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讨

2017-03-29 11:09郝秀江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24期
关键词:套路师范生武术

郝秀江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探讨

郝秀江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教学技能作为师范生就业的必备素质,是其教育阶段培养的重点内容,也是师范生学习质量的基本评价指标.随着近年来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武术教学技能已成为体育师范生所需具备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对于提升体育师范生从教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引言

体育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作为当今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课题,其研究宗旨在于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现代化体育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随着近年来我国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武术套路教学技能的掌握成为体育示范生从事体育教学事业的基本素质,是体育教师必备的教学手段.因此,对体育示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体育师范生作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教学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可知,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建设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具备好的教师资源才能发展好的教育[1].因此,各示范院校需在教师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促进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效结合,紧跟时代变化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已成为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的关键.

武术套路作为我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师范生专业专业专修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武术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我国竞技武术的不断发展,武术已成为各院校重点体育教学项目,备受青少年的喜爱.由此可见,为迎合社会需求,提升示范院校体育师范生就业率,其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武术套路教学主要是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知识与技能传授的,在教学实践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2].因此,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无法完善移植其他教学技能培养模式,需结合课程特点在传授教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实践,通过不断创新形成科学化、全面化、精细化且适宜体育师范生实践需求的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2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分析

笔者在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的科研方法对“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相关内容进行了研究.如,通过借助互联网、书籍、学校图书馆以及权威学术网站平台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对笔者所在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访问;对本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情况、教学技能竞赛情况进行了评估与数据分析.从而对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探讨[3].

2.1 武术套路教学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武术教学技能相对于其他教学技能而言,既存在共通性也处在一定的差异性.对此,教师在组织开展武术套路教学活动时,应明确认知武术套路教学本质,对武术教学技能具有充分的理解,创设符合武术教学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

2.1.1 注重教学示范,强调动作的规范性

由于武术体育项目具有动作数量多、动作方向与路线复杂多变且注重个体动作与“手、身、眼、步”、“精、神、气、意”的协调、统一.因此,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教学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正确的示范,对各动作进行直观展现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语言的指导下明确掌握各动作要领.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只有保证动作的规范性,才能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使学生掌握武术技能.

2.1.2 注重基本动作,提升演练技巧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不同类型以及不同风格的武术,皆具备一定的基本动作,包括“三型四法(手型、步型,身型;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动作结构特征以及动、静、起、落、轻、快、站立等的节奏要求.因此,通过对学生基本动作的训练,可有效提升武术套路教学质量.并在武术演练中达到力道、身体协调性、精神状态等各方面的协调与统一,使学生对武术演练技巧的“内外合一”“神形兼备”具有深刻理解.

2.2 武术教学技能培训内容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训观念、培训内容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新时期的武术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需结合武术教学特点,进行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内容的改革.

2.2.1 教学设计能力

武术教师除对学生、武术器材、武术项目全面了解外,也许具备教学设计能力,包括技能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规划、课堂教案的编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熟练运用以及因材施教等.例如,对于技能课程目标的制定与规划,教师需明确认知武术技能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并依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可指定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对教学进度进行规划.又如,在课堂教案编纂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各理论知识,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并从学生角度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配置,制定符合教学需求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开放性、多元化教学方案.

2.2.2 教学实践能力

武术教师除具备上述教学设计能力外也许具备武术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新课程的组织与导入能力,即在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能有创设武术知识、技巧传授的教学情境,形成系统、规范的授课秩序,并运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教学导入;教学语言组织与运用能力,即在武术示范教学中,应用富有逻辑性、趣味性、启发性、准确性的语言进行知识与技能讲授(包括讲解、提示、口令、纠错、提问、引导等),使学生对其具有明确的认知与理解;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即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进行针对性讲授,在与学生沟通中得到信息反馈,进行教学评价与指导[4].

2.2.3 武术教学技能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基本能力,对教学质量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强化至关重要.对于武术教学技能的创新,是在教学研究基础方法(包括基础理论、教育规律等)掌握的基础上,通过经验总结、交流、分析、调研、实践等方法的研究,依据实践情况,对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提炼与创新.

2.3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

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需依据一定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具体实践,形成系统化培养模式.

2.3.1 科学规划教学目标

由武术教学特征可知,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对其进行培养时,需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且科学的培养规划,将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渗透到不同的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周期中.在总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层层递进与动态调整进行技能强化,从而提升教学技能培养质量,完善培养目标.

2.3.2 注重实践性原则的体现

在体育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技能应用是培养的关键也是基础,是实现信息传输与利用的重要举措.而教学技能应用能力的强化与实践活动存在密切关联性.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在亲身体验中,才能真正感知知识,对知识进行内化,并挖局出自身潜在能力,进行价值体现.对此,在师范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实践性原则的遵循.例如,可通过“项目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示范性教学法、实践训练法、模拟演练法进行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教学技能应用平台,提升学生武术教学技能.

2.3.3 进行教学技能的科学引导

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在专业理论知识、技巧、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纠正、优化进行具体呈现的.对此,在学生武术教学技能培养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组织与引导作用.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自身教学方法、教学基本技能进行理解与掌握,或借助信息技术采用案例分析、优秀教师教学观摩、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学生武术教学技能.

2.3.4 注重信息反馈,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对提升学生教学技能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互评等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调整,同时使学生认知到自身的不足并给予改进.

结论

总而言之,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是新时期体育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武术套路教学相对与其他体育项目而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武术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紧跟时代要求,通过不断借鉴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不断的创新形成全方位、系统化、适应性的武术教学技能培养模式,从而促进体育师范生从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1〕黄育华,李志芳.谈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由分析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的思考[J].惠州学院学报,2016(03):110-115.

〔2〕徐向阳.以卓越教师为目标的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三所师范高校的分析[J].大学(研究版),2016(04):26-29+14.

〔3〕刘林星,刘丽娜.体育师范生微格实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139-142.

〔4〕苏祝捷,罗建达.基于行动导向的《学校体育学》教学模式研究——谈体育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1):76-80.

G852

A

1673-260X(2017)12-0122-02

2017-09-20

全国商科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外贸函电》课程项目式四段四步教学研究与实践(SKKT-14017)

猜你喜欢
套路师范生武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中华武术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