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红红
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探索
■ 王红红
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到今天已经三年有余。后申遗时代,活态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党和政府对此更是高度重视。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淮安作为运河之都,大运河流经的中枢城市,应当勇于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努力探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路径,推动运河遗产保护、功能延续与现代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争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样板城市。
淮安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位于大运河中段,是大运河连接长江、淮河、黄河的枢纽城市,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大运河淮安段是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变迁最复杂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水利、生态和经济功能。
运河遗产资源丰富。淮安运河文化遗产不但数目繁多,而且种类多样,列入大运河淮安段保护规划中的各类运河遗产93项,包括京杭运河、黄河故道、洪泽湖大堤等各时期水利工程及相关文化遗产35项,聚落遗产8项,其他运河物质文化遗产2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生态和景观保护区2项。另外,淮安段运河遗产有42项列入全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占总规中沿线35座城市遗产总数326项的1/8。2014年,淮安有2大遗产片区(清口枢纽、总督漕运公署遗址)、1段河道(淮扬运河淮安段,包含里运河、里运河故道、古黄河、中运河、张福河)、5处遗产点(清口枢纽、双金闸、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运河淮安段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其中遗产区面积3979公顷,缓冲区面积6289公顷,约占整个大运河世界遗产面积的七分之一。申遗成功后,淮安又有了明代陈瑄所建的板闸遗址、清江浦城墙遗址等一批重要新发现,保存完好、形制独特。
运河中枢地位显著。在中国大运河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淮安都是不可或缺,春秋战国时期修筑的邗沟北段就在今天淮安区的末口,隋炀帝时期修筑的沟通黄河和淮河的通济渠东段也在淮安境内,而在元朝直接沟通北京与江南地区的京杭运河中,淮安亦处于关键地位。明清时期,以漕运总督、河道总督驻节为标志,形成了漕运指挥中心,全国除了山东和河南的粮船不经过淮安外,其余都要经过淮安;河道治理中心,明清两朝历时453年,共有200多位治河官员驻节淮安;漕船制造中心,在清江浦创办了全国最大的漕船厂清江督造船厂,所造漕船占全国漕船近六成;漕粮转输中心,淮安的转运仓名为常盈仓,建在清江浦南岸,常年积聚江西、湖广、浙江等地的漕粮一百五十万石;淮盐集散中心,淮安是唯一同时拥有盐产地、盐商、盐官、盐运四种功能。应该说,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
运河文化特色鲜明。淮安是一座因运而兴的运河城市,正是大运河使得淮安形成了独特的运河文化。中国古代漕运最高管理机构总督漕运公署,以及修治黄淮运河的河道总督府都设在淮安,使得淮安成为大运河上无可争辩的漕运枢纽,孕育了地位卓然的漕运文化。为保漕运畅通,修筑了高家堰,逐步形成我国古代治河工程史上理念最先进、工程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清口水利枢纽,滋长了中枢集成的河工文化。大运河的开凿,使淮安历史上成为“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地方,是当时官商士庶和外国使者南来北往必经的交汇重地,逐步融合衍生出了以淮扬菜为核心的特色美食,以淮剧、淮海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和以“五教并存”为特色的宗教体系,产生了开放融合的淮扬文化。
当前,淮安大运河保护与利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缺少统一规划和引领,多头管理现象依然存在;水利水工遗迹和百姓生产生活设施互相交织,未能统筹协调好百姓的生产生活、城镇发展和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局部存在环境脏乱问题,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研究、标示不够;传承利用方面力度不足,对运河遗产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立体开发、综合开发的良好态势等。
推进地方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当正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带状地理空间为载体,以沿线城镇为发展主体,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生态、社会等各项建设,做好保护、传承、利用三篇文章,建成集运河遗产与生态保护、展示与传承、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带状功能区域,着力打造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
