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春程
非公经济,也称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对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嘉定作为上海乃至全国非公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集聚了一批国内知名民营企业,非公经济产业发展迅猛。与此同时,不少侵害非公经济和以非公经济组织为依托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近年来也时有发生,不仅危害非公经济企业的经营稳定和安全,也不利于非公经济行业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本文对近年嘉定区院办理的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进行梳理,分析办案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案件特点及法律风险
1.侵财类案件数量较大,存在企业财产遭受侵犯的风险
嘉定区院近三年办理的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中,侵犯财产类犯罪案件有227件,占所有案件数量的33.5%。其中抢劫罪案件1件、盗窃罪案件124件、诈骗罪案件7件、抢夺罪案件1件、职务侵占罪案件85件、敲诈勒索罪案件8件和故意损坏财物罪案件1件。
2.财税发票及生产销售类案件多发,存在破坏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风险
近三年嘉定区院办理的679件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中,税收缴纳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类案件呈高发态势,分别为196件和71件,两类案件占据了嘉定区非公经济领域刑事案件数量的39.3%。其中仅在2013年,嘉定区院就受理审查起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发票案件77件、销售伪劣产品罪案件1件、销售假药罪43件、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1件。
3.侵占贿赂类案件时有发生,存在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风险
2013-2015年,嘉定区院办理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中,涉及非公经济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有117件,占非公经济领域刑事案件总数的16.6%。其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9件,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2件,挪用资金罪12件,职务侵占罪案件85件,单位行贿、行贿罪案件9件,反映了非公经济领域廉洁问题突出。
4.治安类案件屡有发生,存在妨害公共秩序的风险
近三年嘉定区院办理的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中,妨害公共秩序类犯罪案件有97件,占所有案件数量的14.4%。其中伪造公司、事业单位印章罪案件4件,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案件1件,寻衅滋事罪案件5件,开设赌场罪案件44件,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案件28件,非法处置查封的财产罪案件1件,污染环境罪案件2件,协助组织卖淫罪案件6件和容留、介绍卖淫罪案件6件。
5.劳动纠纷诱发的案件偶有发生,存在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除了上述犯罪类型外,其余涉及人身、财物类伤害犯罪中,不少案件的起因都与企业劳务纠纷相关。例如,在刘某故意伤害案中,被告人刘某因为向某服饰制造有限公司老板俞某讨要工资未果,而发生争执并互相扭打,造成俞某右眼挫伤、鼻骨骨折。
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中反映的变化趋势
1.专项打击工作对犯罪数量影响显著
从近三年嘉定区院办理的非公经济领域犯罪案件数量的趋势来看,案发态势总体呈递减趋势,其中个别罪名受专项执法工作影响,起伏较大。这说明了加大一类犯罪的打击和执法力度,有利于遏制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势,也提高社会公众对此类违法犯罪的警惕意识和防范能力,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违法犯罪的发生。
2.犯罪手法新颖,防范难度较大
伴隨着非公经济的飞速发展,违法犯罪手段也不断“创新”,非公经济企业对有些违法犯罪手段往往防不胜防,难以主动发现,进而积极应对。例如,在贾某诈骗案中,被告人贾某将其本人的QQ号伪装成某知名网络电商旗下合作站某站长的QQ号,通过在站长QQ群中借口向其他站长借用账号的方法,骗取到该网络电商在某一地区的合作站后台账号,后贾某在该电商的商城购买可以返抵用券的商品,并使用后台账号在未经货物配送和付款的情况下直接确认交易,从而非法获取了大量抵用券,并使用这些抵用券在该商城购买了价值14万余元的黄金等物品。
3.新兴产业领域遭受犯罪侵害问题突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电商、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在非公经济领域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由于网络犯罪的技术含量高、成本较低,新兴产业领域面临的犯罪问题也较为突出,仅2013年共审查起诉电子商务领域犯罪案件21件42人。从具体办理的案件看,有的案件只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或者注册一个网站,成本仅几千元,而作案获利可能多则几万或几百万。受制于技术的滞后和人力的不足,实践中对于如何打击此类犯罪、维护新兴产业经济安全略显不足。例如,在曹某、黄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中,被告人曹某、黄某未经授权或许可,针对网络游戏开发外挂程序出卖给游戏玩家,破坏游戏的平衡性,销售上述外挂软件收入人民币210余万元,不到两年时间,获利人民币170余万元。
4.内部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内部人员犯罪问题较为突出
不少非公经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缺位也是导致非公经济企业遭受犯罪侵害的一大原因。在嘉定区办理的非公经济领域刑事案件中,存在不少案件是企业的职工利用职务之便,与外部人员内外勾结,实施违法犯罪。
非公经济领域犯罪的惩防对策
1.加强打击力度,依法保障非公经济领域合法权益
一是平等保护各类产权,加大对盗窃、故意伤害、敲诈勒索、合同诈骗等侵犯非公经济企业权益和非公经济人士人身、财产犯罪的惩治力度,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二是继续在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领域开展专项打击活动和专项立案监督活动,依法惩治破坏非公经济企业创新发展的犯罪,保护科技创新和非公企业知识产权利益,为非公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法制保障;三是加大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利用职务便利侵害非公经济领域财产犯罪的惩治力度,维护企业经营管理秩序,净化企业诚信廉洁的工作环境。
2.强化内部管理,促进企业自身犯罪防范机制建设
一是建议加强技术安保防范,在重要区域加装探头或配以人员巡视,对于企业“内盗”情况,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司法机关开展犯罪惩治和预防工作;二是建议建立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结合自身行业特点、规模实际和企业人员状况,加强企业人员法制宣传教育,设置风险控制和监督管理岗位,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关键岗位的监督管理和尽职调查,加强对企业大额资金使用、企业往来款项等情况的风险防范;三是建议加强内部知识产权保护,结合典型案例,对员工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劳动保密合同管理等教育警示活动,提高员工尊重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3.完善守法准入,加大非法经营、制假售假、行贿等犯罪惩处力度
一是加大打击税证、非法经营犯罪力度。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非法经营、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强化对涉及市场准入、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法律监督,发现涉嫌诈骗、非法集资、涉税等其他违法犯罪的线索,应向公安机关移送,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二是严格执行两高《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加大对行贿犯罪危害性和打击重要性的认识,适时调整办案重心,坚持反行贿与反受贿并举,继续保持两打并重的高压态势,规范行贿犯罪的量刑标准,提高行贿成本,增强法律对行贿行为的威慑力;三是借鉴检察机关开展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逐步将企業准入制度由廉洁准入拓展到守法准入的范围,促进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4.完善法律服务,综合保障非公经济领域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非公经济领域犯罪预防联席会议制度。积极联合工商、民政、公安、非公经济党工委、工商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惩防非公经济领域犯罪工作情况,推动非公经济领域乃至全社会重视和支持该领域犯罪预防工作;二是建立非公经济领域犯罪防控机制。选择有代表性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帮助开展关键岗位职务犯罪风险源点排查,推动单位内部开展管理缺陷排查和廉政风险预警处置,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衡机制,推动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建立非公领域法律风险预防服务机制,联合规模以上非公经济企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提前化解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矛盾和劳务纠纷,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依法经营、公平竞争、规范管理、行业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