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细之美 居住的仪式感在哪里

2017-03-28 23:47张娜
北京青年周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河童日式厕所

张娜

我在建筑中想看到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状态,那是把物质分解成一个个的本色的状态。超越了空间、建筑、城市这些概念,而是一种世纪观、哲学。不仅仅是物质、科技、信息、人乃至世界的所有一切都被分解还原成独立自由的状态,散逸在一个没有层次的平面上。——隈研吾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对于他的文字,有一句评价叫做“纤细之美”。“ 站在回廊西口,望着一簇簇红垂樱,顿时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春天呀!连纤细低垂的枝头,也开满了艳红的重瓣樱花。樱花丛中,与其说是花开树上,看起来倒像枝丫拖着繁花朵朵。”这是川端康成《古都》的“居”。

另外一个我喜欢的日本作家也是画家妹尾河童,用画和文字讲述日本人的厕所,他专门去探访日本一些名人家的厕所,并且画出俯瞰图,揭露一些人如厕的怪癖——其中谈到诗人高桥睦郎的厕所,也“果然是诗人的厕所”,明信片写着拉丁格言,还摆放着堆粪虫和猪摆饰,一种把大便滚成圆球的昆虫,理由是古埃及人把那颗粪球看做太阳,因此捧着太阳的堆粪虫就成了象征复活和创造的神祗,而猪摆饰则是在北京琉璃厂买的汉朝陪葬品的复制品,因为猪和厕所渊源甚深,把猪围起来就成了“圂”,即厕所之意……这是妹尾河童厕所中的“居”。

人们对妹尾河童的评价——一个细心到让人发指的作家,统观在日本居住的感受,其实是一个细心到让人发指的国家。

日本人身上都有着一种精致的生活观,这渗透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事从日本买回来几条大红色橡皮筋,被做成蝴蝶结的样子,讲究地装在透明纸袋里面,女孩们人手一个套在手腕上当手链,其实那仅仅是橡皮筋,用作塑料袋封口的。

在日本没有修整过的生活是不能想象的,比如没有完美包装的礼物,没有化妆过的脸,擦肩而过却不鞠躬微笑,人们一直在与一切不雅致和粗鄙的细节相对抗。

前几日,在清华大学听日本建筑师隈研吾的讲座,他会受到石榴这种水果切面的启发,衍生出有关建筑的靈感。尽量使用自然中的材料,跟环境相融合,顺势而为。

他演讲的题目便是传统中国哲学理念,以小见大,油然而生。现场有建筑系的学生拿着自己拼接的隈研吾建筑模型提问,隈研吾提到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魔术一样的框架排列,他说那是建筑的魔力,也是他的理念。

这种魔法在我进入到东京新大谷酒店(The New Hotel Otani Tokyo)中的时候已然充分体会到——这个拥有几百年历史的酒店,竟然有一座花园。

那座花园大概建于400年前,除了日式庭院的层叠搭配典型日式步行跨桥,园中竟然是有面积很大的一个瀑布。

The New Hotel Otani Tokyo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在大洋楼的遮蔽下,日式花园被妥善的包裹着。所有的植被被修剪得井然有序,由此时正值早春,各种植物次第怒放。这是典型的日式花园,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

隈研吾对环境对场景都表现出了他谦逊的态度,其实日本的园林到隈研吾的建筑,都讲究的是气韵生动,这跟对中国书法的描述又是相同的——留白,克制,迂回。

又想起在日本地铁中看到的场景,上班的高峰大家都默不作声地往上挤,身边的人也会承担这种拥挤,哪怕身体变形也是默默地扭曲身体,隐忍,在任何的环境中都不会忘记精致和礼貌。

这便是人生活的仪式感吧。

在所有的这些克制中,草间弥生恍若异类,她放肆张扬的圆点,好像是写满了不妥协和叛逆,但是那些斑点营造的是无极限、透视,其中的起承转合也是有相应的哲学理念相对应。

草间弥生的展览正在东京国立新美术馆举办,展览的名字叫做“我永恒的灵魂”。

“母亲说打扫厕所就会变美人,所以就打扫成癖了。”妹尾河童在《窥视厕所》中借助母亲的口说出这样的话。

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做美人。

猜你喜欢
河童日式厕所
厕所囧事
它就是河童
警惕厕所性猝死
哥本哈根STICKS'N'SUSHI日式餐厅
日式建筑观与思:1945年以来日本建筑与城市发展纵览
感情疑难杂症
河童之夏
厕所——希望不再老生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