做好“保护”文章,管控运河环境风貌。一是夯实好工作基础。对运河沿线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排查勘测,进一步梳理盘清淮安境内大运河文化资源家底,建立运河文化遗产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成集管理、研究、展示、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大运河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板闸遗址、清江浦城墙遗址等一批运河遗址、遗迹,依据价值评估和保护需求推荐公布为相应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议扩展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点。二是保护好遗产原貌。规划实施洪泽湖大堤、总督漕运公署遗址等一批运河遗产的保护修缮与展示工程,加强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使得淮安运河水工遗存、附属遗存和相关遗产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维护。把大运河文化带和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有机结合,突出围绕里运河、洪泽湖、白马湖等河湖资源和地方特色文化,加快洪泽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推动白马湖、洪泽湖“纳湖入城”,构筑淮河、大运河生态廊道“纵横交错”的绿色枢纽。三是治理好运河生态。强化对河道的原状保护,开展淮安境内运河河段的水体、岸线整治,对运河沿岸居民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农业工业水污染源乱排等污染水质、影响景观的行为进行全时段、全区域监控监管。对运河全线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实施雨污分流系统,保障大运河水质。逐步拆除、迁移、改造不利于本体保存、有损遗产价值、破坏遗址景观和谐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全面改善运河遗址及其周边的整体环境。
做好“传承”文章,弘扬运河文化精神。一是挖掘好文化内涵。挖掘独特地位的漕运文化,研究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中国漕运制度及其衍生的漕运指挥、漕船制造、漕粮转输、河道治理等漕运文化元素;挖掘独特集成的河工文化,重点探究复杂水利工程的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水利工程所蕴含的人文文化内涵、人类意识的文化创造;挖掘独特融合的淮扬文化,重点探索淮扬文化兼容并蓄、南北包容的核心文化内涵,加强运河与淮扬文化关联性的研究解读。二是构建好解读系统。依托淮安漕运中心历史地位,以漕运总督公署遗址遗产区保护展示为核心,加快建设中国漕运城项目和中国水工博物馆、漕船制造博物馆等博物馆群,着力形成“中国漕运看淮安”的漕运文化传播基地。建设具有独特艺术品位和现代理念的运河文化雕塑群,集中展示古运河的繁华盛景、古代治水名人以及水工技术,形成全面完整的运河文化解读系统。弘扬由运河文化衍生的淮扬菜文化、西游记文化、戏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推进洪泽湖渔文化、白马湖民间歌舞文化等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三是讲好运河故事。运用文学、戏曲、美术等艺术形式讲好运河故事,展示淮安风采,演绎淮安风情。举办弘扬运河文化、传播本土风情、群众喜闻乐见的论坛、节庆、庙会等活动。通过举办运河洪泽湖旅游文化节、运河水乡摄影活动、半程马拉松、运河骑行长跑等活动扩大淮安运河文化的影响力。
做好“利用”文章,升级运河旅游品质。一是建设运河景观。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要求下,精心策划一批体现运河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的和谐景观。利用国家、省级层面有关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政策支持,做好板闸遗址、泗州城遗址、清口水利枢纽遗址等的保护展示,建成一批运河遗产考古遗址公园。挖掘和发挥码头、蒋坝等乡镇的优质运河文化资源,规划调整城镇村庄产业布局,把发展休闲健康旅游作为特色方向,打造出一批运河文化特色小镇。二是打造生态廊道。大运河是名副其实的生态走廊,依托洪泽湖大堤水上堤堰奇观、清江大闸水上闸群奇观等运河资源,建设运河生态文旅休闲长廊、淮安水上运河旅游新干线、洪泽湖大堤沿岸文旅休闲廊道等,将大运河淮安段打造成为贯穿南北、环境品质优良、水绿交融共生、功能复合多元的生态休闲廊道。三是培育旅游品牌。整合运河沿线地区的旅游资源,根据不同客源市场游客的消费需求,开发产品形式多样的运河旅游产品,突出地方特色,开发出运河特色村镇游、运河水上枢纽游等一批精点运河旅游线路。利用淮安境内名人故居、祠墓及相关遗址开发旅游线路,打造运河区域名人故里游品牌。将历史文化乡镇和村落串点成线,打造风情小镇游品牌。做强、做优淮扬菜美食节、洪泽湖大闸蟹节、中国漕运文化旅游节等品牌节庆活动,使淮安成为“游京杭运河,览漕运文化、看河工奇观、赏江淮风情、品淮扬美食”的最佳目的地。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