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曹海龙
关于国家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几点思考
商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曹海龙
每个从事会计工作的人都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因为这是《会计法》所要求的:上岗必须持有会计资格证。但是,进入2017年,这个证书作为会计专业的门槛可能将不复存在。那么,这个证书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取消它对会计行业有什么影响?本文对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历史、现状及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得出合理的结论。
会计从业资格证 限制作用 会计人员
会计是一门古老的行业,从先秦至今都存在,一代代的会计人不断发展着行业理论,同时,不断完善着会计实务操作。
作为会计从业者必须具备的一个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并非一直都有。我国古代的会计都是师徒制的传承,出师后就可以独立承担会计的职责;民国时期,虽然出现了国家认可的会计师,但是,并未制定会计师的从业门槛。
198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其中并未规定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1990年,财政部颁布《会计证管理办法(试行)》,明文规定会计从业者都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后来,《会计法》修订时,把会计从业者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写入其中。
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历史沿革来看,会计从业资格证作为强制门槛只存在了27年。然而,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国发〔2016〕68号),会计从业资格被列为建议取消的职业资格事项。
2015年财政部公布数据:截至2014年底,累计有515.6万人通过考试(考评结合)取得了资格证书,其中,初级348.3万人,中级153.5万人,高级13.8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众多,然而,对于他们来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利大于弊。
1990年,会计从业资格证初设,当时社会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会计中专或高中毕业,经过短期培训,达到从业要求就颁发资格证,承认其从事会计专业的能力。同时,强制附着于会计资格证上的继续教育有效帮助了当时的从业人员胜任工作。
2003年以后,大学都相继设立了会计专业,每年培养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数以万计,他们系统的专业知识完全能够胜任会计工作,同时,市场化的就业迫使会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不再需要强制的继续教育。
我国会计从业资格证采用属地管理,管理权限在县级以上的财政部门。然而,人才流动很常见,当会计人员离开所属地时,需要办理从业资格证的结转,这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了时间和金钱成本,甚至限制了部分会计人员的流动。
企业是用人的主体,只有企业才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但是,由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限制,用人单位无法灵活地对自己的会计人员进行调整。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不断放松对企业的限制,释放企业的活力,如果还对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强制限制,不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也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限制了企业的自主权。
会计资格证只是存在了不到三十年的行政法规,并不是会计行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所以,会计资格证一旦取消,不仅不会给会计行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相反,还会为会计行业带来以下好处。
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取是会计专业或者非会计专业的学子从事会计工作不小的负担,虽然其难度和作用并不大,但是,作为限制性的门槛,这个考试有自身的特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那么,取消这一考试就会为将要从事会计专业的人节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可以让其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学习上去。
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调转、继续教育、换证等活动,并不会产生社会财富,反而就是在耗费会计从业者的时间和金钱。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使得这几百万人能够把时间都投入到社会生产上,在减轻他们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从业资格证的管理需要国家从上到下设置相关行政部门,这些行政部门每年需要大量的经费开支,取消会计从业资格证,可以节约大量的财政经费。取消不该有的管制,也能增强社会自身的活力。
[1]邓一帆.解读《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73号令[J].现代经济信息,2013,(14):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