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知音创刊30多年来,刊登的最独特、最不寻常的一篇文章——我们曾刊登过无数感天动地的文章,影响了一代代读者。唯独这一次,我们没有再去关注新闻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而是把最感恩的目光、最真挚的文字聚焦在了一位读者一家人的身上。昆明屋檐下,他们的坎坷、波折,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真实轨迹,温馨、不凡,却又充满了人情美、人性美的自然质朴,书写着一份和《知音》的旷世奇缘……
2016年底,《知音》编务部收到了一封奇特的读者调查问卷回执。寄信人叫陈恒芝,90岁,职业为会计师,地址为昆明市北京路一个小区,她在问卷表上写道:“我从1993年开始读《知音》,从未间断。她伴我一生,让我无比快乐生活到90岁……”令人不解和惊奇的是,老人在信里夹带着1000元现金,既没有说明钱的用途,也没有留下电话。
一位90岁的老人,还如此痴爱《知音》,令人动容。知音全媒体公司总经理钱钧向知音传媒集团董事长刘学明汇报后,决定授予老人“《知音》终身赠阅读者”荣誉称号(见图一),并派记者专程去看望这位老奶奶。临行前,钱总叮嘱记者,一定要问清楚,老人寄钱的目的是什么。
出发前,记者特意购买了武昌鱼等湖北特产。2017年1月6日,在知音作者、《云南法制报》记者袁妍的陪同下,记者找到了老人居住的小区。
在询问了很多人,没有任何线索,还被人当做骗子呵斥后,记者找到了物业。物业也不配合,没办法,记者只有赶往管辖该小区的金星派出所求助。社区片警王警官在审核了记者的记者证、身份证,登记了带给老人的“《知音》终生赠阅读者”证书等全部资料后,带记者回到金安小区。物业和王警官沟通半天,两人一起出去了。记者不由泛起了嘀咕:老人已90岁,她是不是很容易被骗?不然,这些警官、社区工作人员为什么会如此谨慎?老人如此高龄,问卷回执究竟是不是她本人寄出去的呢?钱会不会是老人无意中夹到问卷中去的?这会不会是一个乌龙……
记者所有的胡思乱想,在一位老人笑眯眯的眼神里消散了。老人健步如飞,精神抖擞,耳聪目明,一看见记者,就说了一句:“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很自然地,记者喊了她一声:“奶奶。”两人情不自禁拥抱在了一起。所有人都被这一幕感动了,物业大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陪同陈恒芝老人前来的、她的儿子不停地跟周围的人解释:“这是《知音》记者,特意来看望妈妈的。妈妈为了看《知音》杂志,前几年专门去做了眼睛激光手术。(见图二)”随后,记者来到了陈恒芝的家里,找到他们一家三代和《知音》结缘的全部轨迹。
陈恒芝,1926年出生在四川内江。1947年,她进入四川大学法律系读书,是学校篮球队队长,也是学校“女神”级美女(见图三)。1951年,陈恒芝大学毕业,来到云南省红河自治州畜牧局成为一名会计。不久,她与州府一名干部结了婚,1958年,生下了儿子。60年代初,因为四川大学校篮球队教练被确定为军统特务,她作为篮球队长,无辜被牵连,被列为特务嫌疑人,屡次运动,都被批斗。怕受连累,丈夫和她离婚了。
文革中,陈恒芝被下放到云南省个旧市一个农场改造,在这里,她和上海籍右派吕铿结婚,儿子也改名为吕明。继父对吕明视如己出,没有再要自己的孩子。由于环境实在太艰苦,夫妇俩将儿子寄养在了别人家里。15岁之前,吕明先后被寄养在十几个家庭,在颠沛流离中,他尝尽人情冷暖。唯一的心灵慰藉,就是母亲写来的信,也成为了他的文字启蒙。
80年代初,吕铿调到昆明,到云南省农业厅任处长,陈恒芝也调到了云南省畜牧局做会计,吕明则招工进了昆明市西山一个很偏远的公司,成为了一名司机。吕铿特意跟他谈心:“爸爸有能力给你安排一个好单位,但这对别人不公平,你要靠自己。”吕明早已习惯继父的严厉,尽管失落,他还是坦然接受了。
