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主要措施的研究
——基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2017-03-28 15:49:38周多道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专业

周多道,汪 上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主要措施的研究
——基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周多道,汪 上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仍然普遍存在合作浮于表面、任务安排不细、过程监控不严和结果评价不实等明显问题,迫于形势,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予以有效解决。改革的主要措施是精简优化组织体系,重点完善制度体系,着力推进机制创新及建立标准强化监控等。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教育部2016年颁布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指出,实践性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学生实习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1]。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紧紧把握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重视改革,积极创新,探索合作育人模式,通过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目前各专业实践课课时占总课时平均达54.6%,其中八个专业超过60%,软件技术专业达72.96%;已与20余家企业合作在学校建立了订单班、冠名班,有的已合作20年。校企合作各方正在人才培养方案、授课方式、授课内容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合作,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嵌合。在这些背景下,学院加强与企业合作实践教学的探索、规范跟岗实习管理与研究、果断采取措施严管顶岗实习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校企双方由于在价值追求和工作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较多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管理机制,工作执行力明显不足,尚需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改革措施。

一、当前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影响

(一)价值取向不同,合作浮于表面。价值取向方面,学校追求的是通过系统地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企业追求的则是按其年度或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把生产经营作为首要任务以获取其产值和利润。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育人和生产两方面的交集变小,双方合作就不可避免地处于浅层、浮于表面。这表现在实践教学合作当中,其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不太愿意接纳学生实习或是借故推辞,很多专业教师为落实实习场地联系合作企业时,被婉言拒绝是司空见惯的事,这种体验也使部分教师不再愿意走进企业。二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困难及沟通交流不够,双方指导教师(师傅)对实践课的指导无法深入,学生技能得不到应有提高。三是学生的角色变得模糊,对学校来说仍然是在校学生,对企业来说实习学生则是“准就业”员工,致使很多学生实习期间被学校和企业边缘化。

(二)任务安排不细,限于事前布置。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课开课之前,学校方面都会对工作进行安排,比如实习任务、校方指导教师、作品或作业及对学生的要求等。但这种安排往往是粗泛的,对很多具体工作或要求提得不够深入和细致,尤其是对企业在实习工作中的管理和指导,学校提要求时缺乏底气。就单方面来说,校方在开课前对实习任务的总体安排相对充分,对工作的布置也比较到位,但因对企业心存疑虑,实习过程管理明显不足。这必然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体一点,就是把学生送到企业后,学校或企业要么一方过度依赖另一方,要么深入管理感到困难,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状态,这样一来,企业完全把学生当作工人看待而忽视其必要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

(三)缺乏共管机制,过程监控不严。校方专业建设与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企业方的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教育与人才培养的规律很不熟悉,因此就某一门实习课教学制订一个共同管理机制,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即使出台了共管办法,在实际运作中,主要还需要企业予以落实,但不具备教育教学经验的企业人员落实具体教学任务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加强教学层面的监管和控制,则是难上加难。

这些将带来直接的影响。学生接受到的指导严重不足,而更多地是任由企业从其生产的需要对学生实习进行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加班加点和夜班现象就会屡禁不止,使学生产生对实习课的厌倦情绪;学生的劳动保护和身心安全就会存在隐患;国家有关实习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就难以更有效落实。

(四)结果评价不实,鉴定流于形式。通过对多年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成绩评价结果的追踪来看,实习课学生成绩评价随意性很强、明显流于形式。要么由并未深度参与指导的校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要么由企业安排人员给学生一个普遍很好的评价结果,要么由校方根据学生的有关日志周志、总结和企业的简单评价给出个鉴定结果。这种按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时作出了安排但忽视学生实习过程和结果评价的做法,对企业、对学生都没有什么约束力。

这成为学生对校外实习课普遍不重视的根本原因,使企业面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乏力,甚至认为学生在车间、在岗位上会对自身的生产管理工作产生干扰,使得企业不得不让较为认真的学生以就业或临时顶岗代替实习,却难以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指导。

