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柴科夫斯基与《曼弗雷德》交响曲

2017-03-25 07:15王春雨
内蒙古艺术 2017年1期
关键词:圆号弗雷德第一版

王春雨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佳木斯154007)

浅谈柴科夫斯基与《曼弗雷德》交响曲

王春雨

(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佳木斯154007)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涉及了全部的音乐形式,其中交响曲更是在他所有音乐作品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在他的音乐里,一方面是对美好生活的肯定,另一方面是对黑暗的现实生活的控诉。柴可夫斯基的人生轨迹全部体现在他的音乐思想上。

柴可夫斯基 交响曲 浪漫主义音乐

柴可夫斯基毫无保留的把他的民族主义体现在了他的音乐上,因此他也被誉为“世界性”的作曲家。在他作品中我们可以处处看到他的音乐情感和精神,以及他对艺术严格的追求。他曾经说过“音乐内容为本,文字为辅”,这句话也印证了他对于标题音乐的理解,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侧重于音乐标题。同时,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标题音乐。在交响曲的创作领域当中,柴可夫斯基无论在配器、标题音乐还是在旋律写作方面都具有新的突破。

《曼弗雷德》取材于欧洲文学名著——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剧。在拜伦的诗剧中,能够看出曼弗雷德是名具有高智慧的哲人。由于对生活和现实的厌倦,他孤独地在阿尔卑斯山巅的堡垒里彻夜不眠地穷究苦索知识和生命的意义。

一、柴可夫斯基简介

柴可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的沃廷斯克,他是一个政府官员的儿子。19岁时他就从彼得堡的法学学校毕业,在当地的司法部任职。但是他心里却对于这个职业不是很有兴趣,于是在23岁向司法部递交了辞呈。同年他便进入了新成立不久的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他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当时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院长安东鲁宾斯坦极力地推举他去莫斯科音乐学院去教学,这使他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忙于教学的他也从未停止对音乐的创作,他在俄罗斯任教期间创作出了一些成功的作品。柴可夫斯基的性格非常敏感,而他失败的婚姻又使他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几乎使他精神崩溃。这时一位赞助者梅克夫人出现在他的面前。她资助他到国外去修养,直至完全恢复健康。从那时起柴可夫斯基便开始了他的创作时期,也是他的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柴可夫斯基这个名字,同样他也是第一个用音乐去吸引西方人的俄国人。虽然他在最后的几年里开始怀疑自己已经无法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但他还是创作出两部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即《悲怆交响曲》是他生命的“咏叹号”,在完成创作之后不幸染上霍乱去世。但是他为人们留下的精神财富一直到永远。

斯特拉文斯基说过:“他是我们所有人中最彻底的俄罗斯人。”在俄国人的眼中,柴可夫斯基是一个民族的伟大艺术家。但在创作音乐时,柴可夫斯基是一个世界主义者,他将他喜欢的世界的音乐元素都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之中,并都表现出了独有的特色风格。

二、柴可夫斯基创作《曼弗雷德》交响曲的背景介绍

柴可夫斯基本人深爱俄罗斯的民间歌曲,因此他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俄罗斯不同地区的民歌,甚至他还将一些所喜欢的民歌体现在创作的作品中。举例来说,《如歌的行板》便是其中之一。其中俄罗斯民歌中特有的音乐语言、变格终止的和声特点都在这部弦乐作品里多次体现,而且俄罗斯的民间舞蹈元素也被柴可夫斯基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在音乐作品中是否可以体现出民族性,这一条原则是19世纪作曲家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当然柴可夫斯基做到了这一点,而且非常成功。

三、《曼弗雷德》交响曲分析

第一乐章。作者在这一乐章之前有这样的说明:“曼弗雷德在阿尔卑斯山中徘徊。为遇到的问题所烦恼,被过去罪恶的记忆所折磨,他忍受着精神上极大的痛苦。曼弗雷德完全被具有神秘色彩的魔法所引诱,并被控制并与地狱势力进行交往。他对深爱的已故恋人爱斯塔尔特的回忆撕碎了他的心,此时的心情是绝望无比。”

