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葵
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报告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历史使命,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要把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作为根本要求。出版工作者应把创造、整理、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工作目标,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要把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为首要任务。“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出版工作者应努力当好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努力打造传世精品,加快建设出版强国。
三要把切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关键目标。出版工作者应深刻把握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论断,提高“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工作自觉,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精品意识,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和读者期待、社会渴求、市场欢迎的时代佳作,着力提高出版业发展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四要把加强创新、加快融合作为重要保证。“不日新者必日退”,出版工作者还要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增强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活力、壮大整体实力,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增强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探讨出版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和出版队伍建设规律,特别是高素质、高层次出版人才培养的规律,是富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突出政治标准,把握能力标准,坚持道德标准。
突出政治标准。着力培育具有坚定政治立场的出版人才,这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当前,新媒体、新技术迅猛发展,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正在发生深刻改变。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流、交锋更加频繁,人们的思想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出版从业人员日益年轻化,流动性加强,受社会各方面思潮影响加剧。但无论出版如何融合发展,出版业态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不会变,也不能变。必须始终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教育,引导从业人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争做意识形态领域的忠诚卫士。
把握能力标准。着力培养会使“十八般兵器”的出版人才,这是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随着文化与科技的深度结合,融合创新成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主旋律,各种新兴出版形态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从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者,转型升级为文化创新者,知识创意、信息服务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按照“一专多能”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标准,大力培养既谙熟传统出版工作,又了解新媒体发展规律,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精神的复合人才。
坚持道德标准。着力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出版人才,这是培养新闻出版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造就思想大师和文化大师的必然要求。出版工作是一项道德要求极高的工作,出版工作者的个人职业道德水准,将对出版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要把能不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导向,是不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作为评判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尺度,着力加强出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出版从业人员继承优良传统,牢记出版使命,努力成为坚持职业操守、追求高尚境界的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