女去神户玩,临行前突然发现她的头上别着一支Alexander的仿品发夹。东西虽小,但也不能成为漏网之鱼。最终,这支发夹被我从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头上摘了下来。因为假货在国外丢脸的事,绝对不能再次发生。
一棒子打死
当然,日本之所以缺乏造假的土壤,更应归功于健全的商业管理制度。说白了,就是对制假售假者挥舞的大棒始终高悬于顶,一旦有人触碰红线,就会被绳之以法,而且永世不得翻身。
神木先生是我们在横滨的最大供货商,从事水产贸易已有30多年,他讲述的一件事,让我明白了日本无假货的更深层次原因。
2010年7月,茨木市的“大福”食品公司和东京的“SEIWA FOOD”公司被查出非法修改食品产地信息,将原产自中国台湾的鳗鱼伪造成日本爱知县生产,然后进行批发和售卖,涉及商品重达1吨。两家公司很快因涉嫌制作虚假产品说明,违反“不正当竞争防止法”,被警方立案侦察。
事件曝光后,“大福”公司的管理层跪地磕头谢罪,但却并未平熄民众胸中的怒火,人们开始抵制他们的商品。随后,银行停止了向他们贷款,合作伙伴也中止了与他们的供应关系,没过多久,公司便宣告倒闭。至于“SEIWA FOOD”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公司社长和社长夫人最终选择以死谢罪,但即便是死后,他们仍然招致一片唾骂。
在日本,造假是一件比坐牢还要严重和恶劣的事,一旦被发现,便意味着个人信用彻底破产,继续从商基本已无可能,因为不会再有人相信你。而日本政府对于造假者的惩处力度也非常之大,令那些无良商家不敢轻举妄动。
2016年9月,我去大阪和客户接洽业务,期间正好赶上我的生日,对方要做东为我庆祝。问我喜欢吃什么,突然想起之前朋友大力推荐过的一家烤肉店,谁知那位大阪客户听罢,却连连摇头,说这家烤肉店因为牛肉造假,已经关门倒闭多时。店铺老板不但接受司法调查,遭遇牢狱之灾,更被管理部门终生禁止从事饮食行业,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如此严厉的惩罚制度,如果不是自寻死路,估计不会有人主动作奸犯科。
在日本待的时间越久,我越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会一点点变“笨”,防范意识基本丧失。两个月前,妹妹一家在仙台定居,去市政府做登记的时候,她特意叫上了我这个免费翻译。出乎我意料的是,登記的过程简单得出奇,工作人员在电脑上出示了一幅能放大到房屋外观的地图,然后让妹妹指了一下自家的住处,便算确认完毕。
我惊讶地问工作人员,要是有人造假怎么办?对方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了我一眼:“为什么造假?那我们寄出的医疗保险证明和一些社会福利资料他岂不是收不到了?”
瞧瞧,在一个不造假的社会,事情就是如此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安心地放下防范戒备,不用担心鸡蛋不是鸡下的,不会遭遇水晶变玻璃的怪事,这种无需提心吊胆的生活,谁不向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