第一乐章开头是一个省略的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奏鸣曲式。在三只大管与低音单簧管共同对第一个主题旋律演奏的过程中,脑海中便会显现出曼弗雷德的颓废身影与脸庞。让人感觉是充满了疑问与痛苦的主题,也是第一乐章两大主题之一。迂回下行的旋律体现出俄罗斯民歌的韵味。这一主题是整曲的核心主题之一。过了15小节之后,弦乐组将另一个主题进入,在调性方面开始由a小调转换为升c小调。并且开始从迂回下行变为七度下行,与此之后又向上的进行方式展现。这种旋律能够让听众联想到在遭受过巨大的痛苦之后,还在不懈努力地挣扎起来,并给人一种坚毅不屈的感觉。能够看出用强力度演奏,并且不断向上,充分地体现出了曼弗雷德倔强不妥协的一面。

两大主题成功地刻画出了曼弗雷德的个性。尤其是在乐章中大提琴连续的三连音,使得整个音乐开始变为紧张的氛围。第38小节,第一主题由单簧管、大管以较强的力度同度结合演奏。而小提琴用下弓短促地奏出伴奏。所有的乐器都渐强进入快速的节奏。

第80小节,两大音乐主题开始出现结合,乐曲也开始进入第二主题的展开部分。第一主题中主要是由铜管组演奏,短号小号强力度演奏;第二主题则是由大号圆号同力度演奏,刻画了一个战争的场面。其中小提琴组与中提琴组的演奏让人感到狂风暴雨袭来,使主人公曼弗雷德早已失去了对人生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信心。于是曼弗雷德开始近似于疯魔般的宣泄,在狂风暴雨中不停地咆哮与飞奔。木管组与弦乐组开始使用较快速的连续半音演奏,仿佛在追赶着主人公。在100小节,一切都停止演奏,弦乐组、单簧管、大管和圆号又一次出现第一主题,小号和短号也再次演奏出这一主题,仿佛在告诉人们曼弗雷德是无法改变的。众所周知,111小节意味着第二主题出现,而110小节代表的是想休止。但是,在中弱力度上由大管演奏则显得软弱无力,就像信念被动摇。他倒在了地上昏死过去。

在120小节,圆号引入了新的主题,阿尔卑斯山上的牧牛调由单簧管和大管开始由弱渐强的演奏主题,此处是第二主题的变奏演奏,奏鸣曲式的主部到此结束。

从150小节开始是连接部,圆号与小号、短号组成了长音。大提琴以及低音提琴的急促的三连音又出现,表现出曼弗雷德绝望的心理。此时,弦乐组引入新的主题,乐曲进入副部。表现了主人公好像见到了他死去的恋人。经过了从第203小节开始的共曲之后进入尾声。从291小节出现了完整的主题,在演奏的过程中是由弦乐组长笛来完成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圆号、木管组来充当伴奏的角色。能够表现出曼弗雷德还要继续前进的坚定。在此处主题拉长,伴奏密集,速度渐快,力度渐强,意味着第一乐章的结束。

第二乐章。柴可夫斯基为这一乐章说明:“阿尔卑斯山的瀑布出现了彩虹,阿尔卑斯山的女神在彩虹中出现在曼弗雷德面前。”

经历了第一乐章的悲凉之后,柴可夫斯基描绘了阿尔卑斯山美丽的瀑布和彩虹。这一乐章一开始形容出了一个迷幻世界,长笛和单簧管上下跳动的旋律让人感到瀑布飞流直下的感觉。此处用长笛模仿了鸟的叫声。

第二乐章是三部曲式结合变奏曲式的结构。中段是这一乐章较为重要的一个部分,采用了变奏的原则写作。从第128小节开始,渗入了竖琴的元素,并在演奏的过程中加入了小提琴的韵律,使得这个演奏节奏更加优美。187小节又添加了单簧管演奏,这明显显示出了高音区具有的独特魅力。219小节,《曼弗雷德》的节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并将主题转为三连音演奏方式,加入大提琴的高音区演奏,突出该交响乐的独特韵律和魅力所在。220小节逐渐从强度转为中强度,韵律演奏的曲风逐渐减弱。282小节,小提琴的演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并深入了竖琴元素,给听者一种患得患失的感觉。第二乐章结束。

