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刺

2017-03-27 07:28李正范
农家参谋 2017年6期
关键词:皂角刺加工

李正范

皂角刺

李正范

皂角刺又叫皂角针,是豆科落叶乔本植物皂荚树的棘刺。其味辛性温,专功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脓未成者可消,脓已成者可使之速溃。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

皂角树虽然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中的广大地区,但其他地方很少有人采集皂角刺进行加工销售,只有洛阳市嵩县九店乡的百姓对其情有独钟,在这里形成了全国性的皂角刺集散中心。

九店人采集皂角刺,大约开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候,外出逃荒的人们,回家时带回了一些干馍块和皂角刺。村民们十分好奇、纷纷发问:馍块可以充饥,皂角刺恁扎人,有啥用处?外出的人们说:这东西能做膏药,剪剪能卖钱。开始村民们还将信将疑,后来外出的人们不断出去采集,加工卖钱。特别是我们村有一位老太太,身体格外好,在村子里辈分也最高,那么大年纪了,还能一个人外出铲刺挣钱。村中一些眼皮活的媳妇们就以她做榜样鼓动自己的男人出去铲皂角刺,补贴家用。一部分男人也不甘贫穷,开始躲着生产队干部,两三人结伴,偷偷摸摸地外出铲刺。慢慢地生产队干部也禁不住诱惑,避开社员们的目光,悄悄出去,渐渐地在九店一带形成了一支独有的铲刺大军。

采集皂角刺的工具非常简单,一把铁铲子,一把镰刀,一条扁担就可以了。铲皂角刺的过程却十分辛苦,一路上充满了心酸和汗水,是流淌着山区人民艰苦创业的血泪一路走过来的。

最早的铲刺人大多是被生活逼上绝路,实在没办法了,半逃荒式出去的。出发时,从家里带上一点黑面火烧做干粮,再东凑西借几块钱做路费,两三个人作伴,先坐车到洛阳东站,东躲西藏地避开车站管理人员,扒上西去的货运列车。他们蜷缩在货箱里,任凭风吹、日晒,沿陇海铁路一直向西,到达陕西的渭南、西安、咸阳、宝鸡,甘肃的天水、兰州等地。列车甩车皮时,将他们连货带人一起甩在货场上。因此铲刺人只知道自己从哪里上了车,不知道到哪里能下车。下火车后,所带干粮已吃完,他们开始一路讨饭,走村串乡,翻山越岭,沿沟顺河,寻找目标,一旦发现大皂角树,就如获至宝。然后几个人通力合作,将皂角刺铲净捆好,再找下一个目标,直到每个人都满载而归,绝不会旱涝不均。

刚开始,当地人不知道皂角刺有何用处,都很乐意河南人帮他们除去祸害,因为皂角刺长到一定时候,会自行落地,长长的毒刺很容易伤到小孩和牲畜。铲刺不仅免费,树主人还为铲刺人提供食宿及返程的干粮。有时候,一个村庄皂角树比较集中,铲刺人还得长时间住下来,一户一户轮着铲。树上的刺铲完后,铲刺人将散落一地的刺集中起来,发挥农民特有的智慧,用树枝藤条或绳索将刺打成整齐的捆。每捆五六十斤重,两捆一担,正好够一个成年劳力挑。当时条件极差,根本没有运输车辆,全靠肩挑,铲的刺太多,一次挑不走的,随便放在哪里,交代树主人照看一下,别让下一批铲刺人顺手牵羊,当地人谁也不要,过后再去取走。

铲刺人挑着100多斤的刺,历尽艰辛,想办法运到有汽车的地方,那时候运力紧张,司机根本不愿拉这些又扎人又占地方的东西。铲刺人会向司机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这是治病救人的药材,我们跑了几百里上千里采药,是为了挽救某位重要人物的性命,希望司机行行好。遇到好司机会捎上一段,实在没办法了,铲刺人还会假装采药人,一路要饭,一路心酸,凭借着双肩,硬是把铲下的刺挑到火车站。趁着夜色掩护,几个人合伙,以最快的速度把刺装上东去的拉煤列车。即使被车站管理员发现,他们也根本没办法将人撵下,将货卸下,皂角刺又尖又长,谁动扎谁,铲刺人又脏又黑,管理员才懒得去拉拉扯扯。就这样,人和刺一起藏在煤堆里一路东奔,到达洛阳东站,再以最快的速度将刺捆卸下列车,整个人与非洲人没有两样。东站的管理员会以严厉的口气命令他们赶快离开,免得影响市容。这时的铲刺人倒也从容淡定,他们会把刺捆往货场一扔,找一个自来水龙头,洗去满脸的煤灰,整理一下蓬乱的头发,把自己最好的形象展现给家乡。然后找到通往家乡的班车,买几张车票,起几个货运件,家乡的司机知道他们的艰辛,一般是一担刺买一个人的票。办完必需的手续后,几个人把剩下的钱凑在一起,买几碗家乡的面条,一人吃一碗,坐上回家的班车,一直到离家最近的车站,挑上辛苦劳动的成果,一路不停地赶回自己的家园。

