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在思想品德复习中的有效运用

2017-03-28 13:01钱小军
试题与研究·中考思想品德 2016年4期

钱小军

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考查教材相关知识,是思想品德学科中考考查形式的突出特点。纵观全国各地中考试卷,大量的试题以热点时事作为切入点,要求学生依据掌握的知识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和重组,突出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运用等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渗透时事复习,引导和帮助学生提升,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构建体系,查漏补缺,提升能力;还可以降低学生对中考试题的陌生度,减轻考试的心理压力。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注重引導学生培养三大素养。

一、提升选材素养,聚焦社会热点

每一学年国际国内重大时政热点内容较多,而中考试卷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加之考试前的复习时间也非常紧张。因此,作为考生需要提升科学选材的素养,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学会选材。

以2016年苏州市中考为例,时事涉及习马会、国家教育安全日、美国发现引力波、新经济、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人口老龄化、工匠精神、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第九届江苏园博会等,内容丰富,范围广。但结合全国其他区域试卷,细细研究不难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大事件、大热点、大论断,比如习马会、党代会、人代会之类;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时事新闻,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人口老龄化、新经济等;涉及中学生生活实际的新闻材料,如新版中小学生守则等。在看电视、读报纸、浏览网络时要多关注上述三类时事。

关注选材,还要遵循以下原则:凡是课标和课本不涉及的新闻,不需要过分关注;比较原则,国内新闻优先国际新闻;贴近原则,贴近学生实际的时事要多关注;乡土特色优先,体现地方特色的时事要多关注,找寻适合的切入点。

二、提升思维素养,构建知识体系

各地的考试说明是我们复习的导航,考生应该多关注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时事的结合点,从纵深思维角度,构建有层次、有方向的知识系统。

要实现时事和教材知识的有效链接,有效捕捉重要信息。可以从多角度分析材料:(1)“是什么”角度,即对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再现;(2)“为什么”角度,注意从多角度分析总结,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如国家、社会、个人角度,如人口、资源、环境角度,通过多角度链接,构建不同层级,重组区别于课本的知识体系;(3)“怎么样”角度,主要是“国家”、“ 社会”角度,尤其需要特别重视“青少年自身”。

(2016年江苏苏州卷)【山水人文 和谐对歌】2016年4月18日至5月18日,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在苏州举行。本届园博会秉承“交流、示范、探索、创新”的办会宗旨,围绕“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会展主题,融合公园、田园和家园“三园合一”的规划理念,打造出一届山水·田园园博会、生态·科技园博会和人文·生活园博会,给人们带来了一场高大上的视觉盛宴、精神大餐。

(1)苏州能成功举办园博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从八年级《复兴中华》的角度,探究本次园博会会对苏州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美丽园博 真情你我】小明周末去园博会游玩,发现个别游客破坏公共设施,乱停车及小商小贩随意摆摊等问题。为此,小明想上前制止并向有关部门反映。妈妈却说:“这些事和你无关,不要多事。”

(2)假如你是小明,你会运用哪些知识去劝说开导妈妈?

试题解析:本题以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这一乡土材料为背景,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三个角度设置问题。(1)第一个问题,考查成功举办园博会的根本原因,考查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教材基本观点再现能力;第二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园博会对苏州发展的积极影响,命题者从八年级《复兴中华》角度设计问题,实际上是引导学生从科技、资源、环境等角度思考组织答案。(2)从小明的角度来考查 “怎么样”,考查学生阅读材料,筛选关键信息的能力;同时,还考查学生多角度思考组织答案的能力。

参考答案:(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极影响: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维护公共秩序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要匡扶正义;要积极关心社会,亲近社会;要自觉服务社会;要学会行使监督权等。

基于以上例题,笔者认为,要关注时政热点与教材之间的链接,而建立这一链接的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以热点为中心,多角度、多维度辐射教材,打破原有单元、章节教材界限,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形成不同的知识组。

就思维素养而言,除了注意多角度之外,要关注两种能力:一是归纳与演绎。归纳就是从许多同类的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原则,获得对一般事物的认识;演绎就是运用一般性原理、原则,推导出对新的个别事物的认识。二是分析与综合。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部分、方面、因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三、提升解题素养,强化解题能力

结合热点问题,提升解题素养,笔者认为应该关注如下程序:(1)关注时事材料,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锻炼发散思维能力;(2)善于和其他同学交流,弥补彼此思维缺陷;(3)中考题训练,锻炼精确性答题能力,构建知识体系;(4)归纳总结,反思提升自我。

对于同一个时事,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问题:(1)“是什么”角度,如屠呦呦哪些精神品德值得我们弘扬和学习;(2)“为什么”角度,创新的意义、文化传承的意义、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3)“怎么办”角度,对于文化传承有什么样的启发和引领,战胜挫折给我们什么启示等。

提升解题素养,需要强化真题训练。由于中考原题具有典型性、标准性、科学性特点,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多做真题,但要注意根据各版本、各地区中考命题趋势,做一下精选。在做题的过程中,就选择题要“一审二排三选”。所谓“一审”就是要阅读题干与选项,明确题干要求,找准关键词。“二排”就是排除错误选项、排除与题意无关的选项。 “三选”就是货比三家,选择最佳。在做主观题时要记住“读、找、联、答”四字秘诀。“读”就是要认真阅读材料;“ 找”指找关键字、关键词 ;“ 联”指联系关键词与教材知识,做好这一步前文已经论述; “ 答”即要规范表达,组织好答案。

(2016年江苏苏州卷)某校九(1)班学生开展了“学习屠呦呦,成长乐悠悠”活动,请你参与到此次活动之中。

【呦呦鹿鸣 悠悠我心】 某同学点赞屠呦呦,如下:屠呦呦说:“我是国家培养的,国家任命我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是对我的信任与重用,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屠呦呦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始终兢兢业业,她在经历了190次实验失败之后,仍然矢志不渝,忘我工作,直至成功,成为时代的楷模。

(1)屠呦呦的人生轨迹完美演绎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述点赞是如何体现的?(友情提示:材料可适当归纳,尽可能简明)

【呦呦科星 激荡我心】另有同学分享了如下材料:屠呦呦在利用现代医学方法研究效果不理想时,重新翻阅古代医学典籍寻找灵感,另辟蹊径。她指出:中医是宝库,但拿来就用还是不够的。如果死守着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药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屠呦呦既有中医学知识,也了解西医药理学和化学,她将东西方医学相结合,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屠呦呦的成功正是这种结合的完美体现。

(2)认真阅读材料,回答屠呦呦为我们参与文化建设做了怎样的引领与示范?

试题解析:本题第(1)问以屠呦呦事例作为背景材料,考查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这一知识点,从能力考查上来说,本题注重考查学生演绎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来组织答案,具有一定能力要求;第(2)问从文化传承这一知识点出发,要求学生能够从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纳,抓住“中医”“ 西医”等关键词,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1)“我是国家培养的……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体现了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忘我工作,直至成功,成为时代的楷模”,体现了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

(2)既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发展。

中考思想品德学科命题以时事为背景材料成为一种趋势,也是我们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在备课复习中,各位考生需要提升以上三大素养,以提高中考时事政治复习的有效性,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