几年后,吕铿升任副厅长,他不但没有对儿子特殊照顾,反而告诫儿子不要沾染社会不良习气。吕明不指望继父,唯有埋头努力工作。对父子间的状态,陈恒芝并没有干涉。在她看来,丈夫对儿子高标准严要求,才是真正的父子情深。此后,吕明工作的几个单位,都破产了,他都是靠自己的能力找到新工作。1990年,他与在昆明市一家省级医院图书馆上班的刘丽(化名)结了婚。
此时,陈恒芝已退休几年了,她很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退休工资不多,她就给一些小企业打工做会计。一年下来,居然积攒了3万多元,她马上来了一次欧洲游。就这样,她工作一段时间就出去玩一次,走遍了二十多个国家。1993年,吕明的女儿婷婷出生。这年七月,他把一本《知音》带回了家,介绍给了母亲。一读,陈恒芝就爱不释手。
让一家人跟《知音》彻底结缘的,同样是一份《知音》的读者调查问卷。那年年底,陈恒芝给《知音》寄回了一份调查问卷回执,只写了八个字: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很快,《知音》杂志社回赠给了她一块手表,陈恒芝一直珍藏着(见图四)。她一再跟儿子说:“我们就是最普通的读者,《知音》竟然这样重视!《知音》确实是老百姓的知音!”从此,母子俩成了《知音》的鐵粉。
不仅《知音》每期必买,每期必读,陈恒芝还成了《知音》杂志最积极、最正能量的传播者。她读《知音》堪称“研读”,每一篇文章都是逐字逐字地读,重点词句都做了划线标注。在杂志的封面上,她还要标明哪篇文章在哪一页,体现了什么主题,提纲挈领,好方便下一个读者阅读(见图五)。多年来,她买的杂志,都被她认真批注后,传阅给了驴友、合唱团团友、小区里的邻居……在母亲的影响下,吕明也对《知音》有了新的理解。过去读《知音》,他也就是图个消遣。此前,每每遇到工作上的烦心事,他都不免埋怨继父不管自己。现在,他却经常对照《知音》上的励志故事,自己消化,自我化解,并试着理解继父的良苦用心。
过去,吕明一直认为做司机太屈才。渐渐地,他意识到自己崇尚自由奔放,司机正是最合适的职业。每个月出差,他还可以徜徉在云南的山山水水。这份自在心境,也是他从《知音》得来的悟道!在家庭和母亲的熏陶下,吕明生活非常简朴,家里积攒下的积蓄,他也跟母亲一起,捐给灾区群众,对自己则是能省则省,从不铺张浪费。
2006年,刘丽和吕明感情出现了问题,最终离婚了。刘丽带走了婷婷。在对女儿的思念中,吕明极度郁闷、痛苦。在母亲的劝导下,他还是从《知音》的百姓故事里寻找慰藉,寻找力量,寻找共鸣。他开始从更成熟的角度,尊重前妻,尊重彼此的分歧,反思曾经的婚姻关系。其实,刘丽是个很不错的女人。离婚后,她和父母都在医院工作,只要听说前公婆生病、住院,她总是二话不说跑在前头。在老人住院期间,她为了减轻吕明的负担,每天中午饭由她承担。只要有时间,她就跑到病房,陪老人聊天、按摩,俨然还是家中的一分子。病房里的其他病人,都以为她是吕明的亲妹妹,陈恒芝和吕铿也早已把她当做了女儿。这样的画面,吕明多次从《知音》的稿子中读到过。当活生生的一幕发生在自己面前,他还是忍不住感慨万千。岁月流逝,这对曾经彼此埋怨的前妻前夫,反而成为了毫无罅隙的朋友、兄妹。
生活中的疙瘩一个一个出现,又被吕明从《知音》中汲取的感悟,一一消弭。
在人生的一步步提升中,吕明又增添了一个新的烦恼。他发现,女儿对他的生活方式,同样不认同。对于90后的孩子,吕明给予了充分理解,在世事变迁中,他也已然尊重了别人在物质上的追求。但作为父亲,他渴望女儿的认可和欣赏。于是,吕明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要写诗,成为一名诗人。
没有人相信。一个文革中的高中生,吕明的学识也就是初中水平,这样的功底,要成为一名诗人,比登天还难。吕明不信邪,他要成为一个《知音》杂志上那样的逆袭典范。他开始一首诗接一首诗地创作着。陈恒芝一再鼓励儿子:“坚持下去,我相信你。”她的自信,和儿子一样,源自《知音》上的一个又一个励志故事。终于,吕明在读到一篇《知音》文章时,灵感大发,写出了一首题为《浪漫》的诗歌,最终该诗发表在《中国20年诗集汇编》中。终于看到自己的诗变成了铅字,吕明激动得掉下了眼泪,陈恒芝也非常高兴,一个劲地对儿子说:“好样的,儿子!”