随着铲刺大军的不断壮大,每年麦收后,洛阳东站和陕西、甘肃的几个火车站,到处都是背着扁担的九店人。铲刺人有铲刺人的规矩,他们都是诚实守信、胆小怕事的农民,扒火车只是为了省个路费,对火车上的东西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不管火车上拉的东西有多么贵重,他们从来不动不摸。听二哥说,有一次,他们从西安回来时,扒上了一列从新疆过来拉棉花的火车,车厢里全是打好包的长绒棉。不知谁说了一句:你们咋不弄下来几包,那比皂角刺贵多啦!二哥正色道:那是公家的,谁动谁犯法!咱去铲刺,光明正大,才不去干那坏事!正因为这样,车站管理人员对铲刺人这一特殊群体产生了同情与信任,见到他们时会主动告诉他们哪一列火车到哪里去,上哪一趟车更方便等信息。

后来,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陕西等外省人也知道了皂角刺能卖钱,对铲刺人不再热情招待,有的还需要出钱买刺,刺越来越难铲。年轻人就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一直到黑龙江、内蒙古、青海、新疆等地。一些地理知识不足的人甚至跑到云南、广西,他们不知道越干旱的地方皂角树结刺越多,西南地区虽有皂角树,但结刺很少,结果往往是白跑一趟。

铲回来的皂角刺需要进行简单的加工,晒干后出售。加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把长长的刺剪成一厘米左右的小段。加工工具就是一把嫁接剪,只要铲过刺的人家都有,手有一定力气的小孩也可参与劳动。皂角刺一般是春季长出,麦罢后铲下,收罢麦到秋前是集中采集、加工期。铲刺高峰时,各家各户的门前树荫下,都是剪刺的妇女和孩子,有时妇女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孩子们打打闹闹,伴随着“咔嗒、咔嗒”的剪刀声,的确是一幅完美的乡村欢乐祥和图。放学回家的学生和下地干活的男子们,饭前饭后也会端上一筐,坐在一起“咔嗒、咔嗒”地一边剪,一边云天雾地地侃天,谈一些铲刺奇遇和外面的奇闻,但从来不谈在外吃的苦、受的罪,免得再出去时家里人担心挂念。

最好的刺是大树上当年生、当年铲的,刺长且粗,像紫红色的锥子一样,一头尖锐无比,一撮一撮呈放射状,剪开后肉白芯红,晒后不损失。次一点的刺短细,带有树枝。陈年的最轻,表面看着很好,剪开后是空心,分量轻。

皂角刺最初五毛钱一斤,一个劳力连来带去半个月,铲回100多斤刺,晒干后能卖几十块钱,可以办很多事。改革开放后,价钱不断上涨,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涨到两三块钱一斤,出去一趟,可以挣到几百块钱,许多群众就是靠铲皂角刺发了家,盖起了楼房,娶上了媳妇。九皋山下有一户人家,孩子多,家里穷,说不上媳妇。有一年父亲带着几个儿子出去铲刺,一次运回来好几车,彻底改变了家庭面貌,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方圆百里传为佳话。我没有出去铲过刺,高中之前年龄小,吃不了苦,考上大学后,家里舍不得让我出去,只在家里加工父兄铲回的刺。我上大学的费用中,就有卖皂角刺的钱。九店乡的大部分人家,都得过皂角刺的恩赐,那里的人们对皂角刺都有特殊的情怀。

由于皂角刺价钱节节攀升,有的人打起了坏主意,开始偷偷地将苹果树枝加工后掺进皂角刺里,以假乱真。“萝卜快了不洗泥”,收购商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使得药品质量和信誉受到影响,皂角刺价格一度回落,群众利益遭受损失。经过政府部门的严厉打击,对市场进行了彻底整治,广大刺农也开始自觉抵制假刺,皂角刺生产又走上了健康之路。目前,皂角刺价格已上涨到几十块钱一斤。现在的铲刺人都是开着自己的车到全国各地,采集收购,不再受过去的铲刺之苦。回来后雇佣农村的妇女老人进行加工出售,带动另一部分人员就近就业,劳动致富。

近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嵩县依托九店皂角刺集散中心的优势,开始大面积种植皂角树。乡里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皂角刺深加工龙头企业,九店皂角刺价格成了全国皂角刺市场价格的晴雨表,具有话语权。国内最大的集皂角树育苗、种植,皂角刺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皂角刺产业正在形成。皂角刺在山区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皂角刺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一种新型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滚道加工方法
皂角刺侧柏膏治斑秃
皂角刺侧柏膏
皂角刺黄酮研究进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铣刀盘的5轴数控加工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皂角刺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