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一)落实国家政策,形势紧迫。近两三年,随着国家各领域改革的深入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立体式改革方案相继出台,高职院校必须有条不紊、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如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制定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对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家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设计和推进紧密围绕国家创新发展战略进行,学校应切合新形势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狠抓落实,务求质量。

(二)解决当前问题,迫在眉睫。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制约着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毕业生素质应当具有的职业性、社会性和技能性特点难以充分体现。这些问题如果短期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其影响不可小觑,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应主动作为,精益求精,力求突破。障碍突破和问题解决是系统化的工作,涉及人的观念、管理科学、利益分配及其它方方面面,这些工作又必须在广泛调研、全面分析和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调动并依托校内外各方面力量协同完成。

(三)化解就业矛盾,刻不容缓。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近些年来每年都通过文件对这项工作提出要求。一方面表明高校毕业生资源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反映出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形势的严峻性。严峻的是,一定数量的应届毕业生短期内难以落实就业岗位,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又是很多用人单位员工缺口很多却很难招聘到人。这对矛盾就是结构性矛盾,折射出的根本问题并非毕业生数量大和高校开设的专业不够,而是相当比例的毕业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专业实践环节应当习得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差距甚远。因此,为化解就业矛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四)加快学校发展,时不我待。专业是高校立校之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的根本依据,是专业实施和课程建设的“法典”,提高它的科学性及维护它的权威性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最基础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为履行好对应的职业教育职责、培养符合要求的人才,学校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建专业。基于此,不论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建设还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都对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中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很高要求。这种要求能否落地生根,主要应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予以体现,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恰恰成为学校工作的难点。由此来看,在当前新的发展机遇中乘势而上,切实做好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是从微观层面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的有力举措。

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的主要措施

(一)精简高效,优化组织体系

总体思路是优化基于分工协作的高效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为信息过程的增值管理模式[2]。优化甚至重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必须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管理科学,结合当代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综合进行。

具体来说,是在学校校企合作管理部门的协调下,各专业建立强有力的专业合作与建设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若干职责明确的专门工作组。专门工作组的设立通常按师资建设、实践基地与教学建设、教学技能与技术攻关及教材建设等方面进行,各工作组主要职责是协调校企之间相应工作,职责范围应完全覆盖专业建设和教学实施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应把企业生产经营和研发创新等需要学校参与的工作列为各工作组职责,如有必要,可另增工作组。这是由于委员会工作不仅要服务于学校专业,也要服务于合作企业。

委员会和工作组人员应为兼职,从学校各专业管理和企业不同业务的分工对应的部门中抽调人员,还应从地方政府或者行业协会聘请顾问或参谋。为提高议事和决策效率,委员会以7至9人为宜,各专门工作组应包括校企双方人员,以3至5人较为恰当,且随各自单位人员和职责变动情况及时、动态地调整成员。

在组织运转中,将委员会与专门工作组的职权进行分解,把决策权分散到各个专门工作组,委员会让各组之间发挥积极的协同作用,塑造一种自主、创新、灵活和相互紧密合作的模式;还要注重组织关系的网络化建设。一方面是校企合作组织关系的网络化,另一方面是校企之间关系的网络化。其主要标志是合作组织各专门工作组和校企相关部门实现信息的网络联结,消除沟通不畅、分工过细、决策缓慢和灵活性差等缺陷,促进组织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3]。

(二)突出重点,完善制度体系

目前国家还未采取更加有效的强制或激励措施落实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应发挥的主体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各高校应以已建立的制度为基础,重点做好两项制度的建设。这两项制度是很多地方校企合作制度体系的缺项,也是容易被忽视或回避的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建立、完善及有效执行,将极大地丰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有效。

一是经费投入和使用制度。长期以来,各校投入了大量实践教学经费,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占专业实践教学总经费比例微乎其微。除医护类专业外,其它专业因学生到企业实习而校方支付给企业的费用普遍很少甚至为零,支付给参与专业建设的企业人员的服务费用也很有限。因此,在国家按学生人数拨付给高校教育经费的有利条件下,学校应制订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经费管理制度,大力支持各专业校外实习。这不仅是激发企业重视实践教学的手段,切实发挥企业在实践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也符合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基本需求,更是专业基本建设必需,也是学校督促企业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基本前提。这项制度的制订应根据实践教学占用企业的人员、设备、时间等资源按学生数核定费用总额、明确支付方式等,

