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03-29 20:08:42闫站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游泳运动课程

闫站站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闫站站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云南 临沧 677000)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提高课程教学水平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不同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高校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并灵活加以运用,从而到达提高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便有效提高我国高校游泳教学的水平和实力,为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以及身心健康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循环训练法;游泳;应用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适用于我国运动领域的教学模式,有效的循环训练方法是提高学生健康指数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带动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进一步提高运动课程的教学水平,必须实施有效积极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内容的有序进行,循环训练法符合人们对运动的期盼和愿望,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文对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应用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准确判断其对游泳课程带来的效果和意义,为学生学习运动类课程提供方法保障.

1 循环训练法的相关内容概述

循环训练法是当今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运动训练方法,同时也是我国运动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循环训练法是指以训练的具体任务为基础,建立多个与之相关的练习站或者练习点,相关练习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顺序和路线,依次循环完成每个站点所设置规定的练习内容和要求方法,最终实现训练任务的一种运动方法,循环训练法的内容设定较为灵活,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运动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极大提高人们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关于循环训练法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站点个数、站点位置以及负荷总量等多个方面,都需要基于训练任务来进行合理设置,以免出现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另外,在实施循环训练法的过程中,可适当提供时间休息,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进行下一环节的训练工作.

循环训练法还适用于军事方面的训练计划,可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力量,提高人们的承受能力,更快地适应其它运动项目.循环训练法是增强力量的混合训练方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运动模式,通过循环训练法可进一步加强人们的整体力量,将人们自身的潜能真正发挥出来.如何正确使用循环训练方法?可通过俯卧撑、仰卧起坐、后蹬、引体向上、疾跑、哑铃推举以及肩膀推举等方法确保循环训练法的良好效果.

循环训练法可按照锻炼的最终目的进行练习内容的设置,并将这些练习内容相互之间进行彼此连接,形成一条合理的训练模式进行之后的练习工作.每一个训练站点的训练任务需要考虑训练目的的不同,从而以此来改正训练的个别强度,到达良好的训练效果.循环训练法的一大特色是将众多单一的训练方法连接在一起,将较为枯燥的训练内容更加丰富化、灵活化,进而激发运动者的兴趣.循环训练法具有较为明显的针对性,可将效果并不是很好的环节放在一起进行训练,如果这几个环节是超负荷工作的话,那么训练效果也会有所提升.

循环训练法有可能会对训练者的各个身体器官以及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增长其自身的肌肉力量和身体承受力,符合当今我国的发展规划和基本要求,另外,循环训练法还可消除人们对运动的枯燥心理,进而调动训练者的积极性,提高训练过程的主动能力.循环训练法是一种较为灵活的运动练习方法,可根据具体的内容及形式及时改变其基本的训练模式,从而逐步提高人们的运动水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循环训练法的强度调整,训练的强度应当根据动作形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首先让人体变得更加适应运动才可以,切记不可过早进入到高强度的运动状态下,这样不但不会得到有效的运动效果,而且还会损害人们的身体质量,对于不经常训练的人们来说,这点更应当尤为注意,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2 高校游泳教学的发展现状

游泳逐渐成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之一,同时作为一种健身运动,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游泳运动的出现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发展,同时也预示着我国人民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对身体素质的更高追求.大学体育课程的开设也正是为了通过健身项目的实施,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不过,当今很多高校依旧没有设置游泳课程,实际上已经阻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

2.1 指导思想过于落后,缺乏先进性和有效性

我国高校所设置的游泳课程并不能满足当今人们的发展需求,部分指导思想过于落后,存在很多不足或者欠缺的地方,单单注重一些片面化的教学内容而忽视游泳的实际价值,没有为学生科普一些游泳知识,进而导致学生游泳能力的下降,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

2.2 游泳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现象,缺乏连续性和真实性

我国高校的游泳课程仅仅在一、二年级开设,学生自身对游泳的认知程度依旧得不到提高,游泳锻炼能力和运动习惯存在很多欠缺的地方,并且游泳必须具体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这样即使很多人很喜欢游泳运动,但自身游泳能力不够完善,那么付诸实践的也会很少.

