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筱薇倩+胡玉娟+曹风云+江慧+殷凤梅
摘要:探究由模拟实训模式启发的新型团队合作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引导的前提下,主要发挥课下预习,课上展示的学生能动性,研究学生角色扮演对计算机公共课的学习效率的提升。计算机公共课可以按任务模块化教学,因此学生可以将整体的学习知识点融入任务中。模拟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团队合作中,存在竞争驱动,在这两者的并行下,提出了模拟实训模式引导下的计算机公共课的教学模式探究。
关键词 模拟角色;模拟实训模式;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 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0引言
在现代计算机公共课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团队合作这个概念被多次提出,但是传统的团队合作是即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虽然优于老师照搬书上内容的灌输式教学,但是团队合作的时间过长,不利于课堂时间的把控。而在如今创新创业的趋势下,创业模拟课程的开展无可厚非的成为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模式,分析创业模拟课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中开展课堂教学,学生通过上网上课上班的形势,分组进行讨论和角色的模拟,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学习变得有趣,还可以跟就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接触了这种模式后,思考在计算机公共课这样的课程里,如果用计算机基础大规模上课方式,只是讲解了知识点而没有让学生练习到,而如果将模拟实训的模式用于计算机公共课,在案例的引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演示,这将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公共课的兴趣和效率。而相对于以往的传统团队合作,我们不再进行课上的团队协同解决问题,而是将更多的学习探究时间留给学生,对于探究的核心就是课下模拟组队共同完成任务,课上反馈学习结果,这种对于学习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具体剖析学习效果提升程度。
1 国内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现状
1)传统团队合作的局限性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时候普遍采用的是课上的讨论和团队合作,这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局限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发挥自己团队最大的学习主动效果,必须在课上由老师进行指导,进行部分经典知识点的提炼和问题的质疑的提出。
2)学习过程的固守性
普遍都是教师讲完了案例的操作步骤后,学生自己按照老师的步骤去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还是按照高中的先教后学的方法在进行,缺乏了大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那么有的时候甚至提不起兴趣来接受,自然就更无法提高创新性。
2教学模型设计
2.1课程教学设计
教师制作教学任务,将教学知识点融合在一个案例任务中,如比赛前的一次PPT演讲稿,或者是一份邀请各个子公司参加年会的通知文稿,这个教学任务可以通过教师上课录制,也可以通过教师演示的课件配上场景设计,如动画效果的穿插,这样完成了课程教学方面的设计任务,设计的角色数目要适合团队的人数。这部分可以通过平台让学生自主下载学习和反复观看,提前预习,提前模拟演示场景。
2.2實训分组设计
我们以60人为案例的班级教学中,进行团队组合,按照教学中间抽取12周的时间,安排每5人分为一组。每组根据教师发布的课程设计任务,模拟完成各位的角色任务。
每周大家预习下周课程,在下周的课堂上由指定的组进行案例任务完成演示的环节,为了防止案例任务的重复演示,每次安排一组成员向其他所有组展示汇报自己一周的成果。
此环节可以进行随机录制,考虑到学生课下的活动要真实有效,每组在汇报前提交这一周本组的准备视频,课上进行演示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通过课下演示好的视频,课上带来播放给其余组观看,另外一种可以通过课上即时表演。由其他组进行监督,监督的过程实际上是角色演示的时候一种学习的过程,学生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发生的事情,因而更容易探讨和接收潜移默化的学习内容。学生为了在团队合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不仅积极性较高,而且通过自身思考更增强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3模拟角色设计
模拟角色的设计环节,采用的实岗任务制的方式,在计算机公共课的应用中不能完全的实岗,只能模拟部分的与案例有关的岗位,比如在制作通知文稿时候,一名学生的角色担任“经理”一职,一名学生进行联系方式文稿撰写,一名学生担任行政部门的人员与“经理”去商量通知撰写的内容和格式。这种任务,在安排的时候教师不必将角色限定的太刻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后思考这个案例如何完成的时候会很好的协调组内的成员,而因为课程涉及的知识广。
2.4 实验结果分析
随机选取所带15级的两个班级,作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其中班级人数要求尽量相等,班级人数为60人,且专业一致,均为经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按上述教学设计、实训分组设计,进行一学期的实验,结果通过3次随堂的检测,检测的均是当堂学习的内容,实验组当堂演示完后所有组测试,控制组当堂听取老师讲授后测试,测试时间20分钟。实验组掌握和记忆的知识点更牢固,60.56%的同学能够完题目,控制组42.72% 的学生能快速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实验组学生认为模拟实训的团队合作方式更新颖,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深化理解知识、增强自我学习的动力。
3 结论与反思
在本次探究中,由于受到模拟实训的启发,因此提前准备了12次任务性质的课程,在课上发布,课下学生分组完成,随机抽取了3次演示后即时测试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并加以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学生无论在课上的演示还是最终的测试,都体现了浓厚的兴趣和充分的参与力,学生是有积极性和活跃性的,如何调动,就是教师的任务,学生课下准备充分,课上演示认真对待,其余组观看的时候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将知识点吸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缩短了教师重复甚至无效的强调知识点的时间,教师的讲解变成次要地位,主要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带着任务去学习,同时为了课上演示的竞争效果,学生也会带着任务认真的筹备,发散思维,集中力量去商讨如何演示成功,这是一种学习,也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展示,每一组准备的实验不会次数太多,因此学生也不会感到过于任务繁重。学生普遍认为这种学习方式能够使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独立的知识单元,在下次学习中快速进入学习情景。相比原来的学习方式,学习者更能明白知识的用途,带着目的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未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中,如何将这种方式更好地用于辅助课堂教学,仍然需要一线教师的进一步探索。教与学不再局限于书本内容,也不限于实验室,将学生带到了一个更深更广阔的学习领域。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张浩.顾小清.微型学习:非正式学习的实用模式 [J].中国电化教育,2008(2):10-13.
[2] 金陵.用“学习任务单”翻转课堂教学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3):6.
[3] 田博如. “有效教学”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的几点思考[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