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概况

2017-03-29 18:54李禧娜
传播与版权 2017年2期
关键词:职业倦怠学报人员

李禧娜

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概况

李禧娜

为总结分析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通过《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分别以“职业倦怠”以及“‘编辑’和‘职业倦怠’”为主题词检索截止到2016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文献,结果发现:我国对编辑人员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相比于对教师和医护人员的研究要分别晚13和12年;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其自身因素、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我国对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存在缺乏数据支持、对照支持、分层分析和延伸分析的不足。因此,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应引起业界的关注,以期获得更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果。

编辑;职业倦怠;研究概况

[作 者]李禧,硕士,《中国职业医学》编辑部。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生存竞争的加剧,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从而形成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于1974年提出,是指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通常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所导致[1]。1981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等[2]将职业倦怠定义为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有研究发现,职业倦怠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助人职业[3-4]。

一、我国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郭耀邦[5]于1990年初步分析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认为职业倦怠不仅使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还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生理健康,引起教育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这成为职业倦怠在各行业中的研究开端,随后关于医护人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和人民警察的职业倦怠研究日益增多[6-8]。1990—2004年,该时期的研究集中在对脑力劳动者的研究,其中尤以对教师队伍的研究最为突出。2005年后,有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已慢慢向学历相对较低的服务性行业职工扩展。吴义鹏等[9]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对华东地区制造型企业283名职员进行了调查,发现该地区制造型企业职员存在工作倦怠。闫晓静等[10]采用“角色压力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412名酒店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降低角色压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矫治职业倦怠。梁海荣等[11]从东莞市某制鞋企业抽取2326名外来工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工龄、身体健康状况、面对工作压力的态度、工作压力缓解能力、工作岗位、工作强度、工作环境安全性和对劳动条件满意度是工作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姬建敏[12]于2003年在南都学坛发表了《论编辑的心理健康》一文,首次提出现代编辑存在着职业倦怠的问题,但文章并没有对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进行相关阐述。我国对编辑人员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相比于对教师和医护人员的研究要分别晚2013和2012年。这可能与人们对编辑人员的固有认识有关,认为编辑工作就是对标点符号的修改,缺乏技术含量,更无工作压力可言。中国人力资源网发布的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显示,70.00%的中国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倦怠。从行业角度分析,媒体、新闻出版业职业倦怠率为37.84%;从职业角度分析,学术期刊编辑和记者职业倦怠率为38.30%[13]。可见,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不容小觑。

(一)自身因素导致职业倦怠

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编辑工作。性格内向、孤僻和缺乏自信的人易心理不平衡,从而产生职业倦怠[3]。编辑工作是一种带有明显遗憾特质的工作,再权威的期刊也会出现瑕疵和不尽如人意之处,但编辑的责任意识和科技期刊载体的不可弥补性,使得编辑们在编辑业务中有了追求完美的心理特点,造成极强的心理压力[14]。另外,编辑的工作状态易造成颈、腰和肩椎受压迫,以及用眼过度,这些身体上的牢疾困扰给编辑带来烦恼和厌倦[15]。编辑工作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隐匿性[4],具有高付出、低回报和低成就感的特点[16]。“为人作嫁衣”的角色使部分编辑心理失衡[17]。黄林[18]认为编辑职业认知偏差易引发期望失落,编辑工作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危机,编辑人生目标丧失引起动力缺失,最终导致职业倦怠产生。

(二)工作环境导致职业倦怠

编辑工作单调、枯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周丽等[19]认为编辑工作的流程化导致编辑产生职业倦怠。部分主办单位对学报、期刊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曾志红[20]指出很多高校学报存在编辑人员不足的问题。李新根[4]指出有些学报连最低限额的编制都未能达到,甚至出现一本学报只有一个编辑的情况。黄林[18]认为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还与经济指标有关。过大的工作量和过高的工作强度使编辑的身心处于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非法人代表的编辑部常常在主办单位里处于边缘化,作为辅助部门,缺乏话语权,无论是在工资待遇,还是在进修或职称评审上均不如其他部门。张芊[16]指出当前大多数高校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结构以研究生学历为主,学术层次高,但其工资待遇和职称晋升却明显落后于同学历的其他系列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张敏[21]认为编辑缺乏自主权、个人成就感低等因素造成编辑产生职业倦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编辑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但繁重的工作任务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编辑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22]。虽然国家规定从事编辑工作需每年完成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要求,但培训内容仅限于出版专业的相关知识。作为一名专业性较强的编辑,这种继续教育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编辑的个人专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易产生消极心理,缺乏进取心,减少工作热情。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领导组织的关心能降低职业倦怠的发生率。栾学东[3]认为工作氛围不公平、不公正,规章制度不健全、欠合理,人性化管理缺失,内部沟通机制缺位,易导致编辑产生职业倦怠。

