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涵 马茁萌 陈 雷(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跨文化理解力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验证研究
刘 涵 马茁萌 陈 雷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跨文化理解力量表是陈国明教授在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用以对调查对象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层面进行考察的评估测试工具。然而,该测试工具尚未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过相关验证研究。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该工具的可靠性不佳,需要在今后的使用中加以进一步修正。
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理解力量表;可靠性;中国文化背景
随着世界全球化和国际化趋势日益增强,跨文化交际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作为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以下简称ICC)研究自然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
那么,什么是ICC?Deardorff认为它是指“在跨文化情境中,某人基于自身的跨文化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有效和得体交际的能力”[1]。陈国明教授在总结前人及自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ICC理论模型。该模型包含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陈国明教授认为跨文化理解力(Intercultural Awareness)“代表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认知层面,强调经由对自己与互动对方文化的理解,而改变对环境的个人观感的过程”[2]。
在所提出的ICC理论模型基础上,陈国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先后制定并开发了三个相关测试量表:跨文化理解力测试量表(Intercultural Awareness Instrument,以下简称IAI),跨文化敏觉力测试量表(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以下简称ISS),以及跨文化效力测试量表(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Scale,以下简称IES)。三个测试量表分别对ICC理论模型的三个层面进行测试,而测试结果叠加起来就可以显示出被测对象的ICC现状和水平。
然而,陈国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所开发的ICC测试量表是以美国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进行开发和验证的。那么,这些测试工具能否在我国使用?它们在中国背景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又是怎样的?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将就IAI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作为研究重点,以期能够回答上述问题。
在本文献综述中,笔者将重点评述与陈国明教授ICC理论模型和ICC评估测试紧密相关的文献。
(一)陈国明教授的 ICC概念和理论模型
Portalla和陈国明教授认为,ICC是指“一种个人的,在多样化的文化环境中所展现出来的,有效地和得体地运用交际行为在拥有不同身份的人们之间进行交涉并且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3]。除了ICC定义外,陈国明教授还提出了自己的ICC理论模型。他认为ICC包含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1)认知层面,指跨文化理解力;(2)情感层面,指跨文化敏觉力;(3)行为层面,指跨文化效力。[4]
陈国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接着对ICC三个层面的组成要素给出了定义。他们认为,跨文化理解力是指对人们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文化习俗的理解能力;跨文化敏觉力主要是与ICC的情感方面相联系,它指的是某个个人培养出一种正面地理解和欣赏文化差异的情感的能力;至于跨文化效力,Portalla和陈国明教授则认为它影响的是ICC的行为层面,是指一种做事的能力,一种在跨文化互动中达到交际目标的能力。
陈国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的ICC定义和理论模型相对来说较为系统和全面,然而他们的定义和模型并未就ICC各个层面的关系做出清晰表述,这些也将有待今后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加以确定。
(二)ICC评估测试以及IAI的开发和验证研究
尽管ICC的评估测试工作既敏感又复杂,各国学者还是想尽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陈国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为了对ICC进行测量,先后开发出三个测试量表: IAI、ISS和IES。在下面的综述中,笔者仅就与本次研究直接相关的IAI进行简要介绍和讨论。
IAI是包含有20项测试条目的李克特5点测试量表。它的设计目的是考察被测对象的有关美国文化的跨文化理解力。[5]该量表的一个特色就是在用于测量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跨文化理解力时,量表中每一个条目中的国家名称都可以替换为该国家的名称。然而,陈国明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并没有对IAI的信度和效度作出检验。也就是说,该量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仍然存疑。
(一)调查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判断抽样法来进行抽样。抽取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三年级的全体在校生为研究样本。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数量为150份。其中,男生数量14人,女生数量136人;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1.26岁。
对所获数据收集、整理后,笔者将它们输入SPSS留待分析。对于IAI的信度,笔者主要是通过克伦巴赫α信度系数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进行检验。α系数的数值范围为0.00~1.00。一个较为满意的分数值应位于0.70~0.79,且越高越好。
(二)调查结果
信度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IAI的克伦巴赫α系数值为0.543,表明该测试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不好。其中有四个条目的校正题总相关系数值非常低(条目3=-0.005,条目5=-0.263,条目 9=-0.123,条目17=-0.049)。这表明,总体而言,这些条目所测量的内容与其他条目所测量的内容关联性不强。所以,建议在对本测试量表进行修正时将上述四个条目删除。笔者对此次信度分析进行了总结,见表1。
表1 IAI可靠性分析结果
(三)结果分析
是什么原因造成IAI的α系数值较低?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以对此做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第一,此结果受到了调查对象的影响。参与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均为同年级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这一团体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因此,他们对于IAI的回答也必定高度相似,这就意味着很难将参与研究的调查者区分出来。所以,此次测验结果的方差较小,而较小的方差就会导致克伦巴赫α系数值较低。[6]
第二,此结果受到了问卷自身内容的影响。IAI测量的是调查对象对于美国人深层文化价值观的了解状况。而事实上,文化价值观所包括的维度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本测试量表对每个单独的维度所提供的测试条目数量极为有限。因此,该问卷条目的多维性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内部的一致性。
克伦巴赫α系数是对问卷内部一致性或者说是对问卷信度作出判断的主要指标。本次验证研究结果显示,陈国明教授所开发的IAI的α系数值仅为0.543,低于正常值。所以,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IAI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以英语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时可靠性较差,需要在今后的使用中对其进行进一步修正。
[1]DEARDORFF,D.K.Th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s a student outcom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t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D].Raleigh: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2004.194.
[2][4]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4.223.
[3]PORTALLA,T.,CHEN,G.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Intercultural Effectiveness Scale[J].Online Submission,2009.3.
[5]CHEN,G.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J].Mass Communication Journal,1995,(50):81-96.
[6]CORTINA,J.M.What is Coefficient Alpha?An Examination of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3,78(1):98-104.
【责任编辑:周 丹】
G645.5
A
1673-7725(2017)02-0193-03
2016-11-30
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背景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YYJG136)的研究成果。
刘涵(1971-),男,河北秦皇岛人,讲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