从那以后,吕明一发不可收。在几年时间里,他先后在国内、国际获奖近四十个,在诗歌界权威赛事“炎黄杯国际诗歌大赛”中,吕明参赛三次,斩获两个金奖,一个银奖。吕明的不俗表现,在诗歌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他所在的云南省渔政执法总队,也将他的事迹在整个渔政系统推广,号召大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人生有更高的追求。
“庸人”变成了诗人。吕明最高兴的是,他终于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可以展现给女儿看了。然而,当他兴冲冲地把自己发表的、获奖的诗歌打印给女儿,要她带回去欣赏时,女儿却悄悄放回了原处。
伤心、失落,吕明彻夜不眠。陈恒芝看穿了他的心思:“孩子,这点挫折算什么!婷婷总有一天会认可你。”吕明笑了,母亲手里拿的一本《知音》上,写的正是一个保安逆袭成博士的故事。对啊,这点挫折算什么,这点阻力怕什么!吕明的创作更勤奋了。
2011年秋天,85岁高龄的陈恒芝去尼泊尔旅游,她体重下降了近十公斤。去医院一检查,结果显示她患上了中期结肠癌。高龄患者,又是中晚期,医生不主张手术。陈恒芝坚决不同意,她如数家珍地跟医生讲述自己从《知音》上看到的癌症患者创造奇迹的故事:“你相信我,我一定能战胜病魔!”医生被陈恒芝的不屈所震撼,给她做了手术。术后,由于她出现了感染,被送入了重症监护室。吕明和亲人一起守在外面,一起给母亲祈祷。
在亲人的守望中,陈恒芝暂时醒了过来。由于浑身插满了管子,她在昏睡中实在太难受,混乱中一次次把管子拔掉,医护人员又一次次给她插上。吕明心疼得眼泪直流,他一遍遍对母亲“说”:“你可是答应了我的,明年还要出国游呢!”“你不能倒下了,不然,我要去《知音》‘问责”……
终于,陈恒芝挺过了生死难关,转入到普通病房。她化疗6次。每一次,都是炼狱般的煎熬。痛苦时,陈恒芝就在病房里看《知音》,唱歌,挺过了一道道关口。陈恒芝住院后,老伴无人照顾。吕明分身乏术,刘丽又变身成了“女儿”,每天送饭,陪护。婷婷当时在北京念书,回昆明后,她就在医院里陪伴奶奶。看到奶奶每天在病床上读《知音》,她开始十分不解。她拿起一本《知音》,带着好奇的心看了起来。
半年后,陈恒芝出院,她的癌细胞奇迹般地消失了。专家啧啧称奇,开玩笑地问她:“你有什么神奇大法?”陈恒芝哈哈大笑:“我可不是神仙,是《知音》救了我的命,《知音》是我的救命恩人。”
陈恒芝给自己总结了一套养生经验:“文化养生。”文化,就是《知音》。这一家人和《知音》的奇缘,令记者感慨万千,也让记者更加想知道老人在问卷回执中夹带钱的原因,记者一再问老人:“您为什么要寄给我们一千块钱呢?”陈恒芝笑而不语,她只告诉记者,她去邮局汇款,工作人员怕她被骗不给汇,她没办法才在信封里夹带了钱。记者没有找到答案,决定改天再来问老人,因为90岁的老人需要休息。
跟记者告别时,陈恒芝突然拿出厚厚的一万块钱,要记者带回知音杂志社(见图六)。记者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搞得束手无策,连连问奶奶:“您怎么又让我带钱回去……”陈恒芝一个劲地说:“你带回去,带回去!”那热切的目光,亲人一样的热望,让记者湿润了眼眶:“奶奶,这钱我怎么能拿?您留着过日子!好好享受生活。”陈恒芝脸色凝重:“我90岁了,没多少天活头了。你带回去,这是我的心意,我知道你们不容易,坚持!加油!我们《知音》读者,需要知音!”
