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延芳
长春市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的路径①
文/ 赵延芳
提升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是长春市建设东北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的重要突破口,是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实现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立足市情、对标高位、提升长春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应从延长工业、农业产业链条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两个方面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长春市;现代服务业
服务业兴旺发达是衡量经济发展现代化、国际化、高端化的重要标志。因此,提升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是长春市建设东北亚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的重要突破口,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是补齐经济发展短板、实现长春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选择。
●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近年来,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呈不断上升趋势,总量不断扩大。但与发达城市相比,长春市现代服务业总量偏低,总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比重达到较高水平,长春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长春服务业发展滞后,与全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不相适应。
●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但生产性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不足
目前,长春市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作为长春市经济增长主要推动力的作用日益突出,新领域、新业态和高技术、高增加值、高集聚度、高辐射度等“两新四高”现代服务业占比超过服务业总量的50%。与发达地区相比,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依然不尽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影响着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的提升。首先,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结构失衡。从世界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看,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目前长春市服务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商贸流通等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仅为45%,金融保险、信息、通信、中介咨询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并且存在对汽车制造业的过度依赖,尚未形成良性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链条。金融产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而长春市金融产业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短板,尽管2014年长春建立东北亚金融总部基地,为长春市金融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但相比于国内发达城市,长春市金融产业仍面临着金融体系不健全、品种单一等劣势,影响了长春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薄弱。目前,长春市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长春制造业的服务需求开始由低端走向高端,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的科技服务能力较弱,影响了对工业发展的拉动作用。随着服务能级的提升,高端服务业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长春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却存在明显欠缺。会计、审计、税务、会展及咨询等专业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落后于长春经济发展的需求,直接影响服务产业链的延伸和规模的扩展,未能发挥出对城市功能和服务能级提升的支撑作用。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初见成效,产业集聚度和关联度不高
目前长春市已建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10个为吉林省政府确定的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投资规模超过150亿元,进驻企业突破2000户。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如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启明软件园,表明长春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长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集聚区整体发展还不成熟,与相关产业的协作程度不够紧密,产业的集聚度和关联度还不高,缺乏功能整合。长春市现代服务业除了与制造业之间互动关系较为紧密,与省内其他优势支柱产业如生物制药、光电信息等行业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应并不明显。由于技术研发等关键环节得不到相关服务体系的协作与配合,致使大量服务活动只能在工业企业内部消化完成。
提升长春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应从延长工业、农业产业链条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两个方面扩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
●发挥自身优势,推进融合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竞争力
首先,应加强与现代农业、制造业融合互动。发挥长春老工业基地与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围绕长春市汽车、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重点布局一汽和汽车零部件、玉米深加工等产业链。培育壮大装备制造、建筑、医药健康、旅游四大新支柱产业,抓好高端装备、现代中药、生物制药、生态旅游等领域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物流配送等服务,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新空间。其次,应加强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融合互动。充分利用长春市的自然条件,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旅游业,依托雕塑公园、净月潭、电影城、东北虎园等景点打造一批具有长春特色的主题公园,形成完整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构建多元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互动,推动产业升级。同时促进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互动。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和利益最大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
●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创新力
建立健全服务业技术创新机制,政府增加科技投入,支持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积极促进产、学、研联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科技型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对服务业的渗透,促进现代服务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利用信息化和高技术发展促进长春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自主创新,向新领域、新业态和高技术、高增加值、高集聚度、高辐射发展,提升长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创新力。
●强化规划引导,优化结构布局,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区域辐射力
按照城市布局的功能性促进行业发展区域化,将长春市服务业整体布局、要素集聚及功能提升加以统筹规划,使全市各相关区域依据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强长春新区、南部新城等区域服务业建设,使相关产业链条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打造既相互关联又各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形成集约型产业发展模式。依据长春制造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各自的发展特点,加强对现代服务产业链条的设计,建设与周边省市优势互补的服务业集聚区。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区域品牌,增强承接国际市场订单的能力,更好地提升服务业的区域辐射力。
●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力
首先,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集聚区。发挥长春综合交通枢纽的有利地理位置和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等平台优势,结合长春汽车、轨道客车制造业基地、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运用“互联网+”培育具有专业化水平的物流园区,不断扩大规模效应。其次,应积极构建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依托东北师大、吉林艺术学院和省内艺术团体打造文化产业链条,提升长春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综合水平。同时应积极建设现代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实施“互联网+”服务行动计划,加大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的引进力度,促进电子商务在长春市各大支柱优势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应加快互联网医疗和互联网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服务业的创新与融合。利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长春兴隆保税区和吉林省人民币跨境结算试点等政策优势,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及其相关服务业。
●培育服务业发展增长极,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力
首先,应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主体,着重发展和引进大型连锁企业及连锁企业集团,整合现代服务业发展资源,对现有的现代服务业进行兼并、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完善服务产业链,推动专业服务业等高端行业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服务能级提升。其次,应实行供给侧改革,发展满足现代消费需求的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发挥长春地区的旅游优势,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发展现代旅游业。加速发展社区服务业,既能满足百姓需求,又能吸纳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引导国内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投资发展教育培训、养老服务等服务业,打造长春现代服务业增长新亮点。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发展环境,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
首先,应不断创新运营管理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行之有效的决策协调工作机制,定期对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制定与落实、公共服务平台配套、重点项目建设的推进情况、招商引资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协调。其次,制定系统化的产业扶持政策。政府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措施,鼓励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将服务需求外包给服务业企业,发展业务流程外包和知识流程外包,提升长春服务外包能级;政府设立专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专项基金,探索建立现代服务业信贷担保基金和现代服务业绿色发展引导基金,引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拓宽融资渠道,针对项目运营特点,灵活运用多样化融资模式;制定优惠的土地政策,优先确保现代服务业建设用地,利用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和鼓励发展的企业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地方税减免,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提升长春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力。
注释
①文中数据均来源于《2016年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责任编辑王宝珍
F719
10﹒13784/j﹒cnki﹒22-1299/d﹒2017﹒03﹒014
赵延芳,中共长春市委党校资政研究中心教授,研究方向:经济哲学与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