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姝
[摘 要]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过历史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的民俗文化正逐渐走向边缘化。民俗文化生存的现状不容乐观,所以我们试图从语文教学的角度去寻求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透过这些知识去感受中华文化的价值与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文化素养。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和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俗文化;语文课堂;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3-0014-01
民俗文化作为最大众化的文化,是所有文化孕育和萌芽的起点。民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价值绽放在我国的文化丛林之中。由于网络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近年来民俗文化的生存现状堪忧,很多民俗文化已走向没落。寻求民俗文化的重振之路,无疑需要从最基本的学校教育入手,由此我们开始提倡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民俗文化走进语文课堂是保护民俗文化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
一、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增强学生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
我国的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积淀,聚集了几千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与精神力量。语文教师将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听闻更多的奇闻逸事,开阔眼界,增加知识量。例如,在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婚娶、祭祀、节日、服饰、饮食等的描写。教师可以适当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拓展以增加学生的见闻,在课程中引入《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传统经典,发挥其德育功能,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从而强化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学生群体是民俗文化最重要的继承者与发扬者,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是迎合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语文综合素养绝不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学习,它上到天文地理,下到历史文学,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国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模式都还是紧扣课本进行分析与背诵,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掌握的知识量十分有限。将民俗文化引进课堂无疑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学生在学习屈原的诗作《离骚》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经历史沉淀而形成的端午节文化,对端午的各项习俗进行讨论,使学生对于屈原和端午文化有更深厚的理解。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增加了民间艺术、时令节气、传统礼仪、天文地理、岁时历法等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量,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三、可丰富语文课程资源,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的取材范围较窄,仅限于古诗词、文言文和名人名家的文章。这些范围有限的取材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民俗文化涵盖了衣食住行、人文地理、语言、科学、宗教、艺术等多个领域的内容,有力地弥补了当前语文课程资源的不足。如老舍的《茶馆》既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又将中国茶文化的民俗特色描写到极致。这些优秀文化历久弥新,既保留了优秀的元素,又糅合了时代的发展,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适合走进语文课堂,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四、有利于辅助语文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语文这门课程充满了人文气息,学习语文通常需要深入其中挖掘其时代背景或深层价值。例如,我们学习文言文时,通常会觉得词句拗口,句子结构弄不明白,但是如果我们融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民俗及语言习惯、表达技巧的学习,就会发现他们遣词造句的技巧和规律,从而更容易背诵和把握其中心思想。学生写作文遇到描写风土人情一类的主题时,通常会发现对此方面的了解太少,不知如何入手。此时,民俗文化的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学可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对之进行创新與发展。比如带领学生参加民俗活动,实地收集写作素材,推荐学生观看优秀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等。
历史的齿轮在不断向前滚动,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些东西正在慢慢走向消逝,如果我们不采取行动保护它们,它们最终会消亡。民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将其融入时代发展中走进语文教学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有利于辅助语文教学。基于民俗文化对语文课程教学的重大意义,我们提出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行动起来构成民俗文化发展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