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的再思考
——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2017-03-28 14:26:16印兴娣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编导文科广播电视

印兴娣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应用型文科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的再思考
——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印兴娣

(常州工学院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以技术为主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才发展的后劲不足。文章从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学科竞赛、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

文科人才培养;应用型;核心能力

应用型人才是近几年地方本科院校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由于对“应用型”的理解不同,因而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有的思路不清,有的理解片面,还有的甚至出现认识偏差,即基本实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混淆本科教育与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的区别。为了与企业“无缝接轨”,有的学校甚至直接依据企业的上岗标准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企业要求设置课程内容。也有人认为,各类教育都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浙江科技学院校长叶高翔认为:教育部提出的转向“应用型”,是说大量的学校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同类型的高校对“应用”的定位是不一样的。985和211高校研究当前和未来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人类共同面对的一些重大难题,如受控核聚变、纳米科技等,也是应用,只是不是近期马上应用。更多的地方本科高校要结合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围绕科技创新,做好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大学本科的应用至少应当具备一定的集成创新能力,是有发展后劲的应用[1]。

应用型文科人才尽管不是研究型人才,但是要具备研究型人才的思维方式,尽管不是技能型人才,但是应具备相应的动手能力。这种人才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既懂理论又善于动手,在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甚至就业创业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目前绝大多数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特点都不明显,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应用性特点相对明显,主要表现为人才具有操作技能,会使用编辑机,能操作摄像机等。不少高校对编导等与传媒有关的专业人才培养出现了认识误区。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技术的训练与应用上,失去“能写”的看家本领。

一、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原因

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逐渐向技能型人才转变,主要是由就业竞争的压力引发的。以新闻传播专业为例,截至2015年,全国共有681所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新闻传播本科学生2万余人,再加上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主持等与电视媒体关系密切的艺术类专业的在校生,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学校的就业率考核压力大,导致学校注重浅层次的专业技能培养。传统媒体面临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压力,它们需要既能立马上手,又有持续发展后劲的人才。而学生的发展后劲并不是毕业时马上能够显现的,但是“会动手”的技能却能够马上体现。高校为了学生能顺利就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能注重技能的培养。

不少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片面强调专业要和企业“无缝对接”,不断降低培养要求。有的干脆以专业来命名学院,如文秘学院、物流学院、证券学院、期货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包装设计学院等等。中国古代有名的书法家或画家基本上琴、棋、书、画样样通,只是某一方面的才能更突出而已。这才是有厚实基础的人才。不少地方高校的“掌门人”没有看到目前我们人才培养的缺陷,没有认识到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适应能力的有用人才,而非只会操作的技术工。因此,人才培养不能只着眼于就业,而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程星在《大学的国际化》一书中说:“假如开设拆迁专业是为了让相关人才进入职场后拆得专业一点,文明一点,那么培养一个文明素养较高的建筑人才,受益的不仅仅是那个亟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且还有其他行业及文明水平提高之后的社会。”[2]因此,在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素质培养比技能技巧的培养更重要。

二、应用型文科人才能力的内涵——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例

广播电视编导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特殊工作岗位,它对人才能力的要求较高。编导需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是相关操作技能,即会应用计算机软件,会使用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够熟练操作摄像机;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出境采访或现场主持)和书面表达(写新闻稿、写解说词);三是分析能力,即能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新闻或广播电视编导等相关的文科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深度挖掘与解读新闻。对于媒介从业者而言,在实际工作中,解读新闻信息的能力比采集新闻信息的能力更重要。因为,不管是报纸、电视、网站、新媒体,原发性新闻不太容易捕捉到,但是,解读新闻却是可以的,且能成为好新闻。因此,“台后”功夫比“台前”功夫更加重要。当下媒体的“台前”人才充足,但能够解读新闻、揭示新闻真相的“台后”人才严重匮乏。因此,“台后”人才的培养,才是媒介相关专业必须重视的。当下流行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不少都是对新闻的深度解读,很有市场,用户很多。如“深度苏州”微信公众号,编辑对各种新闻信息进行搜集与解读,也就是换角度进行重新编辑,从而满足受众深入了解信息的需求。2015年初“深度苏州”微信公众号的招聘中,日常微信内容采编岗位的能力要求为:“常年混迹各种论坛社区、贴吧,熟悉微博微信,玩透网络语言;文笔功底好,情感细腻,喜欢写东西;思路发散,头脑转速2 000迈以上,能有效利用和捕捉身边任何一丝有用的讯息。”[3]其中,“文笔功底好”和“能有效利用和捕捉身边任何一丝有用的讯息”这两点要求是关键。