(三)社会因素导致职业倦怠

根据国家对新闻出版业体制改革的要求,按照“做强做优一批、整合重组一批、退出停办一批”的总体原则,完成或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的目标。张芊[16]认为出版单位转企后,使得期刊更加突出其商品属性,更加注重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这种价值观念的冲突让高校学术期刊编辑无所适从,出现职业倦怠的概率大幅增加。出版单位必须为自己的出版行为和产品承担社会责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纠纷和矛盾等问题[17]。加之近年来论文抄袭、剽窃事件的屡屡发生,越来越多的编辑部对稿件实施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检索[23]。这种法律上的担忧增加了编辑的职业倦怠。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编辑部尝试数字化出版道路,编辑已不只要求专注稿件内容,还需掌握更多的新技术,这也加大了编辑尤其是中老年编辑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职业倦怠。黄英[24]认为青年编辑在新技术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强于中老年编辑。社会对编辑的固有观念也影响着编辑。邢运凯[14]认为“编辑无学”的看法形成行业歧视,带给编辑人员长期的精神负担和压力,越是责任心强的编辑,越容易受到这种压力。

三、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研究不足之处

(一)研究缺乏数据支持

我国其他行业职工职业倦怠调查一般情况下均有数据支持,研究者通常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得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以及量表各维度得分,根据结果和研究目的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调查缺乏数据支持,大多数研究只是研究者的主观判断,重点关注职业倦怠的成因及调适。于涌等[24]对哈尔滨市某4所高校从事科技期刊编辑的54名专职编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科技期刊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严重,职业效能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同时情绪疲惫越低,消极怠慢越低,工作满意度也越高。陈蕊等[25]对河北省70名编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女性的倦怠水平高于男性,倦怠水平最高的年龄段为50+岁组,初级职称倦怠水平最高。沈园园等[26]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对部分上海市高校学报编辑进行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调查发现,高校学报编辑情感衰竭及去人性化维度的得分高于Maslach常模,低成就感维度得分低于Maslach常模(P<0.01),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二)研究缺乏对照

调查研究应注意三大原则,即随机、对照和可重复性。但目前关于编辑人员职业倦怠方面的研究尚未能做到设立对照组的要求。于涌等[24]对54名高校学报编辑进行了调查。但该研究存在缺少对照组的问题,若研究者能同时选择该4所高校在性别、年龄、学历和职称等因素相匹配的教师,分别对2组人员进行“职业倦怠问卷”调查,从量表各维度得分的差异进行相关分析,可使结果更具有可比性和说服力。

(三)研究缺乏分层分析

我国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的研究结果仍停留在概括性分析的层面,未能进行分层分析。概括性的分析只能说明编辑人员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但无法提供不同性别、年龄、工龄、职称和职务的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不利于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措施缓解编辑人员的职业倦怠。

(四)研究缺乏延伸

职业倦怠只是从业人员面临较大工作压力后产生的情绪表现,这种情绪表现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如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等。我国其他行业有关于职业倦怠与其他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已较多,但编辑人员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可见,编辑行业的职业倦怠研究仅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1]曾玲娟,吴新春.国外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3,27(1):81-84.

[2]MAALACH C,JACKSON S E.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J Organ Behav,1981,2(2):99- 113.

[3]栾学东.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其调适[J].现代出版,2014(2):48-51.

[4]李新根.当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108-110.

[5]郭耀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刍议[J].东疆学刊,1990(4):23-25.

[6]廖皓磊.谈青年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表现及成因[J].中国医院管理,1991,11(5):58-60.

[7]赵友.试论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职业倦怠问题[J].河北图苑,1991(2):10-12.

[8]李相民,兀小鹏.公安民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N].人民公安报,2003-10-29(6).

[9]吴义鹏,张丽华,陈人舰.华东地区制造型企业职员工作倦怠调查[J].资格证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4):423-424.

[10]闫晓静,杨继平.酒店服务人员角色压力与职业倦怠相关研究[J].山西科技,2006,21(2):85- 87.

[11]梁海荣,陈玲,杨慧,等.东莞市某制鞋企业外来工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2013,40(6):58-60.

[12]姬建敏.论编辑的心理健康[J].南都学坛,2003,23(4):112-113.

[13]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4年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EB/OL].http://www.chinahrd.net.

[14]邢运凯.论科学技术期刊编辑群体的压力管理[J].编辑学报,2010,22(5):439-440.

[15]吴惠娟.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分析与对策[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3):202-203.

[16]张芊.高校学术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现象探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5(3):68-72.

[17]刘颖,栾奕.医学期刊编辑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研究现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6):1029-1031.

[18]黄林.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出版科学,2011,19(2):31-33.

[19]周丽,姜华,陈慧.数字出版对传统编辑职业倦怠的矫正[J].出版广角,2011(3):48-49.

[20]曾志红.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128-131.

[21]张敏.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化解途径[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3):74-76.

[22]叶佳伟.编辑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1(7):101-102.

[23]田丽华.信息超载状态下的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与角色转换[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6):117-119.

[24]于涌,张积宾.科技期刊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及其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4,16(6):399-400.

[25]陈蕊,宋悦.多重视角下的编辑职业倦怠分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24(2):7-10.

[26]沈园园,仇瑶琴,袁长蓉,等.上海市部分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4):75-78.

猜你喜欢
职业倦怠学报人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致敬学报40年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