这就是记者找到的答案!这是一个《知音》读者沉甸甸的嘱托!那一刻,记者彻底泪奔。陈恒芝老人家不富裕,她的老伴已去世,吕明收入不高,有一点积蓄都是从嘴里省出来的。僵持中,陈恒芝从记者的衣服领口强行把钱塞了进去。没办法,在陈恒芝送记者出门时,记者让朋友挽着她在前面走,记者在后面悄悄把钱塞回了吕明。送记者上车后,陈恒芝笑脸盈盈,双手合十,声若洪钟地说:“感谢知音领导,《知音》万岁!”
记者不是一个浮夸的人,我们文章中展现的图片,都是同行的袁妍拍摄下来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想象得到那些画面对记者心灵的触动,奶奶对《知音》的挚爱,已如亲人一样刻骨铭心。我们如实记录这段奇缘,也是想忠实地记录陈恒芝老人一家,把《知音》深深嵌入生活的那份赤诚,安然,那份纯粹,那份情怀。
2017年春节期间,记者再度采访吕明时,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婷婷来给他和奶奶拜年时,悄悄带走了他的一份诗集。那是婷婷在用她的方式,对父亲郑重的认可。陈恒芝正准备在合唱团里建立一个图书角,让每个合唱团的成员都能天天读到《知音》。
这就是昆明一家人和《知音》缘分的真实再现。从昆明回来,记者向全媒体公司总经理钱钧汇报了昆明之行的经过,经委会全体成员都被老人的情怀深深打动。2017年1月20日,离知音集团年会还有3天时间,钱总果断拍板,要将这段特殊之旅以新闻故事的形式,搬上年会舞台。时间短、任务重,在《知音》视频中心等各个部门的配合下,我们加班加点,最终以新闻故事讲述的演出方式将奶奶的事跡呈现了出来。我们的节目《90岁老奶奶和<知音>的一世情缘》演出时,虽然记者舞台经验不足,稍显仓促,虽然LED背景的视频也有很多瑕疵,但那份真实的力量感动全场,数次被如潮水般的掌声打断。《知音》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发行、印务……纷纷落泪,红了眼眶,就连门房师傅都感动得泪水直流。
因为有了陈恒芝一家人这样的忠粉,《知音》一代代编辑才会不断传承,坚守坚持。正是因为有了陈恒芝这样的读者,我们有理由坚信,不管大环境如何变化,《知音》这个百姓的符号,一定在我们这一代编辑手里继续绽放、继续飘香、继续感动。纸笔写情怀,墨香永流传!这是2017年新版《知音》封面上的一句话。只要情怀不老,墨香流传,只要有陈恒芝这样的读者,我们一定会恪守弘扬“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宗旨,做中国期刊界最坚强的传承者,最虔诚的坚守者。
(感谢《云南法制报》记者袁妍、昆明市金星派出所王警官、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对记者云南之行的协助和支持)(关于本文的更多内容,可关注知音网(www.zhiyin.cn)、知音微信公众号、知音微博以及今日头条、腾讯、UC、百度百家号等网站上的知音自媒体账号。本文现场讲述已拍摄成专题纪录片,将在知音网(www.zhiyin.cn)、各知音自媒体账号、全国主流视频网站、各省市电视台、广播台等强势媒体同步播出。广大读者可通过pc端和手机客户端进行阅读和观看)
编辑/陈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