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广电十大热词

2017-03-27 02:19本刊编辑部
传播与制作 2017年1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智慧

本刊编辑部

2016年对于广电行业来说,无疑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资本上市、媒体融合为广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转机,大数据、云计算也给传统的广电行业带来新机遇,面对过去的2016年,广电行业有哪些值得我们关住的热词汇?让我们一起回顾广电精彩的2016年。

IP化

广电领域IP化发展已成大趋势。传统媒体“单一渠道采集、封闭式生产、点对面单向传播”的运作模式正向“全媒体汇聚、共平台生产、多渠道分发”的IP化新型制播方式转变。2016年大量广播电视台开始采用IP网络构建制播网,发挥其灵活配置、快速部署、高效传输的技术特点。

BIRTV2016上我们看到了适用于电视台IP视频网络解决方案,基于云平台的全台制播网络体系,以及台网融合内容制作平台和电视台的内容分发网络平台等。呈现IP网络灵活配置、快速部署,高效地传输信号等技术特点的应用,带观众走进一个全IP化的未来媒体世界。

虚拟现实(VR)

近年来VR的发展开始改变我们消费媒体的方式。2016年我们看到VR技术使用增长,价格降低,获得更多投资。

2106年被称为虚拟现实(VR)爆发元年。由于VR技术可为广播影视带来新的业务和产业模式,各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和有线网络公司赶在风口进军VR,开辟“VR+广播电视”的全新模式。

尽管VR是否为未来的突破尚无定论,但广电、内容创造者和像脸谱网这样的科技公司都在该技术上下很大的赌注。毕竟VR还有诸如标准、硬件瓶颈、图像技术瓶颈和数据瓶颈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媒体融合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总局于2016年3月发布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技术白皮书,于7月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鼓励通过持续创新加快推动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是广播电视媒体革新图存、赢得未来的必由之路。内容创新是媒体融合的关键词,优质内容的生产是媒体生命线,从业者的新闻创意永远是核心竞争力。传播渠道在技术的支撑下得以改变,广电领域已基本实现数字化,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和下一代广电网建设加快,三网融合业务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经过两年的摸索与实践,媒体融合已经从一个形式上的“合”转入全方位“融”的时代。搭乘“互联网+”的快车,深入转型、深层融合、深度洗牌,正在整个行业内不断上演。下一步,总局将出台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广电云平台

广电“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建立融合媒体制播云平台、融合媒体服务云平台,积极推动二者互联互通、协同联动,构建广电媒体云。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广电云平台已成为广电媒体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广电云平台,对于生产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制作、审片等不再有台内台外的限制,对于各种信息可以根据终端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渠道进行分发,对于新的业务需求也可以敏捷部署,大大缩短了新业务的上线时间,打通了台内各种媒体业务的边界。对于高突发、大瞬态信息可以通过租用公有云解决,灵活便捷,对于中等规模以上的电台、电视台,是一种节约成本、便于业务拓展的方式。

广电+

电视媒体融合逐渐成为全行业共识,总局提出建设智慧广电,打造“广电+”生态链。“广电+”是传统广电的战略转型,是从节目内容、形态到传输覆盖,再到服务手段的全面转变。

“电视+”或“广电+”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就是增加的意思,就是增加广电的服务能力,扩大广电的服务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互联网”,尽快实现广电技术、内容、业务、形态、功能等各方面在互联网的扩展,进而做好“互联网+”;第二就是广电的转型升级,就是要加智慧,做智慧广电,提高非传统广电业务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智慧家庭、智慧产业和智慧城市的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广电的传播力、影响力、竞争力。

智慧广电

智慧广电是广播电视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加快推进广电融合网络的数字化、智能化,推进广电媒体从广播电视服务主体向现代传媒与综合信息服务主体的转变,可有效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为国家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聂辰席表示,“智慧广电”将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当前,“互联网+”驱动各行业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与广播影视的深度融合,催生“智慧广电”。在另一方面,

“智慧广电”将进一步壮大广电自身的内容、网络和用户优势,深刻改变行业内在结构,激发行业新发展。广电总局将智慧广电视为广播影视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与重要目标、新兴信息技术与广播影视既有优势的高度融合、全业务全流程全网络从数字化向智能化智慧化创新转变的过程,而智慧广电将有着惠民利民的责任担当,有效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满足新需求新期待。

超高清

超高清依然是2016的热点,《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娘道》、《长征》等影视剧均采用超高清拍摄与制作;约奥运会的开闭幕式的HDR 4K直播;中国传媒大学超高清演播室的建成;2016年北京台春晚中,也尝试了HDR版的制作测试。

2016年4K超高清技术和设备不断完善。超高清不但在分辨率方面超越了高清,还扩展了色域,提高了量化精度和帧率。特别是高动态范围(HDR)技術的应用,使超高清呈现出比高清更惊艳的视觉效果、更佳的视觉体验。

网络视听

网络视听是互联网与广播影视融合交汇的产物。在新技术新应用的强力推动下,视听化正在成为互联网传播的一个重要演进趋势,网络视频用户数量已经超过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跃居首位。网络视听业务也将成为广播电视融合媒体平台的重要业务。

NGB-W(下一代广播电视无线网)

NGB-W是广电融合传输覆盖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016年7月总局发布NGB W系统架构暂行技术文件,8月组织召开NGB W标准宣贯会,要求NGB-W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试验,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守土有责,共同维护好广播电视无线电频率秩序。

大数据

大数据在广电行业的应用是CCBN2016的焦点之一,大数据技术已经融入融合媒体制播、传输覆盖、安全播出、监测监管等广电各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助力广电全行业的融合和创新发展,为民众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广电服务。

随着互联网发展,网络电视台兴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观看各类节目视频,广电媒体开始积累海量用户数据,用户画像逐渐清晰。运用大数据,可以使广电从海量的内容中实时抽取最有用的部分,挖掘用户最关心的内容,分析观众喜好,分析各种问题,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做出更智能、更高效的决策。“大数据”依靠的是技术创新,对广电人来说,就是掌握用户收视路径的背后的方法论。大数据时代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潜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智慧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广电5G网络股权结构尘埃落定,“全国一网”整合在即
广电车盒子全国首发广电车联网项目同期启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