媒介竞争的加剧和媒介职业要求的提高,要求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广播电视、新闻等专业的学生,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和经济、哲学等基本知识。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必须做到厚基础。广播电视行业是技术与艺术结合、技巧与素养并用的特殊行业。一个人如果只会使用摄像机而不懂艺术、美学,是拍不出出色的画面的;如果不懂新闻知识,没有观察能力,就捕捉不到最能反映新闻主题的镜头,特别是细节镜头;如果只有采访技巧,没有文化内涵,就采访不到能够说明问题的关键内容。同理,现在不少学校开设了文秘专业。这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专业。要求学生应该具有较深厚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具有操作各类办公软件的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最近几年,秘书技能大赛搞得如火如荼,对此类学科竞赛活动,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学校重视,老师也很重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上加大了技能训练的课时。实际上,秘书不仅要会操作各种办公软件,还要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懂企业的产品,懂点市场,还要懂些营销甚至策划知识等。

三、应用型文科人才能力培养的对策

对应用型文科人才的培养,目前尚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模式,更无法用企业的用人标准来进行对照,比如,电视媒体的用人要求如观察能力和分析新闻的能力就不是学生在学校学习4年后马上就能拥有的。有的能力在工作中经过磨炼后才能显现。

(一)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就目前文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不少高校为了迎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应用课程的技巧训练,增加该类课程的课时,缩短基础学科以及交叉学科课程的课时,有的干脆就只重点开设本专业的课程。课程设置浅显化和技术化特征明显。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有的课程课时需要增加,有的课程要进行创新,应缩短过多的技术训练课时,在保证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

1.坚持宽口径,厚基础

一是跳出系部专业的课程设置小圈子,兼顾学校、学院的学科平台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为,专业之间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如计算机与网络新媒体、编导、文秘等专业能高度结合。专业课程的精细化设置,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重视夯实学生语言文字基础,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整合学校其他专业的优势,适当增加一些其他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重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减少课程中纯技术与技巧类课程课时,增加专业问题评述综合训练。因为学生要在课外查阅很多资料才能完成专业问题的综合评述,这无形中拓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

3.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可采用嵌入式课程的教学方法,将专业教师的理论优势与行业专家的实践优势进行互补。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了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技术与创作理念,每学期可以安排学生到电视媒体的节目制作现场学习1~2次。紧密结合当下,创新课程教学方式,是培养适应媒介需要的应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需要。

(二)围绕学科竞赛开展实践创作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与行业的技能大赛不同。技能大赛多是从技巧层面考查从业者的工作能力。这种技能通过苦练能够掌握。但是,学科竞赛考查的是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如江苏省教育厅举办的阳光DV大赛,还有各类微电影大赛等。这些参赛作品,是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的结果。在综合实践中,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都能够得到呈现。实践创新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是学生在实践中逐步获得的。

(三)加大投入,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

目前的文科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上技能训练课程虽然比较多,但是,训练和检验学生实战能力的机会并不多。很多学校在文科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相关制度保障上投入不足。因此,强化学生实践环节与加大经费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学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应拿出足够多的经费用于学生的实践活动。

总之,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不能完全以就业率来衡量。用人单位的反应,是衡量应用型文科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

[1]黄达人.大学的转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24.

[2]程星.大学的国际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65.

[3]深度苏州招聘![EB/OL].[2015-03-02][2016-01-02].http://www.haokoo.com/else/1966091.html.

责任编辑:赵 青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4.024

2016-08-30

印兴娣(1965— ),女,教授。

常州工学院2016年度校级教学建设课题(A3-4403-17-023)

B

1673-0887(2017)04-0118-03

G642

猜你喜欢
编导文科广播电视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与改进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38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论行进旗舞编导与舞蹈编导的区别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8
孙文科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