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欧阳丹娜
流行文化的定义不好界定,简单的说来可以是: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出这个时代人们的心理状况与价值取向的社会文化,借助于先进的媒介工具传播与消亡对社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它以商品经济为基础,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以娱乐为主要目的,以流行趣味为引导。
从以上叙述不难发现,流行文化与消费密不可分。同时,人们尤其是青年人通过流行文化模仿学习建立自我意识。
19世纪60年代后期,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推动消费社会到来。在《失控的世界》中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提到:“我们有更充分、更客观的理由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历史变迁的重要时期。而且,这些对我们产生影响的变迁并不局限于世界的某个地区,而是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现实影响下的社会里,消费没有被生产所带动,消费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被消费给推动了。 “从投身电视,与其互动,到离开电视,使电视适应人们的生活,这一过程是一种基本的文化模式”,应该这么说,人们无法抛弃电视节目,电视节目也是充斥在人们生活之中。
近年来各种流行文化充斥电视屏幕,其中2005年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抢眼,这成为了那年夏天人们茶余饭后的议论焦点,这是全民狂欢的表现,这种流行文化在当时成为了一种现象。据统计,我国从4岁到89岁的人群都有超女的粉丝,数量达到15万人之多;湖南卫视收视率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节目第一名,决赛时收视人数更是高达了四亿。从经济上看,“超女”节目的各方盈利估摸达到了约7.66亿元。早在1985年,美国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娱乐至死”的断言,现在我们也可以断言电视娱乐节目已经开始了全民狂欢的时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电视求职节目自带了流行文化的属性,对青年求职者从价值观念到面试语言表达都产生的深刻的影响。“为了区别于平常意义上的求职与招聘、也为了给求职者一个好机会、更为了给更多年轻人提供好的建议,求职类节目就这样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在西方,真人秀求职类节目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常态,但东西方人的性格是存在差异性的,相较于西方人在个性上的开放,长期以来,东方人是比较内敛的,不太擅长在公众领域表达表现自我。但在巨大的就业压力影响下,对年轻人而言中,“机会”成了最重要的东西,年轻的求职者开始尝试去展示自己,而电视媒介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在电视屏幕上展现出来的各种话语和价值观也成为了看点,于是,一时间电视求职节目格外火爆,收视率节节攀升,《职来职往》及《非你莫属》是其中最成功也是最典型的范例了。
19世纪末,发展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变:从绝对强势地位的主流政治文化慢慢滑落,精英文化边缘化开始,“与此相对的是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开始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同时人们的政治热情与宏大理想开始被一种轻松、娱乐的文化体验和诉求所淹没。”大众媒介为了满足这个时代的迫切需求,不断创造各种能满足人们需求的流行文化来迎合受众。需求与媒介结合的时候就发生了异化,变成一种流行文化、一种娱乐现象、一种媒介现象,渐渐地超越了生活的本真,或者可以这么说:这是日常生活的一种变异形式。
中国人的婚姻观念随着社会变迁不断变化,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婚姻自主,这种进步反映了社会的民主意识增强,人们有权利自主婚姻,这是一种进步。在今天,电视相亲节目的大红大紫再一次颠覆了大众对婚姻、恋爱的看法,特别是节目中部分嘉宾的语言“姑娘们我告诉你,你们嫁人,嫁老公,没有5克拉以上的钻戒不要嫁。”“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后笑”“我的手只给我男朋友握,其他人握一次20万……”这些充斥着拜金主义的语言在电视节目中泛滥成灾,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调侃的对象,但也有甚者,追随、模仿、信奉这样的价值观和语言,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作为媒介的电视在塑造着消费社会的流行文化,这些拥有大量观众的节目传递的文化信息、价值观念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着大众以及人们使用的语言,大众语言正在接受这种变化。
