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经常告诫各级干部:“一切问题注意调查研究,加以综合,综合群众的意见后再发言,再说话。”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不顾年事已高,常年用大量时间来搞调查研究,并认真写出调查报告。这里摘选的内容是朱德关于一切问题都要注意调查研究的论述
文献一:关于手工业合作社的调查
关于手工业合作社,四川、陜西、河南三省都赞成恢复。他们感到:1.一九五八年转厂并社时,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的面过于大了。现在看,当时把一些生产分散、规模比较小、产品比较复杂、原材料大部分是靠自己解决的社组,转为地方国营工厂后不见得有利。2.目前仍保留集体所有制的工厂,也绝大部分是按地方国营工厂的制度来经营管理,很少实行原来合作社组时的制度。表现在:理事会、监事会、社员大会等组织制度没有了;分红制度没有了;公积金、公益金等制度取消了。3.产、供、销三方面都有问题。在生产上品种减少、质量下降,生产与销售不直接见面。在原料上问题更大。据调查,手工业所需原料,属于国家分配的占百分之十五至二十,属于废品利用的占百分之十至十五,属于土特产品的占百分之六十五至七十。属于国家分配的一、二类物资由国家控制,属土特类的物资由农村人民公社控制,废品是由商业部门统一收购。手工业方面无权直接采购。这对手工业生产的影响是不小的。4.工资问题很复杂。转厂并社后,取消了计件工资制,绝大部分改为月薪制,同时工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据灌县小五金厂调查,在原有的三十九个职工中,除厂长由原月薪十二元上升为三十三元,一个会计原薪未动外,其他三十七人,工资都有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百分之三十九,最高下降百分之七十二,最低下降百分之五点四。由于工资下降,再加上现在的工资制度没有很好地反映技术上的差别和生产上的差别,所以手工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着“磨洋工”的现象。
由于存在着以上问题,所以四川、陕西、河南三省以及石家庄和保定两个地委都同意恢复手工业合作社的组织。各级除成立手工业管理局外,并相应地成立手工业联社和供销经理部。对已经转为地方国营工厂的社组,重新进行排队,凡升级转厂不恰当的,则退还为合作社组,仍按合作社组的章程制度办事。对城乡人民公社所领导的工业以及街道工业,凡适合于组织合作社组的,则组织为合作社组,行政上仍归公社和街道上领导,业务上受合作联社指导。凡适合于分散经营的,则组织为合作小组形式,游街串乡,流动单干,各负盈亏。如修鞋、擦鞋、理发、磨刀磨剪、钉盘钉碗,就需要有计划地分散出一部分人来。原来手工业联社的干部和手工业技术人员,应当尽可能地归队,以加强手工业的领导和生产。在原料的供应上,结合供销社的恢复和自由市场的开放,应当允许手工业合作社自己采购一部分土特产和废品。在销售产品上,除由商业部门统一销售外,应当允许手工业社设立门市部,自己销售一部分产品,使产销直接见面。在工资上应采取多种形式,凡适合于计件者,则实行计件工资制。总之,计时与计件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灵活运用。其他加强手工业中的党的领导和培养手工业的后继人员等问题,也应适当注意。现在手工业从业人员比一九五七年增加了很多。陕西省一九五七年手工业从业人员为十七万人,现在达二十三万人,虽然技术力量差些,只要今后领导得好,手工业生产会大大地发展起来。
(摘自《朱德调查研究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25-327页。)
文献二:关于恢复和健全供销社的调查报告
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江西、上海等地的基层供销社已大部分恢复。虽然机构尚不充实,民主管理还不正常,业务还没有很好地开展,对上下左右的关系还没有完全沟通,但供销社一经恢复,就显示了它的优越性。群众对供销社十分关心,普遍反映:“这是我们自己的商店”,因而集资入股相当踊跃(江西省每股二至四元不等,有一人一股的,也有一人数股的)。具体说来,供销社恢复后有以下几个好处:
(1)国营商业人员大大减少了。如江西万安县原有商业人员二百多人。国家商业与供销社分开后,有半数以上的人员划归供销社。因为供销社是自负盈亏,单独核算,这些人实际上就是下放了,这就大大地减少了国家的开支。这是一种很好的精简商业人员的办法。
(2)农副产品收购量和收购品种增多了。过去是少数商业人员搞采购工作,现在是通过社员代表或社员小组搞采购工作;过去只收购计划之内的物资,现在不管是计划之内还是计划之外,凡有用的物资统统收购起来。井冈山下的茅坪大队,在恢复供销社后,土特产品的收购金额,由过去的每月一千元,增加到现在的每月三千元。永新县文竹区供销社于去年十一月份正式开展业务,在农副产品的收购金额上,十一月份比十月份增加了百分之一百八十。在品种上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三点六。几年来很少上市的土特产品,也向供销社交售了。
(3)组织了生产,互通了有无。过去国营商业无法兼顾的一些零星商品,现在供销社能根据群众的要求,组织生产,组织采购,沟通有无,满足需要。供销社不仅向手工业社订货,并且组织社员进行副业生产。上海松江县泗联公社的供销社,组织社员编织草网袋(包装用品),从去年六月至十二月,收草网袋的金额达十二万元。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同时还扩大了供销社的积累。
(4)使商品能够比较合理地进行分配。过去有些供不应求的商品大家都争着买,买不到时,就对商业人员发牢骚。现在供销社的仓库里有什么东西,有多少东西,社员相当清楚,因而怀疑和埋怨公家的情绪减少了。有些地方通过社员小组商量着分配商品,排队争购的现象也减少了。
(5)发挥了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供销社人员更加关心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如有的人说:“过去有盈余上缴,亏了本弥补,现在自己当家,必须‘钿钿上串,步步自行。”在服务态度上也较前大为改善。
总之,从所有制上来说,生产队、供销社和手工业社,这是农村人民公社里的“三兄弟”,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是缺一不可的。这“三兄弟”都发展了,农村经济也就活跃了。……今后公社一级除领导农业生产外,还应该加强对供销社、手工业社和直属企业的领导。特别对供销社,应予高度重视,以发挥它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国家经济与集体经济之间的桥梁作用。
(摘自《朱德调查研究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87-3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