第三乐章。乐曲的第三乐章是回旋曲式结构。作者所加的说明是:“田园诗。山民的淳朴、清贫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场面。”

双簧管首先在G大调上奏出主题,主题在最后终止在B大调上。弦乐演奏主旋律的变奏这是一个插部,圆号独奏主题的一个旋律。当再次进入到此情景中,高音区汇集了长笛、英国管等,这明显与《曼弗雷德》的主旋律相符,并且实现了良好的交融。第64小节,演奏则到了第二个环节,通过单簧管进行演奏,可以进一步凸显出风笛的韵律。孤独与无助袭上曼弗雷德的心头。第77小节,小号的演奏代表了曼弗雷德的心跳,心跳声渐渐地加快。到了第85小节引入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乐的主题第89小节,再次出现第三乐章的主题,表现出晚会结束村庄恢复平静。第104小节小提琴出现了长时间的颤音,表达出篝火燃尽的状态。在第151小节,再次出现了曼弗雷德的主题,主要是由小号来演奏,和小号一起的排钟表现出恐怖的气氛。所有乐器的音量渐渐地减弱。本乐章的主部在此再一次出现,表现出曼弗雷德回顾美好的回忆,也为之后做铺垫。第240小节,只有圆号还在演奏。曼弗雷德下定了决心要去地狱中与恶魔斗争。260小节则着重演奏了风笛舞曲,音乐的力度渐弱。第三乐章结束。

第四乐章。柴可夫斯基对于阿里曼宫殿是这样描述的:“地狱中的晚宴。曼弗雷德在宴会中出现。阿思塔尔特的幽魂应招显灵。曼弗雷德得到宽恕。曼弗雷德之死。”

第四乐章是交响曲的最后一章。在这一乐章之中柴可夫斯基将很多元素都包含其中,第四乐章采用了自由结构曲式。

结论

《曼弗雷德》是柴可夫斯基最为钟爱和满意的交响曲之一,是他最经典的创作。《曼弗雷德》也是柴可夫斯基少有的标题音乐。他曾在创作完成这部交响曲后对他的朋友这样说:“这是我最用心的一部作品了,我以后可能也无法创作出超越它的作品了。”柴可夫斯基在作曲家中具有非常崇高的威望,他的作品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听后会对人生有所感悟。通过《曼弗雷德》这部作品我们了解到了很多的作曲手法,同时也在其中看到了柴可夫斯基精湛的技艺和他在作曲上的才华。总之《曼弗雷德》是一部值得让人反复去钻研观阅的交响曲。

[1]《西方文明中的音乐》[美]保罗·亨利·朗著,顾连理张洪岛杨燕迪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2]《西方音乐史》[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第一版.

[3]《西方音乐史简编》沈旋,谷文娴,陶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4]《拜伦名诗精选》杨德豫,查良铮译.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第一版.

[5]《西方音乐的历史和审美》修海林,李吉提著.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6]《柴可夫斯基论音乐创作》逸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三版.

[7]《古典作曲家排行榜》[美]菲尔·G·古尔丁著.海南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8]《西方音乐史》[法]保·郎多尔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五版.

[9]《柴可夫斯基交响曲》彭志敏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一版.

[10]《世界名曲欣赏》(德俄部分)杨民望著.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圆号弗雷德第一版
长笛与圆号的咏叹
大胖子“暖男”——圆号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要点解读
弗雷德忘记了
把头版让给老百姓——浅析《义乌商报》第一版改革实践
试论圆号在交响乐中的作用
弗雷德和他的朋友们
英国圆号(节选)
聪慧的鹦鹉
《上海市禁止、限制和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第三批第一版)有关修订情况的解读