中国的电视观众审美疲劳出现的时候,新的电视求职节目出现了。它紧紧地抓住了快餐时代的快节奏生活心态以及作为社会关注热点的求职问题,形成一种全民参与的节目类型。可以上节目的都是普通人,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你我他,他们不是明星,是平凡的“路人甲、乙、丙、丁”,这种设计给观看节目的人一种无距离的平等的感觉。就拿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这档职场类真人秀节目来说,节目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各方的关注,随后中国电视节目也由之前的“选秀”、“相亲”大战转向 “求职”大战:湖北卫视的《天生我才》、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宁夏卫视的《中国职场好榜样》这一类的等电视求职节目遍地开花。
我国电视产业的媒介政策一直在90年代才开始起步发展,随之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市场营销的概念在各个卫视都树立起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都市化的进程,简单的生活人们已经不会满足。流行观念的复杂化呈现得特别明显:人们对流行文化表现出不同的需求,整个观念、形式都在变化,文化成了人们消费的重点,国际奢侈品牌被人熟知、关注,比如Hermes、Prada等品牌所制造的化妆品、服装在使用价值上与普通的化妆品、服装可能只有细微的差别,但是却有无数的人情愿花数十倍乃至数百倍的价格去购买这些奢侈品。因为人们购买的不再是商品本身,而是被赋予了生活品质、社会地位、流行文化等符号的产品。 “现代社会少部分人群中出现的夸饰性、炫耀性、奢侈性消费,在后现代社会中已成为人们越来越普遍的消费需求和行为。在这里,消费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和文化形态。”
转型期的中国年轻人,一方面享受着经济发展,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厚带来的各种新体验、新选择;一方面承受着消费社会贫富差距扩张带来的更大的压力,传统的“成家”、“立业”观念影响着这些走出校园不久的青年人,他们焦虑、他们紧迫。于是求伴侣、求职等一系列节目也就应运而生,当这些内容通过媒介展现出来的时候,又产生了变异,产生新的流行观念,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这些节目也影响了大众对这些流行文化的观念。
社会不断在发展,父辈们的工作生活成为过往,年轻人不断成长,他们作为最新的劳动力注入整个社会。他们对金钱、生活、职业的欲望和追求方式成为一种群体文化观念,而电视媒介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公共表达领域,将这些原本比较私人的话题引入到节目中,产生了奇妙的效果,碰撞出新的火花。借助求职节目这个平台,各方观念的交锋,令人咂舌的价值观念催化了娱乐的效果,节目变成一个平台,展现了消费娱乐时代的社会心态。
在电视求职节目中,从嘉宾、主持人到参赛选手都在完成自我娱乐化的过程,嘉宾是鲜活的,他们都有非常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强烈的展现个人观点的欲望,风格鲜明。这些符合消费时代流行文化特征的风趣、机灵、善辩在节目中一一呈现,专业性反而不是唯一的价值所在。从主持风格来说,求职节目的主持人都是拥有一定知名度,已经在主持领域中被观众熟知的。《职来职往》的主持人李响是非常优秀的娱乐节目主持人,形象阳光,主持风格幽默。《非你莫属》的张绍刚以犀利言论著称,他们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选手或嘉宾当场的表现进行调侃和串联节目,期间很少涉及对于相关专业的一些评价。节目的戏剧性就从嘉宾、主持人、求职者在节目中大胆犀利的语言中建构起来。
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
(1)田京波:“记者就是狗仔。”
张绍刚:“不对。”
田京波:“狗仔是记者的最高境界。如果一个记者,他能做到狗仔那么敬业那么专业的话,我觉得……”
张绍刚:“不不不,我是记者出身,我从不承认我是狗仔。”
田京波:“那是因为你做得不够专业。”
http://blog.renren.com/share/228006783 / 7153782252《非你莫属》
(2)职场三拍人员:1拍,没问题,我干得了
2拍,拍胸脯,交给我吧
3拍,干砸了,拍屁股走人
http://blog.renren.com/share/228006783/7153782252《非你莫属》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电视节目语言娱乐化的倾向,这类节目造就了一批“明星”企业家、“明星”求职者。这些企业家不因为企业经营成功;求职者不因为履历惊人而被观众记住,却因为各种个性张扬的语言而被人们熟知,与其说是求职,在这里更像是参加了一个娱乐的脱口秀,使观看节目的观众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这种语言风格也影响着现实中年轻人的求职面试语言,设定的目标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在求职节目中,各种发言都在鼓励受众成为自己,成为平等的个体。同时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影响着大众尤其是年轻求职者的语言表达。在网络、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快节奏”语言成为了大众使用语言特别是青年人语言的流行方向,这种语言的使用方式与当下青年人的生活现状是矛盾的,在追求各种快节奏的社会中,成才与成功却是需要时间磨砺的。这种矛盾衍生出了大众在语言表达上的新风格,或调侃现实或言辞犀利。电视媒介迎合并放大了这种新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强大的媒介传播,这种语言风格迅速席卷了追求流行文化的大众。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像快餐食品一样的“快节奏”语言对电视观众影响颇深,通过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影响着大众,并且影响着社会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