3.1.4高纺锤形树高2.5~3米,干高50~60厘米,主干上直接着生30~40个结果枝组,小主枝粗度远小于主干,开张角度100~130度,结果枝长60~80厘米。

2.3 游泳教材过于陈旧,教学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高校游泳课程教学所使用的设备教材过于陈旧,无法满足当今学生的要求和愿望,教材内容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改变,到至今都没有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系统.另外,确保有效的教学方法,不过游泳课程教学的核心仍是以老师为主导.

2.4 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优秀教师严重短缺

我国高校在进行游泳课程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师基本是已经退役的运动员,或者从个别专业转移到运动方面的非专业人员,老师自身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科研能力效果不够突出,进而极大影响了学生游泳课程的良好学习,同时也无法满足我国当今世界的整体发展进程.

3 循环训练法在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根据现今高校游泳教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提出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游泳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托,同时也代表着我国教育领域的先进性意义.循环训练法是应对我国高校游泳课程教学的常见手段,通过循环训练法可有效提高高校游泳课程各个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能力的目标.

循环训练法与学生的身体状况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是保持学生良好健康状态的主要途径,而循环训练法的有效实施可进一步保证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学生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增强学生抵抗力.另外,游泳课程同样是学生综合能力的组成部分,游泳课程教学水平的提高预示着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会有所增长.根据实验显示,将学生分为两个部分,彼此之间除了是否进行循环训练法完善自身运动课程外,没有任何区别,最终结果显示,循环训练法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项机能指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2 循环训练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灵活的、广泛的、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其自身多独有的特殊性可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游泳的好奇心,进而激发学生对游泳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泳教学课程之中,循环训练法是当今我国教育领域的新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备更大的优势和价值,可极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3.3 循环训练法有助于缓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疲劳状态

循环训练法是一种高效的运动方法,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自身体力的消耗,难免会使自身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运动性疲劳在训练过程中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伴随着体力的不断消耗,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有所下降,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运动效率,甚至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身体损伤,产生严重的后果.将循环训练法有效应用于高校游泳教学课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疲劳状态会因此有所下降,相对于常规游泳运动的训练而言,循环训练法的强度更低,但效果却明显更好.循环训练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减轻学生疲劳程度的效果,学生可以以一种更为轻松的状态完成每个站点所设置的任务和要求,学生可以此获得更为更为丰富的体验,时刻保持着对游泳课程的热情.实验证明,实施循环训练法的学习小组所产生的疲劳感也大大降低,学习效果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3.4 循环训练法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游泳实力

循环训练法适用于我国游泳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较为常见且高质量的教学方法,循环训练法可通过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向学生不断讲授游泳的相关性知识,进而达到熟悉并深刻掌握的良好效果.循环训练法可以更加快速地让学生逐渐认识每一个游泳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形式,从而提高自身游泳能力的技术和水平.根据循环训练法所设置的不同重站点任务着重表达了某一游泳内容的各个环节,利用循环训练法将其分解开来,进行逐一训练,并通过最后的连接将其有效组合在一起,从而让学习真正理解游泳的深刻内涵.利用分解训练的方式,学生可更快地掌握最为基础的游泳技术,不同站点表示着不同的教学任务,而且各自拥有侧重要点,可全面培养学生的游泳能力,为学生形成了一套更为全面、系统的训练模式,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游泳质量,进而增强学生的游泳技术.针对于某一游泳技术,实验结果分析出循环训练法更易于学生掌握游泳技巧,极大提高学生的游泳成绩,强化学生的游泳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循环训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运动训练方法,对高校游泳课程的良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循环训练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循环训练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对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是当今我国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模式.不过,在使用循环教学法时,还应当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内容要及时予以改正,让学生更快地融入到循环训练法之中,以便提高学生的自身价值,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水平.

〔1〕金玉珠.间歇训练法在普通高校课余游泳训练队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王谦.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普通高校游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

〔3〕左华.山西省普通高校游泳课程开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4〕朱从彬.成都市武侯区游泳场馆安全保障措施现状调查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4.

〔5〕王佳玥.仰泳手臂划水轨迹模拟器在教学训练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4.

G807.4;G861.1

A

1673-260X(2017)02-0148-02

2016-10-07

猜你喜欢
游泳运动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不正经运动范
Coco薇(2017年9期)2017-09-07 20:39:29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6:11:23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游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