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炎琳
《中国诗词大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词为主题,用电视节目的形式唤醒藏在人们心中的传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助力电视节目的创新。“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作为节目的宗旨,展现了该节目的三个层次,第一,解读中华诗词,欣赏诗词意蕴;第二,激发或者培养受众的兴趣,寻觅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血液里流淌的对诗词的情感,带领受众一起去回忆去再读诗词;第三,是通过反复阅读吟诵以及专家的讲解,让诗词爱好者能够用诗的眼光去解读世界,做到“诗意的栖居”。
节目以中华民族的诗词文化为主题,以答题竞技为呈现方式。节目的环节设置、嘉宾选择等策划设计都服务于这一内容。在泛娱乐化的环境中,《中国诗词大会》以高质量的内容取胜,火爆荧屏。
《中国诗词大会》创作组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多用收录在中小学课本内的名篇名句,特别是唐宋的名篇佳作,2017年加入毛泽东诗词。选择“人人心中皆有,而笔下全无”的诗句激起受众的兴趣,却不让其产生挫败感。在与选手同步答题的同时,满足受众的竞争心理,吸引固定受众群体的关键。
节目在赛制设置方面,体现了“以诗会友”的节目定位。节目分为个人追逐赛、擂主争霸赛以及总决赛三个阶段,包括识别诗句题、对句题、填字题、单据选择题、图片线索题、文字线索题、飞花令等多种题型,充分调动受众积极性,提高益智竞赛类节目难度。同时专家和主持人适时地对于诗句背景做出延伸补充,满足受众娱乐和获得新知的需求,也把握节目的节奏,保持诗词风雅的圆润,减少比赛类节目的戾气。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媒介文化相互融合的进程中,如何运用媒介语言来传播传统文化,如何用电视化的符号编码传统文化成为了节目组思考和探寻的问题。
电视符号编码就是将意义赋予特定的电视符号。霍尔认为任何信息发送之前必须进行重新构建。同商品一样,编码者必须在一个有意义的话语形式内进行符码生产。诗词大会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话语结构里,将意义赋予一系列物化、活动化和仪式化的符号,并将这些符号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意义体系。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热”媒介,首先是满足受众感官上的需求。《诗词大会》用高质量的视听效果生产电视初级文本,用各种物化的符号具化抽象的传统文化意义。演播厅形如梯田,多维度LED视频配合展示,化用草船借箭等场景、使用木质书卷、云纹、流水、圆月等象征符,用远近镜头切换和不同节奏的音效掌控节目的节奏。在专家解说时辅以现场画面音效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呈现营造意境,将原本有些生冷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元的方式进行“热”呈现,引导观众深刻领悟中华诗词的精髓。①央视用一系列蕴含着传统文化意义的视觉符号,结合现代传播技术,从视听上营造出一种中国古典艺术的审美体验和视觉识别。
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国的“国学”,不仅是一种知识形态,更是一种价值形态。②在国学当中,诗词比单个的汉字有故事,比长篇的古文好读背,它必然能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缩影。
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应当将受众变现作为底线,把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上线。中国人对满腹诗书的文人是有敬仰的,诗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教化。《中国诗词大会》不仅仅解读诗词,更是要带领受众“品生活之美”,本质上是一种诗词文化的“草根化”。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从田园诗人到边塞诗人,从节目中观众们可以感受到沉默在经济发展浪潮中的诗词魅力,那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气节。波兹曼曾经说过“如果观众因为看了我们的节目而思考,那是我们最大的胜利”。在诗词大会中,观众跟随节目一起“温故而知新”,一起感受诗歌对选手生活乃至命运带来的改变,体会诗词的魅力,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
媒介文化吸纳哪些经典文化,或者经典文化的哪些部分取决于当下的社会语境。可以说《中国诗词大会》是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一档节目。一方面,教育事业发展为节目的话语提供了必须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会转型中问题的凸显让古诗的文本价值得到了提升,使得节目既有艺术的张力又有现实的意义。
这档节目创作不再追求简单的娱乐效果,不再以迎合观众口味、复制流行模式为旨归,而是在通俗中锻造精致,将经典与流行聚合为新的时尚。③从而引导受众对新的生活方式的消费。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在逐步的增强,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开辟出一方“中国语境”,电视媒体应寓教于乐,烹制有文化营养的节目,传播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助推中华民族真正实现文化自信。
注释:
①凌晟珩:《从〈中国诗词大会〉看主流媒体的价值传播》,《电视研究》,2016年06期
②刘毓庆:《国学概论》第2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绪言
③孔朝蓬:《文化类真人秀中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探析》,《中国电视》,2016年11月
[1]石长顺.电视专题与专栏——当代电视实务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8.
[2]蒋原伦.媒介文化十二讲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3][英]斯图亚特·霍尔著,朱晨译.编码/译码[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