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萍
摘 要:教学目标,通常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教师平时教学设计中的目标设定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为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做了一些尝试:以课标为准绳,准确制定教学目標;以学情为基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目标;准确;有效教学
每每设计一篇课文教学时,第一个环节就是设定“教学目标”,老师们似乎从来也没有把此当回事,往往一看课题便就心里有数了,洋洋洒洒一大段。似乎也很少有老师会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去斟酌、推敲或在完成教学后去对照教学目标检测目标达成度。因此,教学目标就成了一个摆设,可有可无。其实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所有的环节便是围绕它来制定的,只有准确地设定目标,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平时我们所说的教学目标,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际上指的就是课堂教学目标,即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互动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了的一小部分。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分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明白了教学目标的概念后,再反观我们平时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设定,不难发现我们常犯的错误。
一、教学目标设定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混淆
记得在2011国培活动中,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分析这样的一段目标设定。《我和小伙伴》(一年级)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a.学会与人交往,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方法。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b.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
当PPT出示这段内容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啊,我们平时也是这么定教学目标的,甚至教学参考书中也是类似这样的描述。可是培训老师问了这样的问题:一节课能实现这样的目标吗?是的,这样的目标,是两年,甚至是六年我们教学时的方向,所以专家们提出的其实是课程目标。它是宏观的、抽象的,指向课程某个或某些方面的教学任务。而教学目标是根据课程目标及一课内容而制定的具体的小目标,是这一节课要达到的,也是可以达到的方向。既显示了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又明确了通过什么样的活动落实学习要求。所以,如果要给《我和小伙伴》制定教学目标的话,应调整为:
a.喜欢和小伙伴交往,体验和小伙伴交往的快乐。
b.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的原则与方法。
如果翻翻我们自己的备课本,就会发现有许多课的目标制定得都是太过宏观,其实是把课程目标写进了教学目标之中,其实它们是两个层面的目标,混淆的结果就是自己的课失去了实效性。
所以,品德学科的教师理应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不同功能。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到。因此,教师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应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例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是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勇敢”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成的,不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具体活动呈现其具体内容。
2.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方式
“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培养学生……”等字眼我们感觉很亲切,平时我们也是这么说的。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没有突出学生主体。有的时候还教师、学生主体混淆,在同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会同时出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和“在活动中明白……”前者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而后者行为的主体又是学生了。这些往小处说是表述不规范,往大处说是一个观念的问题……谁是课堂的主角。
3.教学目标定位不够准确
品德教材中往往会在不同年段出现相同主题的内容。其实这就是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也就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会反复出现,但要求螺旋上升。而老师们由于对整套教材缺乏认识,所以,不能在目标设定中体现坡度,通常表现为重复地进行教学,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或不能接受(教学目标的设定高于学生的年龄段),或重复地学习相同的内容,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不高。以“打电话”这一话题为例,二年级下册教材中有《我会打电话》一课,而四年级下册中有《怎样和他联系》一课,如果老师不很好地钻研教材,四年级中仍然以“学会打电话,知道通话有礼貌,表达清晰”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显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堂上只是将所学的内容复习了一遍,收获不大。
有的时候老师由于缺乏对学情的把握或脱离现实生活,也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教学目标,目标设定不准确,其实教学就是无效的。
二、准确设定教学目标
针对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准确来制定教学目标呢?笔者作了一些尝试。
1.以课标为准绳,准确制定教学目标
既然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那么要想准确制定教学目标必须对课程标准及全套教材有个全面的了解。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时,要用全局的眼光,整体地解读这一篇课文。即弄清这篇课文与这一单元、这一册教材、整个学段的关系,从而准确地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前文提到的“打电话”这一主题为例,如果认真阅读了课程标准,对两篇课文在单元中与前后文的联系弄清以后,不难发现两篇课文就“打电话”这一主题,其实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二年级《我会打电话》是“学做文明人”这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侧重于“打电话”中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而四年级教材中“打电话”是“我和外界联系”单元《怎样和他联系》一课的内容,侧重于“打电话”这一通信方式的特点,在众多通信方式中,知道什么情况可以选择“打电话”。看似相同的内容,其实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老师设定教学目标时自然就不一样了。再者《我们共同的家》与《从世界看中国》两课都是讲祖国的大和美。在不同年段,要求也是不同的。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以感性认识为主,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则是以理性的认识为主,侧重于数据等方面的记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从大处着眼,方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2.以学情为基准,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强调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现行的教材由于受编写时间、编写者生活知识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能反映当下的儿童生活,所以,教师不能只钻研教材,只有对学情了如指掌,洞悉学生的需要,才能把握教学起点,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在教学二年级《我不胆小》一课时,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有这么几组:怕打针、怕黑、怕小动物。但我所任教的学生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于教材中提到的这些现象,学生并不害怕。而怕见陌生人、怕发言等则是他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教学目标的定位,就应该在此。又如《我是独生子(女)》一课,课文大段的是关于独生子女的话题,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介绍,更多的是独生子女身上的现实问题。而在我们学校面对的是大多数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我们该如何设定目标呢?只能定位于:关注地球人口的迅猛增长、土地资源的有限、资源的短缺等现实问题,理解我国实行的“只生一个”的人口政策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总之,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准。
3.以学生为主体,正确表述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心理过程,人脑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理解。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为了贯彻这一理念,“教学目标”也应该突出学生在教学关系上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老师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什么知识,得到什么发展。所以,在表述教学目标时,行为主体是学生,老师切不可越位。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是小事,实则是老师心中谁是课堂主体的问题。
课堂教学只有在正确的目标指引下,才能发挥它的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