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教育气息颇为浓厚,它带给学子们的是一辈子的记忆。
晚上8点半,学得有点累了,我合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拿上MP3,去运动场跑会步、散会心。
望向校外的点点灯火,我愈发觉得呼和浩特不是一个很繁华的城市。但是小城市却有着小城市的亲切,骑上单车,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我就能把市区转个遍。若是在广州,这是不可思议的。
想起当年入学军训时,也是在这运动场,我坐在草坪上,问自己怎么就来这了。你若问我是否为没考上更好的大学而感到遗憾的话,我的答案是肯定的。但现在我也释怀了,毕竟说抱怨话是没有用的,在抱怨的同时,可能图书馆的学霸又刷了一道题,可能化学化工学院的实验室又出来了一组数据,可能生命科学学院的某位学姐已经敲定了一篇SCI预定的论文……这个学校也是能培养人才的地方,来这里有什么好后悔的?
我想起自己曾在运动场上拍某次比赛的VCR,随便“逮”了个路过的学长求帮忙,听说他已经大四了,便礼貌性地问了一句:诶,学长,你准备考研还是就业呀?然后他笑嘻嘻地回答说:我保研了,北航。
我当场就呆了,搭个讪还能遇见“大牛”的感觉真是让我印象深刻。后来,我每年都会去教导处看一下保研的公示名单,那些保研到清华、北大以及中科院、社科院的学霸总是让我特别羡慕。我还记得看过一则校园新闻,一个保研清华的学姐在大学期间发了8篇论文,当时我还不知这其中的难度如何,现在想想,觉得这位学姐也真是够拼的。
其实,内蒙古大学(以下简称“内大”)的实力也是不差的,曾出过旭日干等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上海交大的校长张杰正是毕业于学校的物理系,现在同学们还能在外文借阅室里看到他的借阅记录。内大拥有丰富的资源,与国内、国外众多名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内大与北大有着深厚的渊源,两校共同实施手拉手合作计划,每年内大都会选拔部分教师去北大进修,并选派一批大三本科生(一般是每个专业选拔1~2名学生)去北大学习一个学期;北大的专家学者也会来内大举办专题讲座,甚至还有数学专业的教师到内大直接授课。
每当走上综合楼的楼梯时,我的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这楼梯被无数内大学子走过,有人登顶,有人成泥,他们离开后,大概也会怀念那些在内大的日子吧。
在一个城市待久了,這个城市特定的氛围自然会融入你的血液里,不管你是否会感到怀念,这都将构成你记忆里挥之不去的部分。我已经能预见未来,我终会离开内蒙古,若毕业后,有人问起:诶,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那我一定会大方地告诉他“我是内大的毕业生”,然后再告诉他呼和浩特这座小城的天空是多么的湛蓝。endprint
求学·文科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