二是工作推进和质量提升有关规定。针对当前各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管理较为松弛的实际情况,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工作的推进和质量提升应当通过建章立制予以保障。这方面制度一方面旨在强化校企合作组织的执行力,包括合作组织的人员结构、数量及工作运行机制等,另一方面旨在针对合作中的具体工作开展、问题解决和质量提升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流程、质量标准等。

(三)互帮互促,推进机制创新

1、创新校企互动机制。在以往的校企合作中,学校普遍希望企业能够主动参与或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工作,而很少帮助企业开展实际工作,形成了一种不对等的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也就导致合作难以深入。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不仅表现在双方在物力、财力、人力或策略等方面的互相支持和责任担当,更表现在通过合作让双方都彼此感受到尊重和切切实实的获得感。因此,学校为赢得更多企业的支持,应努力为企业提供人力、设备、技改和研发等方面的帮助,并与企业合作攻关。

2、创新利益分配机制。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依托学校与企业相渗相依、共生共荣,这种需要必须建立在利益的合理调整和分配上。一是可尝试由学校主导,由具备足够条件的企业具体实施教学任务,学生的主要学习环节在企业完成,学费的大部分交由企业作为其教学成本予以支配。二是学校在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中,企业为学校提供专业建设必需的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学校应利用其拥有大量高级知识分子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切实为企业提供服务。三是企业给予学生阶段性实践教学服务时,学校应支付给企业合适的费用。

3、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校企之间从开始合作到深度合作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起始阶段必须寻求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建立课程开发链、师资培训链、资源共享链、创业合作链等,在专业建设的前期开发和后期服务等环节上寻找空间;发挥合作组织在政策、信息、人才、时空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搭建高层论坛、学术研讨平台,优化校企伙伴式的合作组织、建立研发中心以及虚拟研究机构,放大优质资源的社会效应;通过发布合作框架内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社会服务等项目,形成紧密的、新型的、乃至一体的组织关系和合作方式[4]。

(四)建立标准,强化质量监控

1、建立标准。在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参与下,建立合作的各项工作标准,是质量监控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须明确学校、企业的工作内容,对学生每一阶段的任务,从计划、安排、过程到结果等都应建立严格的标准。现时,制订标准要对接教育部2015年印发的《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的有关要求。

2、实施评价。对合作工作进行评价,应按科学性、系统性、方向性、激励性、定性与定量结合及全过程评价为主等原则确定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和评价过程的实施应由第三方人员组织的专家组来承担,指标设计应由学校相关专业、企业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及行业协会、教育行政部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参与,具体评价的实施由专家组独立进行。

3、作出诊断。为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诊断工作仍应由第三方人员组成的专家组实施,由专家组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已经开设的课程,深入挖掘工作不足及其成因,并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来。下诊断结论,必须尊重事实,坚持原则,一针见血,这是在为改进实践教学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决策依据。

4、整改推进。整改工作必须依据有关国家政策、专业建设规范及专家组的评价和诊断结论深入进行。不论是学校方面还是企业方面,都应以积极的态度与果断的勇气直面问题,运用系统论和管理学的方法,通过设定目标、明确任务、合理分工、分步实施,弥补合作工作的缺项,矫正合作工作的偏差。质量监控工作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通过过程督规范,通过结果看成效。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EB/OL].[2016-04-18].http://www.moe.gov.cn/.

[2][3]明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01-302.

[4]明航.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与模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03.

[5]马瑞等.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54-156.

G719.21

A

1671-5993(2017)03-0005-04

2017-07-01

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5年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管理改革研究》(编号:2015zdjy178)。

周多道(1969-),男,安徽来安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汪上(1972-),男,安徽桐城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