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俸尚东
探析企业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俸尚东
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完善,一方面给企业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从本质上看,企业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对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的竞争。通过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在确保企业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随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基于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可行性对策。
企业管理 经济效益 人力资源 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管理制度优化改革的背景下,只有坚持“人本管理”理念,结合市场发展形式,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才能为企业当前工作的开展和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作为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人力资源在推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通过实际行动,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维护企业经济效益。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本质是创造效益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根本目标,也是企业实现技术革新、设备引进和规模拓展的经济基础。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中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企业必须要建立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而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一是要结合企业工作需要,引进与之相对应的专业技术人才;二是要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人尽其用,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与企业经济效益一致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规划、薪酬制度的制定和福利待遇的调整等。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所有的管理标准和工作依据都必须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企业宏观的经济效益目标。从另一方面来说,企业只有出台明确的经济发展规划,各个部门才能够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工作进度,做好有限资源的分配,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作用。
从整体上看,国内许多中小型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处于较低级别的管理模式。首先,部分中小型企业的招聘对象以基层劳务人员为主,一方面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规范,另一方面是劳务人员的维权意识不强烈,因此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很容易导致企业正常工作的中断,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基层员工的流动性较大,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没有固定的工作,这也使得企业管理人员不愿意拿出专门的资金进行技术培训。在这种情况下,工人的专业能力得不到提升,也就不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最终制约企业的经济利润。最后,人力资源的结构不合理,基础性的劳务工作人员数量偏多,专业化的技术人员数量较少,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员工培训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为了使员工能够不断掌握日新月异的生产技术,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从而为新技术、新设备的高效应用提供智力支持,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可观的经济利润。为了保证培训质量,还可以建立与培训相配套的考核机制,对于工作进步明显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二)选聘高素质的人才
人才选拔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步,根据企业工作要求的不同,要设定不同的人才选拔门槛,既要保证吸引到足够数量的优秀人才,又要保证符合岗位需求,确保在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招聘人才的时候,可以有效的扩大招聘的区域,提高薪酬市场竞争力,以此来提高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另外,还可以通过企业内部岗位的选拔以及外部引进专业的人才等方式来强化人力资源。在人员岗位配置的时候,需要合理安排,充分运用好人力资源,以便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化价值和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紧密的联系,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和完善。因此,企业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加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以便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6(07): 131-133
[2]赵曙明,高素英,耿春杰.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在华跨国企业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11(03):164-165
[3]张霞,胡建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薪酬管理”实验教学体系创新设计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4):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